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3,(16):72-73
谷歌的一位未来学家预测说,只需30多年,人类就可把整个思想上传到电脑,变成数字化不朽之身。这一结果被称为"奇点"。谷歌公司工程部门主管雷·库兹韦尔还说,人体的生物部分将用机械部件取而代之,这个目标最早于2100年可以实现。他在纽约举行的全球未来2045年国际大会上发言时提出这些主张。这次会议由俄罗斯大富豪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创办,以构想2045年世界面貌为主题。库兹韦尔表示:"根据对功能上模仿人脑的计算量的保守估计,我们将能够把我们的智力范围扩大10亿倍。"他还提到摩尔定律。根据摩尔定律,计算力平均每两年翻1倍。他还用基因测序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在库兹韦尔的书《奇点临近》中,他用曲线图阐述了奇点的发展和进程。而奇点之所以称为数字化不朽之身,是因为大脑和人的智力将通过数字技术永远储存起来,即使在人死后也能做  相似文献   

2.
对“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这一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是对科学和技术的价值的探讨。关于科学和技术的价值问题,理论界提出了“科技负载价值”、“科技与价值无涉”、“科技价值中立”和“技术负载价值而科学与价值无涉”等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此,我们不想对这些观点进行具体的评价,而是想换一个角度即从劳动价值论视域对科学的价值进行解读。从劳动价值论的视域来审视,科学不是“魔鬼”但却是“魔鬼般”地负载着人类科学劳动创造的价值,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价值库”,因此科学所形成的“价值库”即“科学价值库”,是“魔鬼般的价值库”。  相似文献   

3.
virtual reality (简称VR)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计算机图形之父Ivan Sutheland 1965年在IFIP会议上所作的题为“The Ultimate Display”的报告,他指出人们可以把显示屏当作一个窗口来观察一个虚拟世界,其挑战性在于窗口的图象必须看起来真实,听起来真实,而且其中物体的行为也很真实。这一思想奠定了VR研究的基础。VR技术到80年代后期才得以迅速发展。1987年VPL公司报道了data glove(数据手套),引起公众极大兴趣,VPL公司创始人之一Jaron Lanier正式提出了“virtual reality”这一名词。同义词还有: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人工现实(artificial reality),临场感虚拟环境(immerse virtual environment)。VR在学术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说:VR是人处在由计算机产生的三维空间中,并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漫游,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由计算机产生的实体,抓住它,改变它的形状;也有人说:VR实现了全景立体显示,使用户能在虚拟环境内部以360度的角度与研究对象自然的交互。多年来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与认识VR,并给出不同的定义,当然这些研究工作都在不断地丰富VR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认为:VR是指人可以进入一个相对于现实世界的,由计算机产生的,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虚拟世界中,并可通过视、听、说、触等自然感官与之进行交互作用,从而获得自然感官的真实体验。所谓虚拟环境,则是基于计算机仿真和多媒体技术,通过三维立体显示,三维声音合成,人体感觉模拟构成的可以是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环境,也可以是模拟一个危险的或者是遥远的环境,它实际上是感觉模型数据库。由于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视觉和听觉,所以虚拟环境的数据空间也以视觉库和听觉库为主。当力反馈等技术有了突破,其他感觉库也会逐渐丰富起来,数据库可以描述具体真实的世界,也可以描述抽象世界。所谓交互作用,是指计算机软件根据人的反应,如:头、眼位置的变化,手势的变化,身体姿态的变化,语音口令等决定虚拟环境中事件的进程,实时变换图形、声音,实现人与虚拟空间的相互作用。关于VR的中文译法,我们认为:virtual译作“虚拟”是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至于reality,本身具有“真实”“现实”“实在”等含义。但VR作为一种技术,从其所表达的含 义出发,VR与其他技术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临场感和真实感,参与者宛如沉浸在一种三维立体空间中(场景中),并能在该空间漫游。对参与者来说,他所进入的环境也是一种“客观现实(object reality)”,只不过是由计算机产生的,并非客观实际,故在前面冠以“虚拟”是恰当的,所以我们赞成VR译作“虚拟现实”,它能恰如其分地反映VR的实质,这样采用VR技术生成虚拟车间、虚拟产品的虚拟装配,甚至虚拟战场,虚拟武器都容易理解了。至于把VR译作“灵境”,其关键是如何理解“灵”字,总感到有点抽象,不容易理解。若把VR译作“虚拟实境”,我们认为其含义与“虚拟环境”相当。  相似文献   

4.
美国宇航员迈克·梅尔韦尔2004年6月21日驾驶私人资助建造的航天器飞越地球与太空边界,飞行1个多小时后安全返回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以北大约130千米处的莫哈韦机场。新华社报道,梅尔韦尔返航后向外界介绍了他在航天中的所见所闻,透露了他在太空飞行中经历的惊魂一幕。在太空可见洛杉矶沿岸美国南非裔宇航员梅尔韦尔成功返航后接受采访时说,他在100千米的高度“看到的景色棒极了”。他说:“那里各种颜色让人目眩……能看到地球的曲线轮廓,能看到洛杉矶沿岸很远很远的海。”梅尔韦尔21日驾驶的航天飞行器叫做“太空船1号”。美国西部时间2…  相似文献   

5.
人脑类器官技术为人类神经系统所特有的神经发育和疾病过程研究提供了具有生理相关性的模型,可用于大脑发育的研究和脑部疾病的预测。然而,这一技术的最新发展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和潜在风险。通过概述由人脑类器官技术引发的意识风险方面、动物“人性化”和能力增强方面、人脑类器官的道德地位归属方面以及隐私保护与知情同意方面的伦理问题,提出道德预防性原则、进行伦理限制和伦理监督、设立特定伦理评估机构以及扩大公众参与和伦理讨论等对应举措,为人脑类器官的伦理治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位测绘工程与技术的教育工作者;他将计算机技术引人中国地图学之中,为地图学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动力;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制图专业,以及第一个战场环境仿真实验室;他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地图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从阅读地图到“走进”地图的飞跃。他就是中国现代地图学的开拓者——高俊院士。  相似文献   

7.
作为地质学概念的“人类世”,有着丰富的人文意涵。在对“人类世”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将其误解为支持“人类中心主义”或者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需要对以上误解进行澄清:“人类世”并未过分强调人的独特价值,与“人类中心主义”无关;“人类世”并非完全遵从现代社会的资本逻辑。在对概念澄清的基础之上,进而研究“人类世”的核心涵义,即:“人类世”更加关注“人-技术-自然”的整体力量,强调多元联结和凸显关系的多样性。最后,通过澄清和阐释“人类世”的核心内涵,其将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例如如何看待人类世中人与技术的一体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等。综合理解人类世涵义,有助于理解变化,借助契机重构人类思维方式和社会组织模式,形成与地球共同发展的新的稳定态。  相似文献   

8.
萨伽德注意到了计算机智能和人类智能的相似之处,他将人类思维比作计算机程序,将人类的思维结构比作数据结构,将人类的思维过程比作计算机算法,并研究运用计算机模型模拟科学理论评价的思维过程,他40年的科学哲学学术生涯编写了三个包含科学理论评价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分别是PI、ECHO和HOTCO,尽管这些程序受到过质疑,但是在人工智能热潮再度兴起的今天,弄清这三个程序的原理以及适用性对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科学哲学问题依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对PI、ECHO和HOTCO这三个计算程序中关于科学理论评价方法和指标及其引发争论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我觉得科研单位对我的帮助很大,每一次训练或比赛他们都会给我录像,还会给我数据,好像我的电脑教练一样。”雅典夺冠后,新“飞人”刘翔在为那个令世界为之震惊的成绩揭秘时,不经意间撩开了在训练期间陪伴他的秘密武器——CAS计算机辅助运动系统的神秘面纱。据北京市科委人士透露,这种数字化三维人体运动计算机仿真系统今后不仅只用来制造“飞人”,还将广泛运用在跳水、蹦床等多个在北京奥运会有望夺冠的运动项目上。“这套系统能够让运动员更容易、更快速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已经在雅典奥运前就开始使用CAS软件的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与时间》是斯蒂格勒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后期批判数字技术与“人类世”的思想基础。《技术与时间》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具有亲缘性。用“技术”取代“存在”彰显了斯蒂格勒的哲学旨趣,即把基础存在论奠基于技术存在论。首先,斯蒂格勒接受“在世存在”的主张,并将它解释为“在自身之外存在”;其次,与海德格尔通过“向死存在”回到本真性不同,斯蒂格勒拒绝本真性概念,主张技术构成此在;再次,这意味着此在是可被构成的,因而是未完成的,“亏欠”与爱比米修斯神话共同为此提供了根据;最后,技术构成此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代具性存在”,此在必须与技术共在,并通过技术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的总裁戴·奥格尔维有个习惯:每当任命新经理,他总是向每位新经理送一件礼品——木娃娃。新经理收到木娃娃都感到奇怪:总裁送这木娃娃干什么呢?原来木娃娃里边有说道:大娃娃里有个中娃娃,中娃娃里有小娃娃,小娃娃里有个更小的小娃娃,更小的娃娃里有一长字条。字条上写的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雇佣比我们更小的人,我们就变会变为一个侏儒成群的小人国;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佣比我们自己高大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好一个“小人国”、“巨人公司”!戴·奥格尔维的  相似文献   

12.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HET)直接作用于“人”自身,使人从“自然人”逐渐转向“技术人”,从而引发人类对其产生深度的人文主义焦虑。道家生命文化将“生命”与对“道”的追求关联起来,并更注重对生命的人文价值的追寻,因而可以为人类增强技术提供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价值指引。在目的论层面,道家生命文化中“养生”“心斋”等概念为HET在人类物质与人文层面提供了“目的校正”;在认识论层面,道家生命文化中“真知”“物化”等范畴引导HET消解“是非之争”,打破“成心”;在方法论层面,道家生命文化以“道”为宗,以“以明”和“因是”为HET提供了方法论规范。总体上,从道家生命文化对HET进行人文主义审视,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从道家生命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资源可以得出,对于HET,并不在于一味地摒弃此类技术,而是“人文地”引导技术服务于人类最为“本真”的需求,服务于人类自身成长尤其是人文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机械技术创造了现在生活 比奇洛的信仰并非是机械的自然神论,而是基督教的“千福年说”——相信基督降临并统治世界1000年,“影响我们道德品性的因素中,排在基督教之后的就是技术,”他说,“技术在提升人类进程和促进人类喜悦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哥德尔对心—脑—计算机问题的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电脑是否可代替人脑”、“人心是否胜过计算机”?这是当代心灵哲学家最为热衷的迹题,另有一批具有数理背景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很难抵御用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论证“人心胜过计算机”的诱惑。然而,哥德尔本人认为,仅仅依据不完全性定理不足以推出如此强硬论断,需要附加其他哲学假定。本文依据近年来公布的哥德尔的重要手稿及私人谈话纪录,探讨他对心-脑-计算机问题独特的解,期望以此为当代心灵哲学争论提供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1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1):101-105
深度学习之父杰弗里·辛顿构造了新算法模型—Caps Net,用胶囊(Capsule)来模拟大脑皮质中的皮质柱并用之来存储概念性知识,并革命性地重新把分析还原方法引进卷积神经网络(CNN)中。本文认为辛顿在方法论上的革新体现在重归模拟人脑之路和建构非完全性还原方法,反映了他关于"如何实现类人智能"的思考:"意识"产生于同时具备概念能力和非概念能力的神经网络。这或将在AI领域引发范式变革。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家试图“通过边缘来理解中心的缺失”,这种“他者的目光”,以及“离我远去”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科学被幻化成文化符号具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当我们走到主流科学体系之外,切换视角,努力做到站在他者的立场上看待他者的文化、以及作为一种亚文化的科学,的确可以悟出很多令人瞠目的事实。将人类学与科学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学者展示了一种新工具、新方法,提供了考察科学的新角度、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位测绘工程与技术的教育工作者;他将计算机技术引人中国地图学之中,为地图学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动力;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制图专业,以及第一个战场环境仿真实验室;他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地图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从阅读地图到“走进”地图的飞跃。他就是中国现代地图学的开拓者——高俊院士。  相似文献   

18.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在1964年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了《科学的极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1)人类可观测的范围是有极限的,人类无法观测到距地球100亿或150亿光年的河外星系。(2)人类的旅行有极限,不可能访问太阳系以外的行星。(3)人类用加速器获得的能量有极限,永远不能达到强宇宙线的能量。(4)人类的思维迟早要达到它的极限,那时,不是思维的“贫乏”,就是“重复”过去人类思维的成果。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任何为科学的发展规定“极限”的形而上学观点从来经不起人类实践的考验。俄歇在他的文章中,又一次宣扬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一种对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论调,是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在他的文章中,他企图给这种荒谬的论点作出“现代科学”的论证。其实他的“科学”论证是完全反科学的。为了揭穿这种谬论的反科学性,我们约请了几位科学家分别对俄歇提出的四个所谓“极限”发表了书面意见,刊载于下。同时附载了俄歇的原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第一个新是“新制造”——我个人理解的“新制造”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的医药、新的制造装备和新的信息技术五个领域,但称得上“新质生产力”的,不是那些普通的科技进步,不是边际上的改进,而是有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所谓颠覆性科技创新,我认为以下五个标准至少要满足一个。一是新的科学发现。这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对我们这个世界有新理解的重大发现。比如量子科学、脑科学的研究可能会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往前推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20.
所谓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就是在计算机软硬件及各种传感器(如高性能计算机、图形图象生成系统,以及特制服装、特制手套、特制眼镜等)的支持下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的、具有一定的视、听、触、嗅等感知能力的环境,使用户在这些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能以简捷、自然的方法与这一由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的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的作用。它是现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立体影象、立体音响、测量控制、模拟仿真等技术综合集成的成果。目的是建立起一个更为和谐的人-机环境。传统计算机对数字化信息的处理已具有很强的功能,但传统计算机的可用性(即可计算性)又是很不合理的。传统计算机的可计算三前提使得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在认识空间和方法空间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的根本障碍。为了减小人和计算机之间的隔阂,人们曾在软件上花费很大的精力,如研制各种便于用户使用计算机的工具、界面、可复用的软件库等,我们把它们称为“软件环境”。VR的最主要特点是为用户创建一个能沉浸其中、驾御其上,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的“环境”,它是建立在计算机软件环境之上,但又发展了“软件环境”、高于“软件环境”。因此,如果对VR一词进行直译,则可译为“虚拟现实”。港台地区的一些学者有译为“临境”的,这是强调了用户在由VR所创建的环境中能得到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又未能表达出它是建立于“软件环境”和高于“软件环境”的含义。所以我们建议:在我国已把software environment译为软件环境的前提下,考虑到VR的实质,译为“灵境”更为合理,强调了是一个更“灵”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