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采工作面生产控制设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实现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2.
一类灰参数模型识别及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文系统和输入存在不确定性的灰色系统分析问题,基于输出观测的灰区间信息,提出了一类显式的灰参数模型识别方法,通过灰参数分析,获得了反映系统不确定度,过程模拟合格率精确性之间的量化关系,通过对黄河流域龙山峡水库月径流的预报分析与检验说明了这类方法的意义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水文系统和输入存在不确定性的灰色系统分析问题。基于输出观测的灰区间信息,提出了一类显式的灰参数模型识别方法。通过灰参数分析,获得了反映系统不确定度、过程模拟合格率与精确性之间的量化关系,通过对黄河流域龙山峡水库月径流的预报分析与检验,说明了这类方法的意义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鄯善地区水资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而分析地下水动态,最后应用灰色局势决策建立水资源调控的管理模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表明,区内水资源系统的输出远大于输入,地下水系统的转化及调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其行为效果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方财政收入预测受到多因素影响和经济系统具有非线性本质的特点,针对现有预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指标,然后用灰色预测模型分别对各指标进行预测,最后将各指标的预测值作为输入,相应的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值作为输出,训练并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实例分析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排除了非主要指标的干扰,灰色预测模型提供了较完善的输入数据,神经网络模型考虑了各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在地方财政收入预测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灰色系统理论进行了概述,扼要地介绍以关联分析,灰色建模与预测,灰色评估技术及其在纺织工业中的诸多应用,并就灰色决策,灰色控制及其在纺织工业中应用的可能性做了简要讨论旨在促进灰色系统理论在纺织工业中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集力学参数、建立计算模式的有效方法,应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ALGOR实现分别建立、统一联接(COMBSST)生成了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模型各结点的位移及受力情况,计算了巷道围岩变形;又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围岩未来力学行为及可能出现的破坏进行了预报,并对灰色模型的建模条件和预报精度作了分析比较;为巷道支护设计和围岩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将周期来压视为灾变:将工作面顶底板移近量和支柱平均工作阻力视为灰色特征量,利用数列预测与灾变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面周期来压时间,强度进行预测,现场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灰色预测对波动较强的序列只能预测大致变化的缺陷,结合灰色理论中的GM(1,1),和灰色残差GM(1,1)和RBF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灰色模型得到的数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原始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训练得到最佳神经网络结构。以某地区地下水水质为例,根据其变化规律,应用有机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误差小,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灰色预测对波动较强的序列只能预测大致变化的缺陷,在分析河流水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理论中的GM(1,1),无偏GM(1,1)和RBF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有机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灰色模型得到的数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原始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训练得到最佳神经网络结构.以某地区河流水质为例,根据其变化规律,应用有机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误差小,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应用TLLZ数学模型度量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科学技术水平,分析科学技术、资金、劳动力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以灰色系统理论对上述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找出影响福建省煤炭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因素;并应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进行预测分析,为福建省煤炭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煤工作面是整个矿井生产的核心,是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关键。为了准确预测和提高综放工作面产量与工效,本文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系统分析影响综放工作面产量、工效的主要因素,并收集大量工程实例样本的基础上,构建了综放工作面产量与工效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加以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靠,且具有先进性。该方法的成功应用,为煤炭产量、工效预测研究探索了一条更加先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并建立了采区生产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矿井采区生产系统合理性作出灰色局势决策分析,为矿井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对综放采场放煤、割煤、移架工序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煤层条件与设备参数提出了工作面合理年产量的确定方法,并将设计结果与兴隆庄煤矿5318综放面实际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志勇 《山西科技》2013,(6):141-143
通过对华盛煤矿矿井501采区布置的探讨,得出结论:501采区胶带运输巷和轨道运输巷均沿5号煤层底板布置,采区回风巷沿5号煤层顶板布置;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和开切眼均沿5号煤层底板布置。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井下5号煤层共布置1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和2个综掘工作面,采掘比为1:2。  相似文献   

16.
灰因子分析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序列的生成和开发,致力于现实规律的探讨,而数理统计则致力于统计历史规律的研究.结合灰色系统与经典因子分析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即灰因子分析,并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实现,对结果所做的分析对比表明效果显著.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实例中,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具有时间序列的研究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套描述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诸因素定量特征的数据处理模型。应用这套模型,对所调查的30个典型工作面进行加工处理,进而建立了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模糊控制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将Petri网引入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分析和模拟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系统生产过程的模拟软件,并且达到了量化分析。针对综采工作面的特殊性质,通过对系统不同元件属性的分析,建立了综采面系统的Petri网最小事件发生集模型,以及综采面煤流运输系统的Petri网模型;在数学解析方法无法给出量化解析解的情况下,根据系统元件的运行状态服从某一特定的概率分布的特性,采用以时间步长法为主线,其中贯穿最小时间步长法的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动态地模拟出了综采面系统生产的整个过程,并得出元件和系统的有效度、停机率、煤流定量变化曲线、产量等一系列量化指标。本研究为客观分析综采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2007-2012年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事故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煤矿安全系统灰色关联评价模型,通过计算系统数据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建立了灰色关联矩阵。根据优势分析原则得到影响煤矿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瓦斯事故、顶板事故和水灾事故。该方法能够为煤矿事故的预防及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综放采场顶煤冒放形式和顶板移动结构,提出5种煤岩复合结构,研究了其形成条件,并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拱—拱组合模型、拱—砌体梁组合模型、拱—传递岩梁组合模型、台阶悬臂—砌体梁组合力学模型、台阶悬臂—悬臂梁组合力学模型,并由此推导其控制方程,计算支架载荷;针对不同顶板、煤层条件,运用相应力学模型分析支架—围岩关系,计算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确定综放采场支架合理工作阻力,从而有效控制综放采场围岩;通过对10个不同条件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的计算与实测比较,计算值的安全系数为1.06,表明根据综放采场围岩组合结构力学模型计算支架载荷比简化的岩重计算更为合理,从而为综放采场围岩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根据综放采场煤岩结构为学模型计算支架载荷的方法。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