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交通建设中对路基工程要求较高,选择满足交通建设需求的路基设计参数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为此,该文设计了CFG桩加固软土路基参数敏感性数值分析方法.以某处于剥蚀丘陵间丘间谷区域的公路工程为目标,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以四节点实体单元模拟土体,依据土体弹塑性蠕变现象塑造其本构模型,且土体屈服条件选择服从摩尔-库伦准则,利用结构单元和线弹性模型模拟CFG桩、桩帽和路基填土、垫层,在动力荷载条件下分析CFG桩加固软土路基参数敏感性数值.分析结果显示:路基竖向速度均出现降低趋势,不同区域降低幅度有所差异;CFG桩结构刚度与填土荷载下路基沉降之间呈反比例相关,刚性结构柔性结构相比,路基沉降降低45%以上;利用CFG桩加固后,土体沉降主要为蠕变导致的次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新疆高山多年冻土区路基结构适用性,对G219新藏公路沿线病害进行调查统计,在试验路段K595+070-K596+270修筑4种路基结构并埋设传感器以监测温度、水分和沉降变形,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各路基结构的评价等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G219沿线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以沉陷、裂缝为主,占比49.03%、27.53%;相比普通路基,热棒路基、片块石路基、通风管路基分别将填料内(地基中)冻土上限提高了4.3 m(1.9 m)、3.5 m(1.2 m)、2.8 m(0.3 m),将地下1 m处沉降值减小了33.5%、14.2%、24.1%,各路基水分场分布规律相似;热棒路基、通风管路基、片块石路基、普通路基的评价指数为0.77、0.71、0.68、0.54,结合评价集可知前三者具有保护高山多年冻土稳定性的作用,路基结构实践适用性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在软土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日益增多,公路的修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困扰公路建设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路基的沉降特别是工后沉降的控制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影响路基沉降和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找到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一、影响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路基填筑过程中产生的沉降及其工后沉降,将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工期和后期维护费用。【方法】为探究排水带在三门峡黄土路基的作用效果,运用Settle 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自然、降雨工况下排水带间距对原状和重塑黄土路基固结沉降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工况下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较自然工况下的大,这种现象在原状路基上最为明显;排水带能够显著加快黄土路基的沉降速率,其效果随着排水带间距的缩短而增强;排水带间距由8.0 m缩短为2.0 m时,排水带改善黄土路基的效果达到稳定,间距在0.5~2.0 m之间变化时,其改善效果并不明显。【结论】针对三门峡黄土路基工程,建议排水带间距可选择为2.0 m。  相似文献   

5.
<正>在修建的平顶山至临汝高速公路,K13+480-K18+000段路基填筑材料设计为煤矸石,此段土质为亚粘土,含水量较大,其下伏石灰岩,是良好的持力层。由于位于平顶山郊区,耕地较少,取土很困难,而附近平顶山煤矿集团存置有丰富的煤矸石,占用大量的土地,且污染环境。通过对这些煤矸石的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确定采用当地丰富的煤矸石作为附近路段路基填料。由于  相似文献   

6.
结合兰永一级公路软弱路基处治技术研究项目,为分析不同设计参数下CFG桩复合地基处治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化规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三维模型,结合比奥固结理论,地基土体按多孔介质材料考虑,采用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模型做固结分析,将填土视为荷载逐级施加,采用生死单元对CFG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比提高垫层模量与桩身模量,选择较大桩长与合理的桩距、桩径对减小软土路基沉降更为明显,裙桩效应对于减小软土路基沉降起积极作用,软土路基经过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后满足一级公路工后沉降要求,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随着交通量持续上升,我国各地修建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的许多路段超负荷运行,或修筑新的高速公路,或将原四车道拓宽至六车道或八车道已迫在眉睫。而高速公路的许多路段都修筑在软弱地基上,其沉降的路面病害十分突出,同时高速公路拓宽施工与工后运营期间对路基的沉降的预估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反映出常规的沉降计算方法未能完全反映土体沉降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王婧 《河南科技》2011,(23):86-87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建的公路和铁路越来越多。但是路基沉降一直是困扰铁路和公路建设的一个难题,许多铁路和公路的破坏都是由于路基沉降过大引起的。因此,对于路基沉降的研究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本文,笔者采取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路基沉降进行模拟分析,以期能够对同行有所参考。一、理论依据Biot根据连续介质力学基本原理,对土体微分体进行了受力分析,见图1。  相似文献   

9.
王婧 《河南科技》2011,(12):86-8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建的公路和铁路越来越多。但是路基沉降一直是困扰铁路和公路建设的一个难题,许多铁路和公路的破坏都是由于路基沉降过大引起的。因此,对于路基沉降的研究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本文,笔者采取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路基沉降进行模拟分析,以期能够对同行有所参考。一、理论依据Biot根据连续介质力学基本原理,对土体...  相似文献   

10.
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工程很容易受到一些由斜坡地形、地基的土质条件以及土石填料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不仅会促使其出现沉降变形,严重时还会给路基自身服务功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路基施工过程中,如果处于湿陷性黄土等较为特殊的地质段时,采用普通压路机碾压就难以达到预期施工效果,这时就需采用冲击式压路机进行碾压。冲击碾压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均匀的传递出很大的冲击力,使得路基压实度满足施工设计标准,进而确保路基稳定性,与此同时也能将路基沉降变形情况减少,使其整体强度和均匀性得以提高,所以说该技术在路基施工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软土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日益增多,公路的修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困扰公路建设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路基的沉降特别是工后沉降的控制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影响路基沉降和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找到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一、影响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察尔汗盐岩路基在渗流溶蚀作用下的特性,通过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中的结构模块与流体模块分别进行建模,最后将两者耦合进行流固耦合计算分析。并运用CT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由于湖水渗入引起的路肩沉降、横向位移和路基内部有效应力均大于自重所引起的;路基两侧卤水水位差也是影响路基变形的主要因素;盐岩路基溶蚀病害主要因素包括岩溶、盐业生产和毛细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逐渐扩展,在其施工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病害现象则是路基横面的不均匀沉降。因此得到公路施工人员的广泛重视。本文先从公路路基存在横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着手,并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探索出其有效的防治措施,并作为日后公路施工技术的重要指导依据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14.
<正>某高速公路路基填土结束后,K16+342和K16+448两座钢筋混凝土盖板通道涵身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其中:K16+342通道涵身均匀沉降24cm,K16+448通道涵身东侧沉降14cm,西侧沉降20cm;涵身沉降使八字墙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公路的发展较快,但有些工程竣工通车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的路段尤其是高填方路段即出现了不均匀和不同程度的沉降,该种现象表现为填方越高,沉降幅度越大,严重路段甚至造成交通中断.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交通量持续上升,我国各地修建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的许多路段超负荷运行,或修筑新的高速公路,或将原四车道拓宽至六车道或八车道已迫在眉睫.而高速公路的许多路段都修筑在软弱地基上,其沉降的路面病害十分突出,同时高速公路拓宽施工与工后运营期间对路基的沉降的预估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反映出常规的沉降计算方法未能完全反映土体沉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在台背填料的过程中,填料颗粒中所存在的孔隙是很难清除的,同时公路车辆的荷载作用不仅降低了孔隙率,而且还逐渐增大了填料的密实度,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路基沉降。所以,压缩沉降主要是由台背填料的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路基的填土高度对于桥台基础的受力和变位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黄土地区修建的桥梁,这种影响表现则尤为突出.针对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一座高填方路段上的桥梁,建立了桥台桩基础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了当路堤在填方高度不同、基础在不同桩长、不同桩径的条件下,桥台基础沉降的变化情况,探索了路基的填方高度、基础的桩长、桩径的变化对桥台桩基沉降的影响规律,得到几点关于桥台基础设计有益的结论,可为高填方路段的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冬季,冻土在负温状态下就像冰块,随温度的降低体积发生剧烈膨胀,顶推上层的路基、路面。而在夏季,冻土随着温度升高而融化,体积缩小后使路基发生沉降,这种周期性变化往往很容易导致路基和路面塌陷、下沉、变形、破裂。所以说引发冻土病害的最主要原因便是热胀冷缩。下面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冻土路基病害的类型,然后找出引发冻害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地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有轨电车常规设计将线缆布设在路基支撑层下部,带来管沟反开挖破坏基床整体性、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支撑层下无敷设条件、电缆井施工影响路基施工进度、电缆井积水淤积、电缆穿线过程中损伤保护层、线缆维护难度大等难题,通过理论研究,结合试验验证,对现浇侧墙预制盖板、整体现浇、预制拼装、特殊路段等四种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技术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