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取意为春雷阵阵,群虫惊醒。因发生在春季,不再只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而是春雷始鸣,万物生长。  相似文献   

2.
便秘,并不是无关痛痒的小毛病。专家指出,食物在人体肠道内的发酵、腐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物质。倘若发生便秘,就很容易引起肠梗阻病症。由于便秘,排便时往往因便结而用力屏气,势必使腹肌强烈收缩引起腹压增高;而当腹腔内的血管受到一定压力后,就会迫使血液大量地回流心脏,致使心脏负担加重而导致高血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强烈影响,正使生物种群的消亡速率达到惊人的程度.这就提出了两个严峻问题.第一,生态系统中某些要素(种群)功能上的消亡对人类将发生怎样的影响?第二,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换这些要素而不破坏短期或长期的生态系统运转?关于无机资源的代换,生态学家已做了大量工作,而对生物资源方面还了解甚少.希望我们的调查及所得的结论会促进这方面的研究,为生物资源的有效更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除了极小一部分空间外,宇宙中遍布着引力,它们无处不在。在强大的引力场中,光线也会发生弯曲,而一个巨大的星系或者星团,就能让宇宙中的星光"不走寻常路"。1915年,伟大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之作——广义相对论。其中,爱因斯坦预言了一种现象——由于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使光线在大质量天体附近发生弯曲(光线沿弯曲空间的短程线传播)。如果在观测者到光源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从人员的伤亡程度来看,地震是群害之首。地球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遭受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其中尤以地震的影响最为严重。中国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20世纪,全球共发生过3次8.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2次在中国,而全球发生的2次导致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在中国。因此,尽快研发针对地震的新技术、新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对人类来说,同样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查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之为地震灾害。直接地震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面振动及形成的地面断裂和变形。引起建筑物倒塌和损坏,造成了人身伤亡及大量社会物质的损失,例如震惊全国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整个唐山市变成一片废墟,共死亡24.2万人,损失达100亿元。间接地震灾害则是指由于强烈地震而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或发生海啸而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由于没…  相似文献   

7.
马瑾 《自然杂志》2010,32(6):311-313
  近年来中国连续发生几次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地震机理和活动规律的研究受到了高度重视。以往认为:一个地震的发生是由于某地点早就开始孕育,待应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发生。因此,只要对该地区进行充分的观测与研究,就可以确定某地点在什么时间会发生多大的事件,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近年来的一些观测事实表明一些地区的小地震可以由远处大震面波的通过而触发。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很小的法向扰动可以改变断层原有失稳错动的规律。这些事实表明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正>万物之间的联系真的是奇妙至极。保护主义生物学家安妮·斯维尔德鲁普﹣泰格森说:"要是没有小黄蜂,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的7月,国会书记员提摩西·梅拉克(Timothy Matlack)用钢笔沾了沾书桌旁的墨水,誊抄了一份举世闻名的决议——《美国独立宣言》。而他所用的墨水就来源于树木上虫瘿所含的单宁。一般情况下,植物都会产出单宁,它是一种收敛剂,帮助树木免遭细菌的  相似文献   

9.
王娇 《科学之友》2015,(2):70-71
<正>古人云: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资于水,食资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世界上许多物质都可以找到它的替代品:用陶瓷或塑料代替钢;用一种金属代替另一种金属,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物质可以取代水,水是不可替代的有限资源。地球上的水有97.2%是海水,淡水只占2.8%,而全世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淡水总量的1%。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水  相似文献   

10.
<正>当你旅游来到森林或是野外空旷地,黑暗的夜晚不仅让你难以行走,还会使你感到凄清冷寂。而此时要出现点亮光也许会给你些宽慰,但也许会增加你的恐惧。其实,夜晚发光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  相似文献   

11.
宇宙的归宿     
许多科学家相信,宇宙形成于一次巨大的爆炸。当从这次爆炸中释放出的能扩散时,它就冷却化为各种物质,成为恒星、行星等。一般认为,作为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物质,原子是不会消失的,因为一旦它们消失,地球乃至整个宇宙将不复存在。但有很多科学家相信构成原子的基本颗粒——质子确实会消失,它们会爆炸成为更轻的微粒,转变为能。质子若以这样的方式衰变,就意味着在遥远的将来宇宙间的万物都将化为乌有,仅仅只有能存在。换句话说,宇宙有一个末日。  相似文献   

12.
正environment环境北美五大湖上有许多与冰有关的奇景:冰碴会在岸边波浪的冲击下形成圆圆的冰球;当冬天湖面上猛烈的风刮起冰碴,使其越堆越高,看上去就像起伏不一的"冰海啸"。但其中最壮观的还数"冰火山"。当然,"冰火山"并不是真的火山,它喷出的不是火而是水,"冰火山"的喷发也不具有危险性。通常,当海面温度低至0℃或更低、足以使岸边的海水表面结冰时,"冰火山"就会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太阳是恒星家族中一个脾气暴躁的“中年大叔”,动不动就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自2019年12月以来,太阳进入了周期性活动的活跃阶段,越来越强烈的能量脉冲向各个方向迸射,其中一些带电粒子会朝着地球的方向飞来。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预测方法,那么直面太阳风暴袭击的地球是很脆弱的。  相似文献   

14.
刘文 《科学之友》2004,(5):43-43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打鼾不仅会影响同伴的休息,而且还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研究人员通过对以前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打鼾和睡眠窒息的患者中常常会发生气道堵塞,这会导致发生高血压和心脏病。研究人员怀疑,那些打鼾的人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也会增加,因为睡眠窒息常常与打鼾有关,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睡眠窒息发生的概率要高于健康成年人。研究人员说,打鼾会影响患者正常的氧气摄入,这就使患者体内产生高水平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这样就会导致患者对胰岛素产生耐受。这一发现提示,打鼾本身就是糖尿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如果患者…  相似文献   

15.
<正>春天,一年四季之首。你会如何来形容她呢?有人说,春天,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季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天,也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季节,百花齐放、万木竞秀……也有人说,春天并不怎么令人舒服。特别是冬末春初时期的天气,冷热不定,乍暖还寒,春雨绵绵,人困马乏……  相似文献   

16.
大水车乃是兰州历史的一段缩影。它标志着那遮掩住往日这一神奇事物的帷幕已自行裂开,把昔日辉煌的余辉反射到21世纪来了。也可以说,大水车标志着那使万物流逝的时光发生了回溯,让一个逝去的时代漂浮到现实中来了。标志古代兰州人勤劳、聪明、智慧的结晶的,其中就有大水车。  相似文献   

17.
<正>迷失在钢筋水泥丛林的都市人,越来越怀念万物初始时的宁静和质朴。如果想用一个物件来表达这份沧桑的情怀,复古、精致、做工精良、色泽柔和的手工皮具是个不错的选择。玩皮的人都充满着酷劲,究其根源,其实是从其他无数个圈子中延伸出来的,玩摄影的,需要相机套;玩摩托的,需要皮夹克、皮饰;玩户外的,需要刀鞘装备包,即便是什么都不玩的酒鬼烟枪或是小女生,也会喜欢皮酒壶套、皮烟盒或是漂亮包包,而这些需要与  相似文献   

18.
<正>当我们受到强人欺凌而又孤立无援时,如果我们具备发送呼救信号的特异功能,坏人也许就会终止恶行,四散而逃吧?这并非不可能实现,自然界里的毛虫就具备这样的特异功能。在天敌黄蜂从天而降的瞬间,它们能发出求救信号,有保护义务的蚂蚁会闻讯而至,它们一同驱赶黄蜂,使毛虫全身而退。  相似文献   

19.
现代家庭中使用电器的数量日渐增多。为了使用方便,人们除使用在建筑物里原已安装的线路外,往往会自己另加一些电线,这就容易发生火灾。电器线路故障引起火灾有几种情况:一是线路绝缘不良,导线发生短路,短路点产生电火花和电弧,引起燃烧;二是超负荷,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大于安全电流值,使导线升温,当超过可燃物的燃点时,就可能引发火灾;三是由于线路连接接触不良,导致发生升温和打火现象而引起火灾。用电不小心,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有:灯具引起的火灾。白炽灯泡通电后,其表面温度随着时间逐渐升高。据测定,在一般散热条件下,一只40瓦灯泡的表面…  相似文献   

20.
神创论者认为上帝是万物之主,神创造了多少物种,世间就永远是多少物种;上帝赋予一个物种什么形象,它就永远是什么形象,生物物种不变是神的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