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在未来数年间,太阳系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的第16号小行星"灵神星",或许就将迎来它的首位地球访客。这颗几乎完全由金属构成的M型小行星,直径约250千米的它是小行星带质量最大的天体之一。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一颗原始行星破碎之后残留的铁质内核。目前一个科学家小组正在设计对这颗小天体开展考察计划。一旦这项考察计划得以实施,将有望帮助揭开行星形成机制以及太阳系早期演化之谜。设计人员们称,这将是人类首  相似文献   

2.
正在未来数年间,太阳系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的第16号小行星"灵神星",或许就将迎来它的首位地球访客。这颗几乎完全由金属构成的M型小行星,直径约250千米的它是小行星带质量最大的天体之一。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一颗原始行星破碎之后残留的铁质内核。目前一个科学家小组正在设计对这颗小天体开展考察计划。一旦这项考察计划得以实施,将有望帮助揭开行星形成机制以及太阳系早期演化之谜。设计人员们称,这将是人类  相似文献   

3.
欧洲的空间部门官员们正寻求一项方案,以便能在小行星接近地球时改变其运行轨道。这一想法是寄予美国和欧洲正计划共同实施的一个名为"AIDA"的项目,即"小行星撞击和偏离评估"。其核心理念是发射两艘小型飞船去拦截一颗65803号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Didymos",该小行星自身还拥有一颗小卫星,两者相互绕转。这颗小行星预计将在2022年掠过地球附近。因而其中一艘重大约300公斤的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飞船将负责撞击这颗小行星的小卫星。这艘飞船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宣布,一颗直径580米的小行星将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在2182年撞上地球。鉴于此,美宇航局计划在几年后造访这颗小行星取样分析,以彻底消除其对地球构成的威胁。 造访RQ36小行星的原因 在科学家宣布一颗编号为“1999RQ36”的小行星可能于2182年撞上地球后,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全球媒体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5.
一名名为维克多·肖尔的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在俄小行星和彗星安全问题科学研讨会上发出警告说:一颗名叫2004MN4的小行星可能于2035年撞击地球,将生命从这颗行星上彻底消灭。维克多说,目前许多天文学专家都将2004MN4小行星视做地球生命最大的威胁,科学家最初预言这颗直径400米左右的小行星将于2029年左右撞上  相似文献   

6.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想像一下,如果小行星碰撞地球,并未导致恐龙灭绝消失,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它们的存在如何影响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呢?6600万年前一颗15000米直径的小行星碰撞地球,造成我们现今无法想像的一场灾难!这颗小行星碰撞产生的破坏性,相当于大约10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一颗巨大的放射性火球在每一个方向燃烧了数百公里,并引起了全球性海啸。甚至地球大气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称,在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亡的是一颗直径9.66公里的小行星,这颗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引起一场大规模的火焰风暴。科学家在过去30多年间,一直在为导致6600万年前恐龙消亡的原因争论不休,他们的答案在气候变化、火山活动或小行星碰撞地球之间游移不定。如今科学家制成的新模型显示,这种史前动物灭绝的时间与一颗直径9.66公里的天体撞上地球同时发生,而且有关这场大灾难的最新模型显示,这颗小行星撞地球应该会把升华的岩石粒子抛到地  相似文献   

8.
解除末日小行星撞击地球预警阿波菲斯小行星长期以来都被很多人视作是"末日星球",而今,欧空局的官员们宣布根据该局所属在轨运行的空间望远镜"赫歇尔"的观测数据,这颗小行星的直径约为325米,这一数字比人们之前的估算高出大约20%,此前人们认为这颗小天体的直径为269.7米。在2013年1月9日,这颗小天体在距离地球1448万千米处掠过。除了欧空局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爱尔 《科学大观园》2013,(13):64-65
惊人小行星捕获计划有望在10到12年内实施。一旦小行星成为"囊中之物",科学家计划将其拖到月球附近环绕月球运行——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NASA已经向美国白宫提交了一项惊人的小行星捕获计划,NASA计划在10年到12年左右,用阿特拉斯5号火箭向一颗飞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小行星发射一艘无人"小行星捕获飞船",然后用一个直径15米宽的"巨袋"裹住这颗旋转飞行、重量约达500吨的小行  相似文献   

10.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希望找到一种保护地球免遭毁灭厄运的终结手段,在其他所有防御手段失效情况下确保地球安全。为此,科学家希望研制出能搭载核弹超高速的无人飞船,用于炸毁威胁地球安全的小行星。为让这项计划付诸实施,他们如今正准备筹集资金。这种被称之为"超高速小行星撞击器"的无人飞船,在发射之后可在100天左右飞抵近地小行星,并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前引爆核弹,将其摧毁。这一设想由丹麦的小行星防御计划项  相似文献   

11.
米尔 《科学大观园》2012,(21):26-27
很多人都知道6500万年前恐龙是如何被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消灭掉的故事。但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理论称,恐龙能够幸存下来,可能还要感谢另一颗小行星——2.01亿年前,一颗小行星可能为恐龙扫除了所有竞争者,让它们升级到食物链的最顶层,地球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35-2040年,借助有史以来最大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到达火星。这个比美国自由女神像还高重型运载火箭具备能够将宇航员送往小行星或火星的超强动力,将成为未来人类探索宇宙深处的主要工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猎户座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规划中,设计载重量为70吨的SLS将在2018年进行第一次飞行:在飞行过程中运输无人猎户计划的太空舱绕月飞行并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不久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  相似文献   

14.
一颗百米直径的小行星,爆炸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200倍。这样的威胁是千年一遇,听起来是小概率,却是实实在在的风险。未来的泛星计划,就是要紧紧盯住每一颗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小行星。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月,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月球和行星实验室(LPL)的一支独立科学家小组,预测到一颗海王星大小的神秘行星环绕太阳运行,其质量在地球和火星之间,潜伏在冥王星轨道外侧的柯伊伯带,约是冥王星与太阳轨道距离的25倍。该区域充满了冰冷小行星、彗星和矮行星。这颗假设行星被称为"第9行星",如果预测是正确的,那么这颗天体可能是太阳系第10行星。  相似文献   

16.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4,(12):68-69
正美国宇航局公布,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人类送上一颗小行星,并在21世纪30年代将人类送上火星。按照计划,宇航局首先要引导一颗小行星进入月球轨道后派遣宇航员登陆。此后的这颗小行星会充当一个测试前哨和中途站,最终实现登陆火星的梦想。而目前,火星登陆任务所需的深空火箭、太空舱以  相似文献   

17.
<正>宇宙对人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地球上的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20世纪终于走进了茫茫的宇宙太空,将幻想变为现实。但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有少数国家的航天员进入太空,完整目睹过我们这颗蓝色星球。大多数人仍然在地面上,只能想象着太空和我们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欢迎来到“地球之眼”项目而现在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赞助的“地球之眼”任务(让中学生探索地球知识),是一项旨在让学生、老师和公众通过空间站上星载数码相机给地球拍照的教育性延伸项目。这样就可以从太空这个独特的视角了解到我们与众不同的地球。“地球之眼”任务执行期间(即国际空间站地球之眼相机可以操作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18.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3,(22):65-66
末日的话题在几百年来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但最后都被证明是不靠谱的。不过,长达半个世纪以来,严肃的天文学家们的确在探索这一问题的可能性。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正在对一颗编号为1950DA的小行星开展严密监视。这颗被预计在公元2880年3月16日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直径约1千米。尽管按照日前的估算,发生撞击的可能性仅为0.3%左右,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科幻电影《世界末日》中,布鲁斯·威利斯和他的核弹小组成功地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但是,根据一项新研究显示,使用核弹攻击可能并不能解除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威胁。在大片《世界末日》中,作为石油钻井平台专家的威利斯,在一颗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的危急时刻临危受命,  相似文献   

20.
小范 《科学大观园》2012,(10):69-70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观测项目负责人唐纳德?姚曼斯称,直径在1 40米左右的近地小行星"2011AG5"有可能于2040年2月5日与地球相撞,概率为1/625。虽然它的体型不大,可一旦与地球发生碰撞,便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小行星撞地球历史上确曾发生在2012年1月27日,曾有一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