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盲天井深孔掘进合理微差起爆时间间隔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独特的钢轨接碴测时法测定了槽腔落碴时间,作为确定合理微差起爆时间间隔的依据。并分析了补偿空间大小对确定此时间间隔的影响,最后选择了各炮孔合理的毫秒雷管段数,从而保证盲天井深孔掘进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数字毫秒计中集成电路的分析,用新型集成电路替代原器件,并对仪器的电路进行了改进,提高了仪器的性能及可修性,更好地发挥了它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测量“摆”类周期系指测量单摆,复摆,可倒摆,扭摆,三线摆,……等等的振动周期.在一般实验条件下,我们用计时器——跑表或数字毫秒计之类的仪器来测示时间.由于跑表或数字毫秒计均存在系统误差,约为0.2秒(指最小分格为0.1秒的跑表)~0.002秒(指最小计时单位为0.001秒的数字毫秒计)(注一);加上人操作跑表或数字毫秒计时,人在各种情况下或各个时刻的操作情况未必相同,容易产生0.2秒左右的随机误差(注二).因此,实际测量中不采用只测一个周期的方法,往往采用多个连续周期的测法.采用只测一个周期的方法,测量结果:一个周期的总误差将在0.2秒以上,误差太大.采用  相似文献   

4.
此仪器能用于测距离、角度、高差和坡度.它在山区公路初测和实测中是很适用很方便的仪器.  相似文献   

5.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小型、快速且稳定的八通道光子符合仪.此仪器采用高速ECL逻辑电路、FPGA可编程器件和USB2.0高速接口,能够同时统计八通道单光子检测器所有可能的单个或符合事件,且其平均处理速度最高可达到12.5 M事件/秒.此仪器在统计结果中还加入了辨别事件到达顺序的时间信息,再配合PC及其应用程序可实时监测八个通道中的任一路或符合事件.通过实时监测来调整单光子检测器及其前端的光路使其工作在最佳状态.同时此仪器还实现了不丢失地记录发生的间隔在13 ns(激光器的重复频率为76 MHz)时的事件.  相似文献   

6.
我们承担的“新酒老化用微波能源设备的微机控制”研制项目,就是此仪器应用的一个实例,它控制酒糟进口温度为70℃±1℃,出口温度为20℃±1℃。若偏离此值,则自动控制执行机构调节微波能源设备的电压值和槽出口处阀门流量的大小。此仪器可以多用途,即使用不同的传感器则能自动巡检,控制不同的参量。使用热敏电阻作传感器,它可以检测,控  相似文献   

7.
体视粒子图像测速(stereoscopic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SPIV)技术是根据2台相机各自连续拍摄的至少2帧粒子图像测量平面三维流场,其测量结果的精度与粒子图像时间间隔的设置有关。利用层流和明渠紊流实验数据,分析粒子图像时间间隔对SPIV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时间间隔满足1/4准则时,层流整体测量精度随时间间隔的增加而提高,但在速度梯度较大区域,当判读窗口内粒子间位移差不满足2/3准则时,测量精度会随时间间隔的增加而降低;明渠紊流外区测量精度未发现随时间间隔发生显著变化,但近壁区过大的速度梯度使2/3准则不再被满足,测量精度随时间间隔增加而显著降低;当不满足1/4准则时,各流动的测量误差均增大。利用SPIV开展平面三维流场测量时应遵循以下实用原则:粒子图像时间间隔应满足1/4准则,在此基础上,速度梯度较小的流动尽量使用较大的时间间隔,而速度梯度较大的流动宜取满足2/3准则条件的最大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8.
考虑一个连续时间的风险模型,其中索赔时间间隔服从Erlang(n)分布,而且风险过程的调节系数不存在,本文给出了破产概率的渐近估计.  相似文献   

9.
QB—Ⅱ型多路延时程控起爆器,为我院近年研究的比较先进的一种程控起爆器,它适用于大规模控制爆破中的点火装置。该起爆器是国内首次采用工频交流电作为电源的起爆器,延时范围宽,起爆能力强。它有6个通路,各路延时时间间隔为几十毫秒至几十秒,并连续可调,适用380伏或220伏电压。各通路最大起爆电流达上百安培,单路可起爆串联电雷管约600发,可采用远距离(几米到数  相似文献   

10.
雷亚辉  王之海  王向红 《应用科技》2010,37(8):23-25,30
时间到电压转换(TVC)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信号测量等领域.在此设计一套实用的电路系统应用于超声海流计系统,该电路系统主要由1个时序产生电路,1个时间电压转换电路以及1个模拟到数字电路组成.理论分析表明,通过此方法测量脉冲到达时间间隔可以获得亚纳秒级时间分辨力.文中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ORCAD仿真分析验证,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用微波法检测纺织材料回潮率的原理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1. 在实用范围内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与它对微波的衰减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预先标定仪器,即可根据测得的衰减量推知纺织材料的回潮率。2. 在连续检测过程中纺织材料既不与仪器相接触,也不遭受损伤,而且响应时间是毫秒级的,因此微波法适用于浆纱、烘布或造纸等生产自动线的回潮率自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某市中石油储备库北区金属网箱挡土墙的监测数据为时间序列,由于监测时间要求及施工和天气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此数据序列为非等间隔序列。文中通过非等间隔序列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研究金属网箱挡土墙的变形趋势。研究表明:非等间隔序列灰色GM(1,1)模型在一定时期内能比较准确的预测挡土墙的变化趋势,可为金属网箱挡土墙的防护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八氯二丙醚(商品名 S-421或 S_2)在国内外都用作除虫菊酯及其它杀虫剂的增效剂。由于它的广泛应用,对它的分析工作也显得日益重要。日本 Matsumago 等对污水鱼体中的 S-421的残留量曾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而用液相色谱法对产品进行分析却未见报导。本文介绍了高压液相色谱法对S-421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与气相色谱法对比,结果很接近,精确性较好。一、高压液相色谱法1.仪器及测试条件(1)仪器:日本岛津 LC-4A 高压液相  相似文献   

14.
用球面扫描十涉仪(简称干涉仪)和激光光谱扫描分析仪(简称分析仪)分析观测激光光束时,仪器调节简单,使用方便.本文介绍了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并用它具体分析观测He—Ne激光光束的模式结构,测算谱线带宽和相干长度.  相似文献   

15.
单道脉冲分析器是用来分出或选择振幅高度在某一范围(E→E+△E)内脉冲之仪器,在目前解决许多近代实验物理的问题,如在研究由闪烁计数器,正比计数器,电离室等探测元件所取得电压脉冲之振幅谱时。就常用此仪器。本文叙述了单道脉冲分析器主要电路的原理,各部分电压和波形,以及提高仪器性能所采用的方法和电路元件与工作电压的选择及计算,本仪器之主要指标:道宽稳定度<1%,分辨时间<5微秒,甄别阈调节范围2—102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水下连续爆炸声信号的特性,利用具有时间间隔的连续爆炸序列作为声源进行试验。将单个爆炸声信号进行滤波,分析2、5和10 kHz的混响信号,得出该水域的散射强度随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时间间隔对水下连续爆炸声信号的影响,得出:(1)时间间隔越短,连续爆炸声源产生的冲击波峰值压力和冲击波强度越大。(2)在低频部分,不同时间间隔的连续爆炸声信号的强度相同,在高频部分,时间间隔越短,连续爆炸声信号的强度越高;即低频信号衰减较慢,高频信号衰减较快。所得结论可为提高水下连续爆炸效应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地下原油的成分复杂,粘度变化范围很大,具有很宽的核磁共振(NMR)弛豫分布特性。研究原油的NMR弛豫特性随原油粘度、NMR仪器测量频率以及测量回波间隔(TE)等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对利用NMR测井资料准确识别和评价油水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两种工作频率(2MHz和23MHz)的NMR谱分析仪器测量了不同粘度原油样品的NMR弛豫时间。结果表明:轻质油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近似相等,且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与原油粘度、粘度/温度的比值成反比关系;稠油的T1大于T2,其T1/T2比值随测量频率、粘度/温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大;仪器测量频率对轻质油弛豫影响很小,而对稠油的弛豫影响较大;随测量回波间隔的增加,稠油的视横向弛豫时间增大,且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8.
监管机制在计算机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任何QoS体系的基础,它能够调节分组注入网络的速度,根据平均速率,峰值速率,突发长度等来确定监管机制。通过这些监管机制使得路由器可以在区分属于不同类型流量的分组的同时,能在流量之间提供一定的时间间隔,以便其中一个不会受到另外的负面影响。该文正是基于此目的,在原有的监管机制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监管机制,并对此机制的一些性质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采用流过式多孔银电极测量高纯水中微量溶解氧方法的原理和技术,并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的LYZ—1型高纯水微量溶解氧测定仪。仪器具有自动调节通过测量电极水流的pH值和自动稳定流速的功能。可在氧浓度为O—300ppb范围内连续进行远距离(100米)监测。  相似文献   

20.
 根据自恰毫秒脉冲星磁层外隙模型讨论毫秒脉冲星的高能辐射机制.其中X射线由2个热成分和1个幂律成分组成,γ射线由外隙粒子同步-曲率辐射产生.在此基础上,理论计算了11颗X射线波段及其他39颗在射电波段观测到的毫秒脉冲星,所得理论与观测符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毫秒脉冲星的高能辐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