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他是一个很喜欢用诗表达情绪的人.探月工程被批复的那天,他写下了一首诗: 地球耕耘六万载,嫦娥思乡五千年. 残壁遗训催思奋,虚度花甲无滋味. 对于探月工程,他有着很深的感 他就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守望者"—栾恩杰.  相似文献   

2.
同事、同学或朋友圈儿中,总免不了有这样的人--不论什么时候都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甚至有点盛气凌人,讲话时喜欢高谈阔论,乍听之下似乎很在行,而相识久了,却发现他经常言过其实.后来,熟人就都会知道,这原来是个"自我膨胀"的家伙,对他的信任度也因此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那时北漂     
我到北京的前一天,我的东北兄弟就在这等着我了.他是个写诗的,碰巧我也是个写诗的,而且比他早写了几年,就充大认了他这个弟弟.早先只是书信往来,后来他听说我要来北京发展,比我还急,没经我同意就从东北那疙瘩赶过来了,说要跟我一块打天下.  相似文献   

4.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2,(20):57-5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不少民众都在暗中收听"敌台",其中犹太人就是之一。那他们为何喜欢收听外国电台?要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就不得不对二战中和战后初期苏联犹太人的实际状况作一简要介绍。其实自从1939年8月斯大林与希特勒签定"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到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政府就对其境内的犹太人实施了压制政策。在斯大林执政时党内领导人的更替已经体现出对犹太人的压制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2,(13):44-45
1、边说边笑:这种人与你交谈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从不苛刻,很注意"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感情专一,对友情、亲情特别珍惜;人缘较好,喜爱平静的生活。2、掰手指节:这种人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响。他们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谈,喜欢钻"牛角尖";对事业、工作环境比较挑剔,如果是他喜欢干的事,他会不计任何代价而踏实努力地去干。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生前使用替身一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然而印很少有人知道,替身究竟帮"替"他做过些什么.近来,俄罗斯历史学家多布留哈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斯大林早于1937年去世,但由于苏联政府府担心这一消息招致时局动荡,于是加以隐瞒,直到1953年才公布了斯大林的死讯.在这16年间,有一个或几个替身在扮演着斯大林,并领导苏联人民战胜了德国法西斯,完成了战后的经济复苏.尽管这只是多布留哈的一家之言,但这种说法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渐冻人",霍金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轮椅上度过。但他从未放弃,并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公益,去激励世人。永不屈服——前妻简曾说,她很喜欢霍金的微笑。即便是肌肉萎缩,失去语言能力,他的微笑也时常挂在脸上。在家人和朋友的眼里,霍金仍是那个脸上带着微笑的大男孩。后来他病情恶化,扔掉拐杖,坐在轮椅里,他的内心却是不屈服  相似文献   

8.
[一] 1901年4月20日,梁思成出生在日本.他的父亲是梁启超.那一年是梁启超因为"戊戌政变"流亡日本的第三年. 虽然身在日本,梁启超每天都会给孩子们讲中国的历史故事,给他们读古典书籍.梁思成从小聪明敏感,非常听话,他很喜欢读书.那时候,他家里经常来一位客人,在客厅和梁启超大声争辩,他就是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梁启超和康有为争论的时候,七八岁的梁思成以为他们在吵架,就认定康有为是个"坏人".  相似文献   

9.
丁先生和太太结婚已经4年了,丁先生是一位喜欢自由的人.夫妻俩在结婚前便商议好过"丁克"的家庭生活.按理说,小俩口没有子女的烦恼,应该不会有什么矛盾.但是,最近丁先生却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文静内向、不爱说话的太太变得爱唠叨,无论巨细,也无论是工作生活上的,都喜欢对他诉说半天,更让他生气的是,太太还喜欢把生活琐事件件说给朋友听,丁先生很苦恼,更担心妻子是不是心理有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成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的斯大林,选择了位于克里姆林宫总统楼二层的一号办公室。这里十分宽敞,有150平方米,5个窗户,召开一个小型会议不成问题,隔壁就是他的休息室。1933年,斯大林用自己喜爱的橡木装修了办公室,墙上加装了橡木墙裙,门也换成橡木的。在一楼还有个属于斯大林的家庭办公室。1932年,其妻纳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开枪自杀后,斯大林就搬到了这里,这里还住过他的两个孩子。斯大林的贴身  相似文献   

11.
回忆漫长的校园生活,让我们的牙齿出来晒晒太阳。我们学校有一次考试,一个男生坐在最后一排,接到了一个同学递来的答案,兴奋至极马上展开,刚要大抄特抄,一抬头看见监考老师笑眯眯地向他走来,显然已经看见了。这位仁兄后来的行为,成为我们全年级的经典:他非常坦然地直起腰,直视老师,然后把答案纸放在鼻子上用力一擤,之后,潇洒地扔出一个抛物线——掷入门后的垃圾筐。老师瞪了他若干眼,也终于没有勇气把罪证捡起来。哥哥读高二,有天晚上打电话给女同学,很不幸被女同学的母亲接到。正为女儿成绩下降着急的母亲一听是个男生,就非常警惕,很不悦地…  相似文献   

12.
<正>那一年,余秋雨在上海戏剧学院当院长。他有些"另类",他倡导学生要有个性,敢于发现自己的独立见解,为此学生都很喜欢和拥护他。一次一位教务处的干部在一次汇报会上,重点汇报了一些学生上课对于一些老师不太尊重,当老师讲得不太好时,要么睡觉,要么就玩手机、交头接耳;还有的学生对于老师的一些观点不同意,当场就提出来,让一些老师很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4,(17):76-77
<正>野生动物摄影师威尔·布拉德-卢卡斯在非洲博茨瓦纳的马卡迪卡迪地区,对一个狐獴家族进行了六周的拍摄。在当地有三个狐獴家族会与人类有所互动。狐獴通常情况下非常警觉,但这些小家伙却对人类毫无恐惧,它们把玩相机时似乎比摄影师还开心:萌态十足的它们还将摄影师的头当作为"瞭望台",时刻不停地警惕……威尔说,"我喜欢狐獴,而且很享受非洲之旅。幸运的是,英国人跟我一样对狐獴着迷,我看到有许多人都非常喜欢欣赏我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是陈芳允写的一首小诗,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 一生埋头研究的陈芳允,成就极其丰富.他先后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测控方案,解决了"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多设备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发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计划;他在花甲之年从军入党,联名其他三位科学家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这就是中国后来的"863计划"……这位可"上天入海"的院士对待工作一直保持着一份本真和热爱.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06,(21):48-49
倾诉者:阿虎27岁公务员对于心爱女孩的离去,阿虎一度特别困惑。他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分手竟是基于这样一个让他怎么也无法理解的理由。女友的毅然决然,让他痛苦万分。我家住在长春周边一座县城的农村。读中学的时候,我被爸爸送进了县城里的一所重点学校。就是在那里,我心里开始有了最初懵懂的恋情。她是我的同班同学,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当然,那时候我对她的爱恋只能放在心里,是真正的暗恋。直到我后来到别的城市去读书和工作,走之前始终没有把喜欢她那几个字说出口。我曾经以为,随着慢慢真正地长大,她在我心里的这种感觉会渐渐淡忘,却没有…  相似文献   

16.
喜欢诗词的人,对<诗经·巧言>一诗并不陌生,其中有"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之句;<左传>一书也有"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的句子;至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为大家所熟悉.  相似文献   

17.
斯大林为何会被指为谋害列宁的嫌凶?一些学者认为,从他们的种种嫌隙入手,或许能找到头绪。不过,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列宁遭斯大林毒杀的论调,在学术界还属于非主流观点,俄罗斯国内对此的质疑尤为强烈。2012年5月上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次病理学研讨会上,列宁的死因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与会者各抒己见,多数人赞同将列宁之死归结于家族病史、身心压力甚至中毒,而前些年一度盛传的"性病"之说基本被否定。但来自俄罗斯的历史学家列夫·卢里却是语惊四座——他声称,斯大林有毒  相似文献   

18.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2,(18):53-54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警卫工作,一直是人们感兴趣但又不甚了解的一个话题,但俄罗斯《绝密报》刊发的一篇文章披露了一些相关内幕。这些内幕是由曾做过斯大林8年贴身警卫的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在多年时间里零星地、断断续续地透露给他的儿子的,尽管显得零散和不连贯,但提供了了解斯大林私人生活的更多和新鲜的线索。"九人小组"长期守护领袖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19岁应征入伍,先后经历过芬兰战争、苏联卫国战争,参加过1943年德黑  相似文献   

19.
王晓敏 《科学大观园》2009,(11):I0001-I0001
现年39岁的瓦西利·拉扎耶克是一位乌克兰西部的工匠。由于女友非常喜欢乘敞篷车兜风,而他自己又觉得硬顶车篷很实用,于是突发奇想,决定自己打造一款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面车”。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2,(17):16-17
1.喜欢吃滚烫的食物 临床中。医生发现很多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特别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吃非常热的食物,每顿饭都恨不得吃那些刚出锅的东西。咨询一位被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饮食情况.发现他平日不但喜欢吃烫嘴的饭菜。还非常喜欢喝热茶。就是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他中年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