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是一个乐观者还是悲观者?在做完下列测试后,你会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对生活的看法,请你在“口”里填上“是”或“否”。 1、你平时经常笑吗?口 2、你是否觉得自己的运气并不坏?口 3、你是否感到前途渺茫?口 4、早晨醒来时,你感到精神振奋吗?口 5、当遇到挫折时,你是否仍坚信自己  相似文献   

2.
如今人们房子越住越大,家中的电器也是越来越多.你家的旧电视是怎么处理的?是放在床底下还是柜子顶上?是让农村的亲戚来拉走了?还是廉价卖给收废品的了?前些年,我们的注意力在如何尽快添置彩电、冰箱以及电脑、手机,而很快甚至就是眼前,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处理这些替换下来的旧电子产品.不管你当初买它时多么昂贵,但今后甚至眼下它已经成了电子垃圾.许多人也许还不知道,改变我们生活的许多家电产品,都隐藏着产生高污染的危险,众多的电器当其达到使用寿命后,就成为了"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和危害人身健康.  相似文献   

3.
一、呼吸间下面有则小故事:佛祖在一次聚众讲道时问弟子们:“人生有多长?”有弟子答:“五十年。”佛祖摇头。弟子又说:“四十年。”“三十年。”……答案中的时间不断缩短,有弟子回答“一小时”,佛祖还是摇头。有个弟子问:“难道只在一个呼吸间?”这时,佛祖才点头。人生不管有多长,总是由一个一个呼吸间组成。上一个呼吸间是过去,下一个呼吸间是将来。只要个体生命存在,不管过去发生过或将来要发生什么,个体均生活在现实的呼吸间。持续清晰观察外界自然环境,才能真实感悟个体生命存在于每一个呼吸间。二、条件反射下面是巴甫洛夫做过的著名…  相似文献   

4.
<正>分子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和同事发现了DNA结构后提出了"惊奇假说"。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意识的各种方面,不管是对家庭的深厚感情,还是对上帝的信仰,都只不过是大脑神经网络电活动的结果。克里克在1994年写到:"你只不过是一堆神经元而已"。当这些网络收到刺激时,就会体验到构成我们生活的身体感觉和情绪体验,大脑将这些记忆存储起来,当存储它们的神经网络再次被激活时,我们就能想起这些记忆。尽管这种  相似文献   

5.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大山的颜色,大山有的是光秃秃的石头山、红土山,还有绿草成茵,树木成林的花果山。如果我们离大山很近,看见这些山各有各的颜色。当我们离大山很远(几十公里以外),并且天气晴朗时,则不管是什么样的山都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正>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人缘好、人气高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更多的时候,人缘好并非天生,而是经过不断成长、学习和思考,才成为有人缘的人。没有人愿意成为毫无人缘的"讨厌虫"。以下有8面镜子,请对照着看看,自己是否在无意之中犯了忌?1、泄露秘密者所谓秘密,当然就带着些不可告人或不愿公诸于众的隐情,基于对好友的信任,或是为了表明自己对好友的信任,才会将私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3,(17):49
每个人在职场中都有自己的模式,所以在迈向成功之前,更需要时时检视自己,不管是高级主管还是基层员工。狂妄、专制、完美主义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16):1-1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说的正是专注精神。当你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之后,就需要专注。不管是打工,还是做职业经理人,亦或是自己创业,最终成功的人都具备一种特质,那就是专注。专注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人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比如更高的薪资,看起来更好的机会等。人很容易在各种诱惑下不断进行新的选择,今天选择这个,明天选择那个,结果到头来哪个也没做成,浪费了大把的青春和精力。《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一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事件所采取的态度,往往决定着问题的重要性。以下介绍保持人生积极态度的10条准则:1.放松精神当你感到身体不适或沮丧时,放松自己并努力做深呼吸。放松身体有助于消除消极想法,控制感情和净化身心。2.随心所欲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做的事与心里想的事毫不相关,你会感到不舒服。尽量避免做让自己矛盾的事,尤其是当你不想有失败感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1,(3):18-18
对于将要到来的生活岁月,为了保持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和快乐的生活,你打算做些什么?怎样去做呢?1.当你呱呱坠地时妈妈还很年轻。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发现,出生时母亲年龄如果不到25岁,他们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出生时母亲超过25岁的人的两倍。因为年龄越大的女性的卵子越容易存在缺陷,导致胎儿染  相似文献   

11.
言论     
《科学大观园》2014,(11):80-80
正官员有向公众公开自己信息的义务。当个人隐私与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时,个人隐私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事。有些官员用隐私权对抗财产公开,我觉得是很荒唐的,你做不到公开财产信息,就没资格当官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成言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4,(19):46-47
<正>男人总被认为心胸豁达,因此,不管是妻子、同事还是朋友,对身边的男人不满时,总会毫无顾忌地指出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测评部主管肖震宇指出,男人其实是"面子动物",对他们自尊心的最大伤害往往并非来自困境和贫穷,而是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话语。1.评价他心眼小或胆子小人人都害怕被说到自己的弱点,比如,穷人怕被说穷,暴发户怕被说没文化。对于男人而言,被人认为没有广阔的胸襟或胆子小,是最没面子的。不论女同事、同学还是哥们,不管有意还是无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4,(17):24-25
<正>自从知道自己腹中开始孕育一个小生命的那一刻起,准妈妈就把全部的爱倾注在胎宝宝身上。准妈妈虽然不能看见胎宝宝,但还是时时刻刻关注他的一切:他健康吗?他在做什么呢?其实,在漫长的280天中,胎宝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睡觉。但在醒着的时候,他可是一个精力充沛、调皮好动的小家伙,拥有你想像不到的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到处游走、打哈欠、玩弄脐带、吸手指、甚至是啃自己的小脚丫……1、遨游羊水中在还不能称为"胎儿"时,他们就开始在妈妈的子宫内四处游  相似文献   

14.
不管你对将来的生活做出怎样的选择,记住这一点是有价值的:在这个世界上,引导我们通往有价值的、愉快的人生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不过,你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努力地工作。同样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1,(23):46-47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会说服他人是一个生存技巧。当女友的,总想说服男友给自己多买几个名牌包包;当员工的,总想说服老板多涨点工资;当老板的,又想说服员工多干活少拿钱;做孩子的,也想说服父母在成绩不好时少揍自己几下;做父母的,也总想说服孩子少打游戏多念书。可以说,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说服"与"被说服"之中,一些名牌商学院将说服他人的能力美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6,(11):30-31
春夏之季,万物勃发,充满好奇心、渴望探险的你是否又蠢蠢欲动?探险必然意味着风险,因此探险就需要许多东西来实现这种夹杂着风险的挑战:生理、毅力的准备,对于征服对象的了解,与同伴的通力合作……不过,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探险线路,则是最为重要的。你是希望挑战自我呢,还是渴望欣赏鲜见的风景?你是希望徒步旅行呢,还是想驾车远征?不管用哪种方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探险线路1●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进入人类最后的密境(探险地:西藏)冒险指数:人文指数: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峡谷,也是世界上最深和最长的峡谷…  相似文献   

17.
比利时列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在濒死时触发的生理机制会让人的感触更加敏锐,不仅是对个人经历中过去事件的想象,对真实事件的情况也同样如此。看到眼前出现亮光,感觉自己正穿越隧道,或者感觉自己正脱离自己的身躯,这些感受都是一种所谓"濒死体验"的现象中典型的感受。这是当人即将死亡时可能体验到的感受。这是人脑的原因?还是一种生理防御机制?或者是幻觉?这些现象早已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也由此引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生活在现实和历史双重的巨大差距里,可以说我们都是病人,也可以说我们全体健康,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两种极端里。而在日常的生活表象下,这个病了的社会为何会让我们如此焦虑?这40年来中国人的心理变化就像社会的变化那样天翻地覆。当社会面目全非之后,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我想,没有一个人在心理上是完全健康的,起码不可能一生都健康,心理医生也不会例外。事实上,我们人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  相似文献   

19.
研究显示,一旦亲密关系发生问题,就有85%的原因来源于性。这是因为,性能够影响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婚姻专家的提议是,只要双方中有一方提出了要求,另一方的反应就是——好,好,好。即使在你不"想"做的时候,也有以下20个理由让你这样做。1.因为你承诺过:尽管你没说过"不管富有还是贫穷,疾病还是健康,我永远与你在一起,而且每周至少与你做爱一次。"但是,性的确是婚姻和亲密关系的一部分当你对一份亲密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纳米产品闯进世人生活,不断向人们展示给生活带来的奇妙变化——当咖啡或其他油污、颜料不慎洒在你的裤子上时,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这裤子是纳米纤维的料子做的;当你遭遇粉碎性骨折时,用上纳米技术生产的骨头就不用担心走不了路或写不成字,你可以重新拥有自己的腿或胳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