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伤寒论》是东汉(公元200~210年)张仲景的著作。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伤寒论》原序),在《内经》《难经》等古籍的基础上,有效地运用了汉代以前的医学资料;如实地总结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具体地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它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医籍。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少中医工作者,在历代医家为《伤寒论》所进行过的大量编次、诠释、注解、校正和补缀等整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研讨了古典的  相似文献   

2.
笔者承《内经》之法,遵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用承气汤类方治疗中兽医内科病情危重兼有“腑实”的病畜,收效甚捷,本方介绍了数例并对下法的应用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小承气汤来源于《伤寒论》;其组成为大黄、厚朴,枳实.用法与用量: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沮二服.功效为:轻下热结.主治为阳明腑实证.谚语,潮热,大便秘结,脘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痢疾初起,腹中胀痛,或脘腹胀满,里急后重者.目前在临床上很多加减使用本方,就其现代药理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因通用法,历代医家均有阐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反治何谓?歧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著《内经辑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09页)。唐代王冰在其注解《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大热内结,注泄不止,热宜寒疗,结复须除,以寒下之,结散利止,此则通因通用也。”(商务印书馆出版,1954年12月第484页)。至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对通因通用法更有所发挥,创制泻下方剂31方,其中泻下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达7方,如下瘀血汤、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治则思想,既宗《黄帝内经》“谨守病机”、“治病求本”之旨,又大胆创新,多有发挥。其精华集中体现在明标本、析逆从、辨邪正、调阴阳、平升降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6.
镇巴县盛产中药材,全县有药用植物1000多个品种,其中被《中国药典》载入盛产的中药材有236种,有“天然中药库”之称。杜仲、天麻、大黄、黄柏、厚朴等是镇巴地道特产药材,文章针对镇巴县中药材发展现状提出壮大发展中药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葛根汤研究     
葛根汤最早见于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中)和《金匮要略》(疒至)湿喝病脉症第二项下,该方由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而组成,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实、刚(疒至)欲作之患确有良效。后经过漫长历史的临床应用和实践检验,对各科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又积累了大量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8.
“胃阴”理论是祖国医学脾胃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慢性胃炎、胃癌、食道癌以及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的升高,“胃阴”理论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笔者今不揣浅陋,拟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就“胃阴”概念和应用进行探讨。1 “胃阴”理论的源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医家就把脾胃归属于五行之中的土,认为土为万物之母,是生发、长养万物的根本。如《内经》言:“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篇》);“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藏营”(《灵枢·本神篇》);“营出于中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中医“实者泻之”的理论,将承气汤运用于兽医临床,治疗各种兼有日哺潮热,大便秘结的外感内伤急症,认为应用承气汤之类的方药于兽医临床,宜遵“下不嫌早”之说.并对承气汤的方义、适应症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是祖国古典医学名著之一,也是学习祖国医学的必读之书。但由于该书写作年代久远,辞义深奥,又因历代医家各呈己见,给本来不易学习的《伤寒论》又增添了不必要的障碍。在同一条文中,对促脉的理解就有虚有实、有热有寒,使学习该书的人莫衷一是。本文综合促脉的历史沿革,促字在汉代的意思,并结合历代医家对其的注解,得出了促脉的机理为病情发生转化的时刻,是机体奋起抗邪的征象。同时又根据此种机理对其脉形进行了初步推测,《伤寒论》中"脉促"的脉象当为综合了浮脉之脉位、数脉之脉数、大脉之脉形、实脉之脉势,且无歇止的一种脉象。这是对《内经》中关于促脉认识的继承和发展,与《脉经》中所描述的"促脉"虽名同而实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张仲景《伤寒论》理法方药理论,对当前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COVID-19)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合理的诊疗、防控策略。认为新冠病毒是一种伤寒病毒,由其引发的新冠肺炎应该定义为张仲景所说的伤寒,新冠病毒感染的怕冷发热病人不宜采用输液消炎的方式降温。该结论不仅能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提供指导意见,还能为以后类似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张仲景《伤寒论》理法方药理论,对当前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COVID-19)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合理的诊疗、防控策略。认为新冠病毒是一种伤寒病毒,由其引发的新冠肺炎应该定义为张仲景所说的伤寒,新冠病毒感染的怕冷发热病人不宜采用输液消炎的方式降温。该结论不仅能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提供指导意见,还能为以后类似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甘草之功用,向来被视为调和药性。然而,方书之祖《伤寒论》对甘草的应用却不尽然。医圣张仲景对甘草的应用有温补阳气、益气养阴、缓急止痛、清热解毒及调和诸药等多重功效,而非仅仅止于调和。旨在通过分析、讨论《伤寒论》中甘草的具体应用,来归纳总结其不同功效,以与同道共享,甘草的临床功效甚众,而非止调和一端!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是中医药的宝贵财富,不仅为临床工作者留下了丰富的治疗体系方案,而且以注脚的形式记载了大量的中药炮制方法。他们是处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证了《伤寒论》中炮制方法的科学性,分析其学术思想的历史意义,从而认定张仲景对中药炮制的贡献,堪称中药炮制的鼻祖。  相似文献   

15.
大黄为廖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 .唐古特大黄RheumOfficinaleBalg、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isBaill的根茎及根。本品性寒、味苦 ,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等功效。《本草经》记载其“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病徵 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 ,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本草纲目》谓其主“下痢赤白 ,里急腹痛 ,小便淋沥、实热燥结 ,潮热谵语、黄疸、渚火疮”。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 ,对大黄的化学成份及其药理作用进行较广泛的研究 ,现…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是从临床症状开始的。两千多年前《内经》一书中即有“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的记载。《金匮》也记载“胸痛彻背、背前彻心”、“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症状和严重性。张仲景提出“过食肥甘”的病因学,提出了瓜蒌薤白汤等治疗方剂。本文就治疗急慢性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诊治方法介绍如下。1 中医救治方法  (1)急性期救治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属急证、痛证,急则治其标,通痹止痛是关键,首推1)针刺:刺内关、间使、心俞、厥阴俞。针刺显效快捷,平均止痛时间1min36s,病人心胸有…  相似文献   

17.
一、补肾法的历史回顾《内经》在生理上早已指出肾与生殖机能的关系。病理上有“肾脉微涩,为不月”的记载。治法上提出了“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至于补肾方剂则首推汉张仲景所创肾气丸用以治虚劳腰痛及妇人转胞等疾。补肾法普遍用于妇科则始见于唐,如《千金方》中治不孕方剂大都用紫石英、菟丝子、复盆子、蛇床子等,对产后虚赢也突出补肾。宋钱乙氏创六味丸补阴,此后肾气丸、六味丸同为补肾经典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不同时间点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及桃核承气汤对其影响的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AP模型组、桃核承气汤组、奥曲肽组、桃核承气汤+奥曲肽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L-精氨酸腹腔注射制备大鼠SAP模型,每组于12、24、48 h 3个时间点各处死8只大鼠,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AMY)、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观察肝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AP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AMY、ALT、AST、BUN、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3个治疗组与SAP模型组各检测标本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肝肾石蜡切片观察到细胞水肿出血及炎症浸润明显减轻(P0.05);桃核承气汤、奥曲肽对改善SAP大鼠肝肾功能及肝肾病理变化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药合用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对SAP大鼠的肝肾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保护肝肾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并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抑制SAP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北读者罗义来信询问:目前在报道乍得局势时,经常提到“法亚—拉若”这个地名。但在《世界地图集》中,只标“拉若”而无“法亚”。为何把“拉若”称为“法亚—拉若”呢?现简复如下: “拉若”(Largeau)与“法亚—拉若”实指同一地  相似文献   

20.
白头翁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四味药组成。主要介绍白头翁汤中单味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以期为白头翁汤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与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