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体肠道内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它们对代谢、免疫、心血管功能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哈得孙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英国和加拿大20名志愿者的粪便样本,成功培育出737株细菌菌株,并对其开展了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菌群由273种细菌组成,其中105种是新菌种。  相似文献   

2.
细菌=灯?     
<正>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或许都幻想过用萤火虫来照明。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萤火虫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令人期待的是,荷兰研究人员于近期培育出一种能发出荧光的细菌,把数百万个细菌装在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独特的"细菌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能发光的细菌灯不仅能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孩童时代的浪漫。  相似文献   

3.
新知短信     
2005年十大科技事件一、研究人员感受动物粪便在美国,每年约有15亿吨的肥料是动物产生的,其中90%是牛粪。动物排泄物中的弧形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可使儿童肾功能衰竭, 使人患上腹泻等疾病。为此,美国的研究人员试图开发一种新技术, 以抑制动物粪便中的有害细菌。试验中,研究人员不得不反复接触十分难闻的气味,并使用各种化学物进行杀灭病菌试验。  相似文献   

4.
植物吃植物     
一种动物捕食其他动物是常见的现象,那植物吃植物呢?德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一种绿藻就会"吃掉"其他植物。这一发现有可能为人类更好地利用生物能源开拓新途径。人们通常认为,只有蠕虫、细菌和真菌才能消化植物中的纤维素,并将它们作为用于生长和生存的碳源,而植物则通过二氧化碳、水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信》杂志上发布的研究成果说,他们观察一种名为"莱氏衣藻"的绿藻时发现,这种单细胞生物不仅可以像普通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消化其他植物的纤维素,以此作为自己的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5.
<正>看到这个标题的朋友千万不要吃惊,至少从人体细胞中所包含的遗传物质上来看,的确如此:我们体内存在着145个"外来基因",它们来自于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生命之树的划分并不严格,它更像是错综复杂的亚马孙丛林——各个枝丫交织重叠在一起。"其实,在细菌等简单真核细胞中,基因水平转移是十分常见的,这能让生物个体之间快速共享基因,从而对抗菌素产生抵抗反应。而这项研究,则为其他  相似文献   

6.
大图像     
李升伟 《世界科学》2014,(1):56-56,55
<正>就过去许多医学图像用过一次就存档不再使用这一现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影像学系主任艾伦·穆迪(Alan Moody)认为,这些临床图像数据应该让研究人员充分得到利用。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一种强有力的新工具,不仅会加速生物标记物的发现,也会加速了疹疗研发的进度。"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发展了多年,为何没有得以普及?因为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储存这些能源.最近,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新成果有望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培育出了一种奇特的"食电"细菌,可以把电能转化为甲烷气体.  相似文献   

8.
<正>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停地寻找长寿的药方。最近,俄罗斯科学家确信他们找到了这样一种药方,这种药方不仅能让人长命百岁,甚至有望让许多人活到140岁。这种药方藏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冰川中,解开长寿密码的是一种冻结了数千年的古老细菌。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想好了一句搞笑的广告词:想长寿,挖冰川。  相似文献   

9.
正一场关乎人类健康的厕所革命正悄然兴起。科学家利用新材料开发出一种新型厕所——在不需要外部能源和水的前提下,不但能解决卫生问题,还能将粪便和污水转化为能源和清洁水。2018年11月6日,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出现在北京"新世代厕所博览会"现场,在他身旁的桌上摆着一罐粪便。盖茨说:"这么点人类粪便就含有200万亿个轮状病毒,200亿个志贺氏菌和10万个寄生虫卵。"  相似文献   

10.
乌克兰研究人员研发出一项使用细菌拆除炸弹的独特技术。只要把他们用秘密配方研发的细菌倾倒在炸弹上,细菌就能在15~115天内把爆炸物质“转化为”一种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14,(7):8-8
正科学家最近提醒说:你的牙刷可能很脏,这是因为人的口腔中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包括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酵母菌、肠道细菌甚至粪便菌等,它们可能转移到牙刷上。此外,大多情况下牙刷都放在卫生间里或洗涤槽旁,这让牙刷暴露在了通过粪便-口腔途径传播的消化道细菌中。科学家建议:在刷牙后一定要充分冲洗牙刷,使之不留任何牙膏或残渣;牙刷使用前,应该放进口腔消毒液中浸泡;不要用盒子装牙刷,而是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细菌,它们需要多少基因才能存活?或者可以这样问:现代细菌的一个细胞至少有多少基因?如果在过去,这样的问题可能被认为是胡思乱想。然而最近15个月以来,研究人员已经揭示了几种单细胞微生物——包括两种细菌———完整的遗传整体。这一新的信息已经允许研究人员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科学家根据对细菌的完整基因组进行比较后认为,现代细菌最少需要256个基IIJ左右。马里兰州见塞斯达国家生物工艺学信息中心的阿卡迪·马谢吉安(ArcadyR.Mushegian)和尤金·库宁(EugeneV.Koonin)将他的研究发表在9月17日《美国科学…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研究人员正急切地将所有新发现的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编入目录,它们涵盖了尚未命名的900万个物种的90%。为此,科学家通常要花很长时间在实验室里对收集到的标本进行分类。现在,一种名为"多样性扫描"的新方法可能会帮上忙。这种方法包括一个机器人,它可以每次从托盘中取出一个昆虫或其他小生物,并对它们拍摄;然后,一台计算机使用名为"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将每个样本的腿、触角和其他特征与已知样本进行比较;最后,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人童年的记忆里,或许都幻想过用萤火虫来照明。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萤火虫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最近,荷兰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能发出荧光的细菌.把数百万个细菌装在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独特的“细菌灯”。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能发光的细菌灯不仅能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还能让我们感受到萤火虫时代的浪漫。  相似文献   

15.
风力     
你可以看见它们——这些具有旋转手臂的机械士兵,哼着一首能量有效的曲调沿山而上。不要称它们为风车,它们是风力机。它们表明传统的能源也适用于今天。使用现代的高技术设计,对甚至比矿石燃料还更早存在的这种能源加以利用,在恰当的情况下,风力可以是一种有效的、可以应用的能源。加利福尼亚能源委员会发展部的能量分析员马里克·芒恩(Maric Munn)说:“我们已经接到从中国、日本、约旦、马来西亚以及许多其它国家而来的询问。”  相似文献   

16.
苦山 《世界科学》2023,(12):7-10
<正>它正在让研究变得更快、更好、更高效。201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现代医学领域做到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生素,哈尔素(halicin)。今年5月,另一个团队发现了第二种新抗生素,阿鲍素(abaucin)。这两种化合物引人注目的地方不仅在于它们能够对抗两种已知最危险的抗生素耐药细菌,还在于人们找出它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停地寻找长寿的药方.最近,俄罗斯科学家确信他们找到了这样一种药方,这种药方不仅能让人长命百岁,甚至有望让许多人活到140岁.这种药方藏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冰川中,解开长寿密码的是一种冻结了数千年的古老细菌.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想好了一句搞笑的广告词:想长寿,挖冰川.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停地寻找长寿的药方。最近,俄罗斯科学家确信他们可能找到了这样一种药方,这种药方不仅能让人长命百岁,甚至有望让许多人活到140岁。这种药方藏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冰川中,解开长寿密码的是一种冻结了数千年的古老细菌。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想好了一句搞笑的广告词:想长寿,挖冰川。  相似文献   

19.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0,(11):6-6,5
<正>研究人员警告说,中国磷肥使用过度以及动物粪便管理不当导致严重的水质污染,以及一种不可再生的无机化学物质——磷——的大量浪费。世界许多地区的土壤中缺乏磷这种植物生长必需的化学物  相似文献   

20.
少量耗能制取洁净能源"氢气",一直是国际科学界追求的目标。最近,我国哈尔滨建筑大学学者利用细菌从污水中分解收集氢气,并于近日率先成功完成中试实验,在世界上首次使工业化生物制氢成为可能。自然界的氢资源十分丰富,但通常是以氧化氢的形式出现,比如水(H_2O),在水分子中氢和氧就像是一对"好兄弟",要打开它们的键十分困难,而今采用"细菌制氢"的方法,其原理是首先驯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