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2,(24):42-45
<正>在人们的印象中,杜鹃是一种特别不负责任的鸟,总是把蛋下到其他鸟类的巢穴里,让它们帮着喂养。实际上,根据一研究表明,这种把蛋下到别的巢穴里的行为并非杜鹃独有,有的甚至比杜鹃还过分。——杜鹃鸟——据统计,杜鹃鸟可以把蛋下在125种鸟类的巢穴里,而且一年可以产2到10个蛋,也就是说,会有2到10个巢穴要遭殃。而最有危害性的还属杜鹃幼鸟的行为,在其他巢穴里,杜鹃的幼鸟一般都会率先孵化。  相似文献   

2.
高敏 《科学大观园》2022,(19):28-29
<正>12%的雄性食蜜鸟没有学会任何属于自己物种的歌曲,这种对“区域文化规范”的偏离与繁殖成功率降低有关,而学习其他鸟类的歌曲则毫无帮助。除了你自己,似乎其他人都知道这首歌,唱K的人都有过这种感觉。鸟类也是如此,这对澳大利亚食蜜鸟来说是个大问题。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多年来,由于极度濒危的食蜜鸟数量急剧下降,一些幼鸟再也找不到年长的同类来教它们“唱歌”了。结果,这些鸟无法学会求爱以及其他进化需要的鸣叫声。它们试图通过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来弥补,但由于雌性食蜜鸟并不容易被陌生的旋律打动,求爱注定要失败。  相似文献   

3.
寰宇内外     
正1为母则刚一只鹦鹉妈妈拼尽全力保护幼鸟的一幕。当时,一只饥肠辘辘的蜥蜴攀上树枝准备潜入鸟巢捕食鹦鹉幼鸟,眼看宝宝性命难保,鹦鹉妈妈奋不顾身上前与体型是自己三倍大的敌人展开斗争。它在蜥蜴身上拼命猛啄,见蜥蜴就要钻进鸟巢,便上前咬住它的尾巴展开拉锯战。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黄蜂,它们开启生命之旅的方式非常恐怖:从内到外地吃光另一只活生生的黄蜂。尽管五倍子蜂(黄蜂的一种)会钻进树干里面静待成熟,但这些藏身之处并没有它们所想的那么安全,因为一种新发现的寄生黄蜂会将卵产在五倍子蜂钻出的树洞中,孵化出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5,(13):31-33
运动天赋不是鸟类,更不是飞机。那是什么?与常识恰恰相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虎甲虫。它在1秒钟内的奔跑距离可达自己体长的171倍。尽管猎豹以速度著称,但它必须跑出77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才能与这种昆虫媲美。速度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耐力。这项殊荣应授予常见于欧亚两地的雨燕。这种鸟能一刻不停地在空中飞行长达3年。它的进食、睡觉和交配都是在飞行中完成的,只有在产蛋、让翅膀稍作休息或感到无聊时才会着陆。俗话说,“越是匆忙,越是累人”。有一种动物却生活得悠哉游哉,毫无压力。南美洲生活着世界上移动最慢的高…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你认为恐龙蛋是最珍贵的古生物化石,那就有些落后了,一枚蛋高30厘米,直径21厘米,相当于100个普通鸡蛋大小的蛋,预计在嘉士得会拍出3万英镑的高价。这枚巨大的蛋来自一种名为象鸟的动物,身高达到3.35米的它们曾集中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地区,而在公元14世纪时就已经因为人类过度捕杀等原因灭绝,因此这样的一枚完整的象鸟蛋能保存至今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相似文献   

7.
日本竹鸡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年产蛋量平均80枚,产蛋性能好的可达120枚。养殖竹鸡生产潜力很大,现将其养殖经验介绍如下。一、育成期饲养管理1.饲养条件:育成竹鸡如散放饲养,要有禽舍和运动场,使其既能安静吃食和休息,又能飞翔活动,获得自然阳光。舍内饲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科学研究显示,无数非人类物种都会出现精神病症状.鸟有强迫症,而马有时会出现病态的冲动,海豚和鲸鱼(尤其在圈养状态下)会自残.还有狗会在窗户里悲伤地望着主人的样子——那可能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鉴定的分离焦虑.但是,至少有一种人类常见的精神疾病似乎放过了其他所有动物: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科研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最早的恐龙蛋既不是“硬壳蛋”,也不是“软壳蛋”,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革质蛋”。最早的恐龙蛋是“硬壳蛋”还是“软壳蛋”? 2020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马克·诺雷尔等学者在《自然》发文称,恐龙的共同祖先所产的蛋是“软壳蛋”。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贵州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大学等共同完成了一项研究。其结果表明,最早的恐龙蛋既不是“硬壳蛋”,也不是“软壳蛋”,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革质蛋”。日前,相关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5,(2):60-61
<正>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我们的生存都是寄生生物仁慈手软的结果一一你,我,你家养的狗或是猫,甚至是宠物兔子都是如此。不过公正地说,那些在我们体内的寄生生物,比如入侵我们肠道的绦虫,它们不杀死我们并不是因为它们的仁慈,而是因为如果杀死了我们,它们自身也就失去了食物和庇护的来源。然而还有一种不同类型的"拟寄生",采用这种寄生方式的生物则完全没有这种"仁慈"。它们会侵入寄主体内,利用寄主并  相似文献   

11.
长时间以来,人们总以为人是世界上惟一会使 用工具的动物。实际上,使用工具并非人类的专利。 有些鸟也会使用工具。啄木燕是一种灰色的小 鸟,爱吃小昆虫。一旦发现树孔里的虫子,它就把 树皮啄穿,从里面啄出小虫子来充饥。有时候洞孔 太深了,啄木燕就会设法寻找工具——纤细的树枝 条。它衔着细枝条的一端,而把另一端伸进洞去,将 小虫拨弄出来,然后饱餐一顿。颇为有趣的是,遇 上得心应手的工具,啄木燕在一次用完后不会轻易 丢弃,而是经常带在身边。  相似文献   

12.
千年鸟道     
一条流传千年的神秘鸟道一处候鸟迁徙的必经隘口每年,全球有数十亿只候鸟会在自己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跨越洲际的迁徙,其迁徙的距离最远可达2万公里,是地球上最壮观的自  相似文献   

13.
美人蕉锈病是我国南方城市中美人蕉常见的病害,发病率很高,受害植株的叶片会逐渐变褐干枯。究其根源,是真菌中的一种柄锈菌在作祟。该菌常易被一种锈菌寄生菌所寄生,使原  相似文献   

14.
正在南极发现企鹅尸体并不罕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谢周清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却将南极企鹅幼鸟的木乃伊"墓园"与两场百年前的大规模天气灾害联系起来,首次揭示了突变性气候异常引发企鹅幼鸟大规模死亡的生态灾难事件。现代生态学研究表明,在南极无冰区繁殖的阿德雷企  相似文献   

15.
神圣的羽冠     
金兴 《科学大观园》2007,(16):31-32
鸟:上天的使者南美洲的人对鸟类有一种深厚的文化信仰,这其实有究可考;南美洲鸟的种类占据全球的三分之一,而其中大部分又属于候鸟(候鸟的冬去春来等习性易让原始人联想到与太阳的关系,诱发其对鸟类的敬畏和崇拜)。虽然在16世纪时,经受了  相似文献   

16.
<正>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中,马丁承认,"我不是李斯特博士,我是马丁船长,90年前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入口,可以通向另一个人的身体,只要不停地从一个身体跳进另一个身体,就可以永远活下去。"这种人类寄生他者身体尚属科幻情节,但此举在动物界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冬虫夏草就是一种被虫草菌寄生而丧命的蝙蝠蛾幼虫;钻入蟋蟀体内的马鬃蠕虫需要水下产卵时,也会邪恶地迫使寄主跳水自杀。这些病菌或虫子因为自身行动不便,于是进化出寄生的本事儿。尽管被选中的倒霉蛋儿多是腿脚利索的,比如蟑  相似文献   

17.
孤独的章鱼     
它会先是伏在那里不动,然后出其不意地对着饲养员的脸喷上一脸水,有的会将泵水装置乱拆,或者将排水口堵塞,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会在夜晚偷偷地从它们自己的展箱中溜到相邻的展箱中,大吃其他供展览的鱼,然后溜回它们自己的水箱内,装出完全无辜的样子。这就是章鱼,一种有着很高智商的动物。在西雅图水族馆内,章鱼斯蒂文正在注视着水池外的人,它大大的眼睛跟随着人的动作,那长达1.5米的触须向着水面上人的手伸过来。那专注研究的眼神和那探索着未知世界的触须后面  相似文献   

18.
<正>入侵物种是世界各地自然保护区的一大问题,因为一些外来的动物会捕食当地物种,不但威胁了它们的生存,还会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一问题在海岛环境中尤为严重,极端情况下的入侵物种(通常由人类活动带来)会导致当地物种走向灭绝。根据国际鸟盟的统计,在过去的500年间,诸如老鼠、猫等动物已经导致超过70种鸟类灭绝,而如今这种  相似文献   

19.
"蛋家",这个富有诗意而形象的名字,一说来源于早前,他们居以为家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一说是因为这些水上人家,长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所以被称为蛋家.而蛋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故称为蛋家.  相似文献   

20.
候鸟是巨大的病毒库吗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理事长周蛟研究员表示,很多候鸟都可能携带禽流感病毒。在迁徙过程中,其排泄物、污染过的水源等与人类饲养的家禽接触后,就会在家禽中传播禽流感病毒。然而,候鸟身上携带的绝不仅禽流感一种病毒。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楚国忠研究员说,鸟和其他动物一样,也要生病死亡,也会携带很多病原物。在自然界中,疾病是调整鸟类种群数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尽管源于鸟类的动物传染病很少,但是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数十种可以由鸟类携带的病原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候鸟的体内外经常带有一些病原物,包括病毒、衣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