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2,(23):31-31
科学家在加拿大发现了一种新种角龙的化石,长角食草恐龙学名为Xenoceratops oremostensis,拉丁文意思为"来自Foremost的外星有角生物",以纪念化石的发现地——加拿大小镇Foremost。这种四角恐龙生活在7800万年前,是北美洲发现的最古老的大型有角恐龙。这种体长6米,重达2吨的新发现恐龙很可能是八千万年前体型最大的角龙。与Xenoceratops同时期的恐龙包括霸王龙,鸭嘴龙和甲龙等,后者长有厚厚的装甲和尾巴  相似文献   

2.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和英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1亿年前的一种远古小黄蜂,它长着让人毛骨悚然的锋利牙齿,被命名为Supraserphites draculi(科学家们以此将其称为"吸血鬼黄蜂")。保存在一块琥珀中的它具有多节的触角和2~3颗"长尖牙",以及扁而长的下颚。其触角的节状结构,被认为是serphitoid黄蜂家族的一种进化特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认为,如果火星生物体曾在几十亿年前出现过,任何类植物微生物都将留下一段由纤维细胞构成的丝状绒毛,纤维素可能是最理想的火星生命证据. 研究人员解释说,他们已在地球上发现类似的被称之为"纤维素"的古老绒毛.这些绒毛存在于2.5亿多年前沉积的盐块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生物物质.在发现纤维素大约一周前,一名行星科学家宣布了在火星上发现脱水盐层的消息.纤维素的发现可进一步帮助科学家寻找外星生物或者它们过去的生物迹象.  相似文献   

4.
程刚 《科学大观园》2011,(16):54-55
被称作"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的古代城市,但它在12000年前就已沉入海底。然而法国一个匿名的"海底科学家小组"声称,他们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底下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巨大海床,这座"海底古城"中遍布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各种形态各异的"建筑",而它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神秘消失的"大西洲"。当该组织拍摄的海底"大西洲"  相似文献   

5.
王青 《科学大观园》2006,(18):51-53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从人类到细菌,从蓝铃花到蓝鲸),都源自同一种实体,一种30亿年或40亿年前漂浮在“原始汤”周围的原胞。这种实体是什么样子呢?它又是如何生活,以及生活在哪里呢?科学家正一步步为我们解开这些谜团。  相似文献   

6.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13):29-30
地球在2.52亿年前曾发生过一次最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地球上的生命几乎消失殆尽。但科学家们近日发现了生存在灭绝事件过后1000万年时期的恐龙祖先化石。科学家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极洲进行了7次考察,发现了一些最早的前恐龙生物的化石。这些化石或许可以告诉我们,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为恐龙,又是如何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后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被戏称为"胡桃钳人"的原始人类是人类的远古近亲,因其强大的颚部和巨大的牙齿而得名。科学家表示他们可能更喜欢吃草。这种原始人类属鲍氏傍人100万年前曾与人类的直系祖先共同生活在非洲大陆。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波尔得分校的马特·斯波海默教授指出,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认为鲍氏傍人喜食坚果、籽和硬果,原因就在于他们长有强大的颚部肌肉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以前有科学家准备制造一种禽流感病毒的变体以便对这种病毒深入研究,但在被警告"如果不小心让它跑掉,数百万人生命将受威胁"后,这些科学家主动终止了这项研究,但2013年年初,科学家再度启动了这个研究项目。一年前,有关H5N1传播的研究在制造潜在危险病毒可能被生物恐怖主义利用的恐怖呼声中停下来。当时两个科研组分别发现,这种病毒发生突变后可通过空气在  相似文献   

9.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演化学研究指出,海绵可能早在8.9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海洋中了.这一结果若最终证实,将代表迄今已知最早的动物躯体化石. 海绵是动物界最原始的类群,它们没有真正的组织和器官,只有细胞分化.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海绵生物的某些分子结构有着5亿年以上的年龄,可见海绵生物是在地球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生物物种之一.现代海绵的遗传学证据也显示,海绵出现于新元古代(10亿~5.41亿年前)早期,但是一直以来,这一时期的海绵躯体化石都无从获取.  相似文献   

10.
正绝大多数科学家可能认为"存在来世"是一个非常荒诞的想法或者至少无法加以证明。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罗伯特·兰扎教授指出,他已经发现了能够证明存在来世的证据,这个证据就存在于量子物理学中。兰扎教授表示生物中心论认为我们了解的死亡,不过是我们的意识创造的一种幻觉。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球历史大约有45亿年,而存留到今天的最古老岩石大约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在岩石记录出现后不久,生命似乎就开始留下存在的痕迹。而今科学家在地球最古老的岩石中找到了最早的生命证据,科学家描述了在澳大利亚发现的纤维状化石痕迹,指出这些在35亿年前的微生物能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在格陵兰岛发现了一组可以追溯到约3 7亿年前的岩石,内部含有可能是叠层石——由蓝细菌等微生物黏结堆砌而成的结构。一些科学家宣称,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们借助于美国宇航局的星际边界探测器,发现了一个长久以来只能假设而从没有观测到的现象——太阳系长着一条类似彗星的"尾巴"。很久以前,科学家便预测太阳系拥有这样一条"尾巴",原因在于太阳系在宇宙中穿行时会形成一个粒子流,尾随在后面。如今,根据星际边界探测器的观测发现,太阳系的"尾巴"尾随在日光层后面。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观测到这种现象。科学家将这条"尾巴"称之为"日尾"。通过对星际边界探测器最初3年的观测发现结合在一起,科学家发现日尾中既有快速移动的粒子,也有缓慢移动的粒子。宇航局指出  相似文献   

13.
正几千年前的古希腊数学家对立体形态进行了分类,包括柏拉图在内。此后,科学家只发现几个几何立体形态,最后一次是在400年前。但而今的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发现了第四种等边凸多面体,被称之为"戈德堡多面体"。这种新立体形态的发现要感谢人眼中天然出现的形态。戈德堡多面体的发现可能促使科学家发现数量无限的类似形态。  相似文献   

14.
<正>尽管生物学家一直在不断发现新物种,但有些生物还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例如不久前发现的这种被称为巨型船蛆的"重新被发现"动物,生活在长管状硬壳中的它们头部朝下,在海边潟湖的泥土中觅食。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首次对这种学名为Kuphuspolythalamia的船蛆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个小学生都知道人类拥有206块骨骼,但目前教科书可能需要改写,之前科学家认为进化消失的一块骨骼,现已奇迹般复原。豆骨(fabella),是位于膝盖后方肌腱中的一块小骨骼,目前它在人体存在的概率是100年前的3倍。它的直径不足1.3厘米,是在我们灵长类祖先身体上发现的,它被称为"骨骼阑尾",因为它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06年,一名猎人在加拿大西北地区捕获了一只"北极熊"。但人们仔细检查后发现,这只熊白色的皮毛中存在褐色的斑纹,同时稍有驼背的它还有着不同寻常的长爪子。实际上该生物的母亲是一只北极熊,父亲则为一只灰熊。虽然杂交在这两个物种的圈养交配中已经被证实可行,但这是首次在野外环境中发现。从那之后有更多的发现表明物种杂交并不是个别事件。为此,生态环保主义者表达了他们的担心:气  相似文献   

17.
正还有什么比一只可以分泌毒液,拥有鸭子般的嘴,却能像哺乳动物那样产卵更酷的呢?答案是,它还拥有巨大的体型!而这正是最近科学家们的一项研究成果所表明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体长可能达到1米的巨型鸭嘴兽。这种被称作"Obdurodontharal kooschild"巨型鸭嘴兽生活在500万~1500万年前的澳大利亚森林淡水湖泊之中。研究人员是通过一颗牙齿做出这一发现的。这颗牙齿化石数年前被发掘人员在  相似文献   

18.
正大多数人心中的恐龙是一种身型巨大、生性残暴、已经灭绝的爬行动物,但这也存在一定误解。尽管它们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但许多恐龙其实比火鸡还小。"飞"到现代的恐龙称霸地球达1.75亿年之久的恐龙最早出现于2.47亿至2.4亿年前,但除祖鸟类恐龙外,其余恐龙皆在6550万年前悉数灭绝。科学家尚未就恐龙灭绝的原因达成一致,但可能的原因包括小行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3年以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米尔顿·韦恩莱特教授就试图说服科学界,相信他在地球同温层发现外星生命。而今这位引发争议的科学家又声称发现新证据,证明地外生命就飘浮在距地球40千米的太空。他指出这些生物在DNA检测中呈"阳性",体积是从地面升入这一高度的颗粒体积极限的6倍。或发现生命播种器韦恩莱特表示在近地太空发现的生物,包裹在外星人设计的微小金属球内,用于在地球上"播  相似文献   

20.
杨宁 《科学大观园》2010,(14):54-55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20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和亚洲西部,但在2.8万年前这个古人类却消失了。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讨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新理论认为,导致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气候突然变化;现代人的祖先在某些生物特征上全面优于尼安德特人,逐步取代了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