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角度出发,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给出了单项评价、权重确定、综合评价等计算模型.根据1995-2002年的统计数据对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并简要论述协调发展的对策,以寻求山东省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以岷县草地畜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以各乡镇作为区域单元,对各区域单元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计算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草场综合承载力的大小以及区域单元科技和经济能力的大小是影响区域单元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空间结构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在构建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均方差权数决策分析方法和GIS技术,对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呈分别由南、北向中部递减的“凹”字型空间格局;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示出由中部分别向东、向西递减的“凸”字型空间格局;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出由沿海、沿东陇海线向中间递减的“八”字型空间格局;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呈“工”字型空间格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可持续发展能力向周边呈辐散状递减趋势.文章最后从加强资源环境管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丁敬祥$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郭正元$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杨仁斌$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葛大兵$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吴鸿琳$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1]闵庆文,李文华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其在山东五莲的应用生态学报[J]2002,22(1):1-9. [2]王芬,吴建军,等.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  相似文献   

5.
原始数据预处理是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一个重要环节。用3种不同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对山西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计量分值法与功效系数法只对各评价单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系数有影响,而对各评价单元的相对位置没有影响,等测度变化对两者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可持续发展态势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0—2000年为基本时段,以河北省及11个省辖市为基本评价单元,从人口承载压力态势、资源可持续利用态势、生态与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及内部结构特征构建了对应的DEAHP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对2007—2012年间我国省际及三大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有序度水平呈单调递增趋势,但整体有序状态仍处于相对低下水平.从区域来看,东部与西部的差异相对较大,而相邻区域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从省域来看,相邻省份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省际生态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DEAHP模型的构建从理论上为评价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一种研究范式,为我国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经济快速发展,但城乡社会经济依然极不平衡,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缓解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合理度量城乡一体化水平是城乡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笔者以山东十七地市为研究对象,确定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多因素综合指数评价法,对目前山东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定量分析,得出山东城乡一体化水平呈现自沿海到内地东部到西部的区域差异,并提出了促进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典型代表性,其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互补性强.从长江下游到上游,经济发展基本呈递减趋势,而资源禀赋则基本呈递增趋势.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根据长江流域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加权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不同类型.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状况上.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并不大.从长江流域省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看,可持续发展状况呈现沿长江下游到上游南北条带状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衡量一个区域能否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其程度的有效方法.根据内蒙古的区域特点,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动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阶段性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处于非可持续发展与弱可持续发展之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是提高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制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对黄河三角洲五县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划分出了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区、中水平区和低水平区,并分析了三类型区的可持续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利用的系统动力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区用水指标为基础,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地区水资源利用系统.通过SD模型分析了地区水资源利用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地区用水的供需趋势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应用实例,对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利用进行模拟仿真,并分析了未来某些时期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状况,其结果对于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发展,笔者拓展了协调发展的评价因子,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为试验区,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综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各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一科技教育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来看,黄河三角洲试验区各地市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差异显著,该地区耦合协调度无优质协调的地区,属于初级协调以上等级的地区占整个圈域城市总数一半以上,突出说明黄河三角洲试验区的系统整体协调水平较高,但是还有博兴县等三个县濒危协调、寒亭、昌邑、庆云县、寿光市、乐陵市五个县区域协调度属于失调或严重失调,这说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均衡,县域差异性明显.评价结果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原理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活跃领域和发展前沿,区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地理学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本文运用现代地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属性及在一定尺度的区域范围内,由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各要素组成的区域的结构关系,协调原理和演变的机理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洪水灾害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县域为评价单元,采用快速评估方法进行中国洪水灾害危险度评价分级和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价分级,并在此基础上对洪水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关系的区域差异进行探索。结果表明,中国洪水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分异明显,根据两者内在关系特征可分为4类区域,各区域洪水灾害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类型与机理有所不同。各区域又可细化为若干子区,通过落于不同区域及其子区内的县市分析,可找到各区域内大多数县市的共同特征和代表性的县市,为防洪减灾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丁浩  荣蓉 《河南科学》2013,(8):1284-1287
运用DEA模型,分别对山东省17个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从生存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四个方面构建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如下相关建议: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业布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完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提高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合适举措.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承载力评价与功能分区研究--以金华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评价区域生态旅游承载力角度出发,通过构建生态旅游承载力指标体系,将其应用于评价金华9个县市的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划分金华市生态旅游功能区,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方案和发展策略,对开展区域生态旅游规划,保证区域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曾小平 《开封大学学报》2009,23(4):21-23,83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是认识和评价区域系统的一种重要工具。目前比较流行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有绿色国民生产净值(GNNP)、真实储蓄(GS)、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和真实进步指标(ISEW)、净初级生产力和承载力、生态占用、环境空间等。应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以全面而充分地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确定了评估指标的选择原则后,分别对经济子系统评估指标、社会子系统评估指标、环境子系统评估指标和支撑子系统评估指标进行了论述,最后确定了15个经济评估指标,10个社会评估指标,12个环境评估指标和5个支撑评估指标共42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这42个评估指标构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