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大自然》1992,(1)
一去年是羊年,我曾在《大自然》上发表过一篇《羊年考证羊族(兼选"羊代表")》的文章.考证来考证去,结果竟没有考证出"羊代表"究竟是谁.在两个最后的候选者当中,究竟是绵羊或是山羊当选,却无法断言,因此只得列为一桩悬案而"挂起来"待查.星移斗转,转眼间又是猴年.猴年谈猴,还是先从考证"谁是猴年代表"谈起吧.有了去年选羊年代表的经验,也许会有人担忧"猴年代表"将更难选出,因为猴的种类更多更杂.但请诸君勿虑,猴年代表必可确定无疑.什么原因?请看下文分解.  相似文献   

2.
杭州商学院的英语老师赵海虹春节期间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E-mail,发信人正是在美国参与火星登陆计划的火星专家杰弗里·兰蒂斯博士。  兰蒂斯博士在邮件里先向她祝贺中国传统新年,然后说:“为庆祝中国新年,我们的科研小组特地在一家中式餐馆召开了学术会议。因为今年是猴年,我对‘勇气’号着陆点周围环境作了以下命名:Monkey Hollow(猴洞)、WoodenMonkey(木猴)、Hanuman(印度史诗中的神猴名)、Sun Wukong(孙悟空)……”  赵海虹是一位业余科幻小说作家。2002年9月7日,应《科幻世界》杂志邀请,兰蒂斯博士偕夫人首次来到中国,在…  相似文献   

3.
瞿馨 《科技咨询导报》2009,(36):200-200
通过观察神农架川金丝猴人工补食群体发现,社群中存在阿姨行为,随着幼猴年龄的增加,阿姨行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少,直到幼猴9月龄左右,该行为才基本停止,阿姨行为的强烈度与阿姨的生育经验有关,该行为不仅让缺乏生育经验的"准妈妈"们学到抚育幼儿的经验,而且幼儿由阿姨照顾时,母亲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觅食,这样即保证了幼猴的安全,抚育幼猴的母亲又能得到充分食物营养,确保种群繁衍。  相似文献   

4.
并指(趾)缺指(趾)家系IHH基因外显子1检测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并指(趾)缺指(趾)的致病基因。方法选择一些侯选基因,采用PCR和SSCP技术对一个并指(趾)缺指(趾)家系进行研究。首先检测了IHH基因外显子1。结果IHH基因外显子1没有发现异常。结论排除IHH基因外显子1是该并指(趾)缺指(趾)家系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有蹄类是陆生的大型食草动物,通常除第3或第3、第4趾特别发达外,其他各趾(指)均极退化或甚至完全消失,故肢体中轴就通过第3趾或第3、第4趾之间;趾(指)端包有角质的蹄,极宜于广阔地区或山道上的迅速奔跑和跳跃.齿冠高而宽,臼齿为复杂的月齿型、丘齿型或高冠型,适于研磨草食;下颌门齿常萎缩或付缺如;无犬齿或有时扩大呈獠牙状.有双子宫、散布胎盘或毛叶胎盘.乳头位于腹部或鼠蹊部;雄性的睾  相似文献   

6.
对普通级Wistar大鼠突发的一种不明原因的脚肿病(暂定名)进行了研究,该病以掌(跖)、指(趾)部水肿、部分指(趾)坏疽脱落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贵阳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礼超  雷原琴 《贵州科学》1993,11(2):78-83,91
对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的研究表明,该群猕猴家域面积仅有110公顷,日活动范围约25公顷左右,日活动时间为690±30分钟,冬季多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中;食物以人工投放为主(占91.1%),极少取食野生树叶,每天平均每只猕猴可获食物450克左右;到1992年3月猴群已达131只,其中有成年猴94只,幼猴15只,婴猴22只,性比(♂:♀)为1:1.79,分为4个亚群。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1991,(4)
啄木鸟是一个统称,实指一个整科的鸟类,即啄木鸟科,在我国境内就有28种之多.啄木鸟是"森林医生",它不仅能准确地诊断哪些树正在"生病",且能手到病除地治愈"病树".每当人们走进森林,常可听见"笃、笃、笃"的清脆击木音,且经常能见穿梭于间,忙于觅食的啄木鸟.出于长期地适应于攀登树木,啄木鸟的足为对趾足,即两趾(第2、3趾)向前,两趾(第1、4趾)向后,各趾具锐爪,有利于登攀树干,它的刚硬的尾羽,能以其羽尖支撑在树干上,帮助脚支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说时势造英雄,那么白头叶猴和黑叶猴便是喀斯特石山环境造就的"峭壁精灵"。石山上的叶猴灵长类是对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动物的统称。目前,全球非人灵长类已知共有16科77属479种。其中,乌叶猴(Trachypithecus)是猴科疣猴亚科叶猴族中分布范围最广且种数最多的一个属,有20个种。它们一部分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几个省(区市)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巴厘岛和加里曼丹岛的部分地区);另一部分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以恒河猴为被试,选择人类面孔、几何图形和食物3个范畴的刺激。为使恒河猴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反应,经过了3个连续训练步骤(同时辨别、相继辨别和重复启动范式)。结果表明,恒河猴通过训练,能和人类共享一种重复启动实验范式,且正确反应率达到90%所需训练时间具有刺激范畴依赖性。讨论了恒河猴重复启动实验范式学习的影响因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巨嘴鸟是分布于南美热带森林中的中型攀禽,外形很像犀鸟,但并不是犀鸟的同类,却与啄木鸟的亲缘关系很近。巨嘴鸟的正名为(妥鸟)鵼(读tuǒkōng),属于(列鸟)形目、(妥鸟)鵼科。这类鸟的喙巨大呈锥状,适于凿木,舌尖具逆钩或分叉,能够钩取树干上的昆虫。脚短而强,呈对趾型,第2、3趾向前,第1、4趾向后,趾端具锐爪,善于攀登树干,以高树上的洞穴为巢。最大的巨嘴鸟体长有66厘米,而嘴长却占去17~24厘米,几乎相当身体的1/3。它的嘴不仅大,而且颜色鲜艳夺目,与体色形成强烈的反差。巨嘴鸟进食时很有趣,总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在一块,然后把食物向上抛起,再仰起脖子张开大嘴,准确地将食物接入嘴里。它的食物主  相似文献   

12.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的取食行为进行了为期2年的观察,总计观察时间约735h,结果表明:在人工投食的影响下,猴群的食物偏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P0.01),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喜食人工食物;黔灵山猕猴食物偏好的改变不仅影响猕猴种群的生存,而且导致人猴之间矛盾日益激化,改变投食方式,可以减弱人猴之间冲突。  相似文献   

13.
叶清 《厦门科技》2004,(3):61-62
2004,年我国农历是甲申年。申是地支第九位,对应十二生肖的猴,因此甲申年亦称猴年。人们也许已经注意到日历上,甲申年是从阳历2004年1月22日至2005年2月8日,共计384天,有13个月,  相似文献   

14.
甲申猴趣     
农历甲申猴年到了,聊聊活泼可爱的猴子,谈谈源远流长的猴文化,别有一番情趣。人们对猴子的喜爱可以说是源自猴的生性聪明伶俐,顽皮好动。特别是半大的幼猴,更是抓耳挠腮、攀爬窜跳、折跟斗、打把势,一刻也闲不住,以至大人们常把淘气的小孩子称为“活猴儿”,这其间有嘲弄,但更多  相似文献   

15.
考察3例黑猩猩指(趾)纹形态发现黑猩猩指(趾)纹类型有斗形纹、箕形纹和双箕纹3种,箕形纹和双箕形纹的出现频率较高,斗形纹的出现频率较低;正向纹形出现率高于反向纹形出现率;观察还发现,黑猩猩指纹与人类指纹在纹线形态、倾斜流向、密度、单位面积细节特征点数量等方面相似度极高.  相似文献   

16.
<正> 牛的指(趾)部疾病是兽医临床常见外科疾病之一。在各种临床跛行中,指(趾)部疾病引起的占90%以上,其中仅蹄病引起的就高达80%。跛行不仅影响牛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繁殖能力、饲料报酬,而且也直接影响着胎儿的健康与发育,造成的损  相似文献   

17.
笼养白头叶猴食物能量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1月~12月对饲养在广西扶绥珍贵动物保护站内的白头叶猴进行了食物能量代谢的研究。笼养白头叶猴在夏季雄猴能从食物中获得362242±13297kJ能量,从排便和排尿中损失100111kJ能量,获得净能量259937kJ;雌猴每天能从食物中获得314542±1722kJ能量,从粪便和尿中损失91418kJ能量,获得净能量223127kJ。在冬季雄猴能从食物中获得513067±1480kJ能量,从排便和排尿中损失100625kJ能量,获得的净能量412146kJ;雌猴从食物中获得480540±20797kJ能量,从排便,排尿中损失74684kJ能量,每天净获得能量405852kJ。笼养白头叶猴平均每天每只摄入200g~258g干重物质,相当于体重的3%的重量。白头叶猴的消化能为335748kJ,食物消化率为804%,尿能损失9885kJ,能量代谢率为97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卫星DNA多态性在海南和广西恒河猴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方法利用11个微卫星位点,对来自这两个地区的恒河猴进行了遗传检测,并通过POPGEN32软件计算各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H)。结果所选择的11个微卫星位点均存在高度的遗传多态性,H为0.6848~0.8785;PIC为0.5826~0.8345;Ne为3.0000~7.1553。以11个微卫星标记为测度,广西恒河猴的Ne、PIC和H的平均值均高于海南猴,分别为4.2583、0.7090、0.7706(广西恒河猴)和4.2054、0.7025、0.7656(海南恒河猴)。结论这种差别可能与地域来源有关。这些研究为微卫星标记分析恒河猴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玻片免疫酶法(IE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查了来自广西不同来源恒河猴B病毒的相关抗体。结果表明:广西野生恒河猴受B病毒的感染较为普遍,来自龙虎山及扶绥保护区的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是79.7%和75.3%。来自穿洞河及布柳河保护区的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6.1%和28.9%。大新保护区猴阳性率为57.1%。在不同组猴中,小群关养组猴相关抗体阳性率最高,野生猴次之,自繁猴最低。三组间,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P<0.05),经ELISA检查确定为阴性的猴,用IEA检查出7.5%(15/200)的猴被判定为阳性猴。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总目录     
《大自然》2004,(6)
人之由来………………………浅谈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1(5)……………………………谁是人类的祖先?1(11)人类的“童年期”———……………旧石器时代1(14)古DNA…………………研究与分子考古学1(18)积极进取,年年向上———……看古环境变迁中人类前进的脚印1(21)猴年谈猴………………………………………甲申猴趣1(25)…………………………现生灵长类动物漫谈1(45)…………………………灵长类动物保护现状1(48)昆虫世界……………………………………碧凤蝶(上)1(29)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