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0,(2):18-21
正中国2020年探测火星计划已就绪,在这一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将有4个国家或组织的火星探测器升空。2019年被不少人称为"中国航天超级2019",而2020年,中国航天将进一步延续"超级模式"。2019年12月下旬,国家航天局首次公开了我国火星探测任务。今年是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我国的火星探测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并对局部地区开展巡视探测,这在世界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美、中、阿三国都在2020年夏执行火星探测任务,但由于技术水平、项目进度、科研侧重点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探测任务执行上存在一定的差别。"耿言说。几乎是前后脚,7月20日凌晨,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3天后,来自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岛东北海岸成功飞天。而几天后,美国"毅力号"探测器也将奔向火星。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卫星发射和测控能力的快速发展,独立自主的行星探测任务在几年后将会列入深空探测日程。本文以中俄合作的YH-1火星探测计划为背景,对火星探测器轨道进行分析与讨论。重点讨论2009年10月发射窗口选择和转移轨道设计,以及环绕火星段轨道时飞行器可能遇到的火星日影问题,并讨论了通过轨道改进来改善该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正式开始执行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的第一阶段任务--绕月探测,研制我国第一颗环绕月球的探测器"嫦娥1号",计划于2006~2007年发射.  相似文献   

5.
核辐射探测器是核医学成像设备的核心部件,探测器技术的发展不断带动核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的闪烁体探测器不同,半导体探测器具有卓越的能量分辨率、像素级的位置分辨率、极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等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高性能核医学成像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针对核医学成像领域,首先,概述半导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以及其在核医学领域的应用。其次,介绍3种主要的半导体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其中,碲锌镉探测器已应用于商业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其他半导体材料如铯铅溴单晶,其γ射线探测性能与碲锌镉材料相当,且成本低廉,具有应用潜力。最后,结合核医学成像应用的需求,展望半导体探测器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于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在轨运行495天,比预期一年的工作寿命延长4个多月,一共取得了1.37TB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全月球三维数字地形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为推动我国月球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1,(9):6-7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火星是除金星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到目前为止,火星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按照计划,中国将在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火星一直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自从航天时代开始以来世界各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超过40颗探测器,科学家们迫切地想知道,尽管现在满目荒凉,但在历史上这颗红色的行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而现今一颗最新探测器即将抵达这里,这就是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科学实验室",也就是"好奇号"火星车。但是尽管科学家们兴致高涨,仍然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火星探测是否真的是一项值得去做的投资?因为很显然,探测火星并不便宜。当然我们很难开列出一张完整  相似文献   

9.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宣告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到来.从1958年开始,美、苏超级大国为了争夺空间霸权和开展冷战对抗的需要,在月球探测与载人登月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赛.1958年,美国先后发射了“先驱者”号系列的4个月球探测器,苏联发射了“月球”号系列的3个探测器,但全部失败了.  相似文献   

10.
水星的密度为什么如此之大?水星的地质史是怎样的?水星核拥有怎样的结构与状态?水星磁场是什么样子?水星两极那些非同寻常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水星上有哪些重要的挥发性物质?为了揭开这些问题的谜底,“信使”号踏上了探访水星的漫漫征程。“信使”号的全部行程将历经80.45亿公里,耗时近7年。“信使”号是近30年来美国向水星发射的第一架探测器。1974~1975年,美国曾经向水星发射过“水手”10号探测器。但与上次不同的是,“信使”号将是第一个进入水星轨道并围绕水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太空探测器。它将携带多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对水星进行全面探测。…  相似文献   

11.
正欧洲空间局发射的"盖亚"卫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银河系内数以十亿计的恒星进行观测,测量它们的位置、距离和运动。这颗颠覆性的卫星观测效率比同样是由欧洲发射的前任依巴谷卫星高出数百万倍。天体测量学主要关注对恒星位置和距离的测量。通过长期测量可以觉察到这些恒星在星系中的运动。通俗地说,天体测量就像是给天空绘制地图。但即便是使用地球上最强大的望远镜,但星光在进入地球大  相似文献   

12.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了火星竞赛,而且竞争的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火星热。1965年首批火星近距离所摄的照片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水手4号”宇宙飞船在从火星身边飞过时拍摄的。由这个行星探测飞船所拍摄的22组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荒地。同年,苏联虽错过了向火星发射宇宙飞船的最佳时机,但最终还是将飞船送上了天。苏联的宇宙飞船好不容易飞越了月球,并进行了近距离拍照。1969年美国发射了人类首次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测火星的“水手6号”和“水手7号”探测器。这两艘探测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22,(2):76-77
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如今,"祝融号"火星车已运行超过210个火星日,环绕器在轨510多个火星日……从发射、环绕到着陆、巡视,天问一号的一举一动,备受世界关注. 12月15日,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影响2021年科学事件的十位人物评选结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正不久前,欧洲空间局(ESA)科学政策委员会确定该机构将研发一颗探测卫星,用于搜寻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岩石行星。这项被命名为"柏拉图"的探测卫星,预计在2024年由联盟号火箭发射升空。该项目是在经过数年的评估之后,从数个竞争中的候选项目间评选产生的。"柏拉图"计划预计耗资6亿欧元,但考虑  相似文献   

15.
2020年7月23日,在中国文吕航天发射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人们熟悉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天际划出一道金色曲线,经过2000多秒的飞行后,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4月7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在火星停泊轨道运行,绕火期间一次次从火星首选着陆点乌托邦平原上空掠过,观察着陆点,开展预着陆区成像探测,为5月到6月择机着陆火星做准备. “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绕、着、巡”(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目标,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暗物质的本质是当前物理学和天文学面临的最重大的前沿问题之一,探测暗物质粒子也是世界各国竞争异常激烈的科技热点。我国发射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其主要科学目标即通过精确观测高能宇宙射线电子和伽马射线来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并且开展天体物理研究。利用"悟空"号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对宇宙射线电子和质子能谱的最为精确的测量,揭示出一些之前未曾发现或者明确的能谱新结构,为限制暗物质粒子属性和理解宇宙射线起源提供了重要数据。本文综述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设计、运行和数据分析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其对电子和质子能谱的测量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7.
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近半个世纪间世界许多国家送上太空的,或借助他国的运载工具发射升空的空间飞行器和空间探测器已经数以千计。其中有面向地球的通信、气象、海洋、资源、导航、测地、定位、军事等等人造地球卫星;还有探测月球、太阳、日地空间、行  相似文献   

18.
通常的地面物探方法,如电法、磁法等,大多是建立在位场理论的基础上的,在普查阶段表现出很大的优势,但在详查阶段却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探测深度和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提出利用高分辨率钻孔雷达的方法探测金属矿的想法。该方法是建立在波动理论的基础上的,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脉冲的方法来实现,通过数据处理,最后形成图像。  相似文献   

19.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了瑰丽壮美的火星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成绩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团队并肩携手的顽强奋战.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青年人是重要参与者.一批“80后”“90后”投身其中,怀凌云志、做务实事,在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龙 《科学大观园》2011,(10):76-76
有日本专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研制出迄今为止制造的精准度最高的原子钟。这台光晶格钟灵敏度极高,能够探测到地球引力发生的变化,允许科学家测量时间的精度达到令人吃惊的17位数。此外,它也可用于大幅改进GPS跟踪系统,探测最小10厘米的高度差。这台新原子钟由东京大学的英敏香取教授以及他的团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维克多·弗拉姆鲍姆教授的帮助下研制。弗拉姆鲍姆表示,光晶格钟就像是一个放在草皮上装有原子的蛋格。"离子时钟通常只有一个原子,你必须等待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所希望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