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缪振鹏  丁莉 《广西科学》2019,26(1):146-151
长梗吊石苣苔Lysionotus longipedunculatus (W.T. Wang) W.T. Wang是我国吊石苣苔属中的一个比较罕见的物种,目前濒危等级被评估为极危CR Blac (ⅰ,ⅱ,ⅴ),而同属的吊石苣苔L. pauciflorus Maxim.分布范围非常广泛、生境变化多样,濒危等级为无危LC。本研究通过筛选出16个微卫星位点对长梗吊石苣苔的两个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对比相近地区的吊石苣苔居群,比较研究导致长梗吊石苣苔濒危的原因。结果显示二者的遗传多样性都比较低,有较高自交现象,但吊石苣苔具有明显的走茎,可以有效地克隆繁殖,相较之下,长梗吊石苣苔较弱的克隆繁殖能力可能是导致其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牟村  彭春良  张帆 《广西科学》2019,26(1):141-145
通过对中国湖南省苦苣苔科植物野外调查以及文献资料整理,从苦苣苔科植物的属种组成、区系成分及地理分布特征等方面,阐述湖南省苦苣苔植物多样性现状。湖南省内共有苦苣苔科植物17属81种(含种下单位,下同),无特有属;特有种23种,占总种数28.40%。省内苦苣苔科植物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和湘西南地区。种数排前五的属为广义报春苣苔属(24种)、广义马铃苣苔属(17种)、半蒴苣苔属(9种)、石山苣苔属(6种)、长蒴苣苔属(5种)及吊石苣苔属(5种)。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在种的分类水平上,特有成分所含种数32种,占总种数的45.07%,表明湖南省苦苣苔科植物特有性较高。针对苦苣苔科植物分布特性以及湖南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现状,本文给出了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省内野生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加文  蔡磊 《广西科学》2019,26(1):86-88
本文报道了产自贵州省的苦苣苔科4个新记录植物,分别是南川金盏苣苔Oreocharis nanchuanica (K.Y. PanZ.Y. Liu) M. M?llerA. Weber、东川短檐苣苔O. mairei H. Lév.、长圆吊石苣苔Lysionotus oblongifolius W.T. Wang和卷瓣半蒴苣苔Hemiboea follicularis C.B. Clarke var. retroflexa Yan LiuY.S. Huang。这些植物新的地理分布对于贵州苦苣苔科植物区系和喀斯特地貌植被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河池石山苣苔Petrocodon hechiensis (Y.G.Wei,Yan LiuF.Wen) Y.G.WeiMich.M?ller、靖西石山苣苔Pet. jingxiensis (Yan Liu,H.S.GaoW.B.Xu) A.WeberMich.M?ller这2种石山苣苔属植物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基质上进行扦插繁育,并对3种基质组合的扦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扦插基质的优劣,筛选高效的扦插繁育方法。结果表明,在喷施0.2%多菌灵并对插穗经100 mg/L IAA溶液浸泡1 h后,采用水苔作为扦插基质时,2种石山苣苔属植物扦插生根情况较好,生根率也最高(河池石山苣苔为59%,靖西石山苣苔为62%),但出芽阶段会由于营养不良导致部分插穗出现死亡的现象;而采用水苔+蛭石+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0.5∶1∶1∶1)为基质时,插穗成苗率较高(河池石山苣苔为50%,靖西石山苣苔为60%)。可见,河池石山苣苔与靖西石山苣苔的叶插繁殖可以将水苔作为生根基质,待插穗出芽后,以水苔+蛭石+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0.5∶1∶1∶1)作为移栽基质,可获得较好的成苗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标本、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安徽省野生苦苣苔科植物现已查明为8属13种.与《安徽植物志》(第四卷)记载的9属10种比较,取消了粗筒苣苔属Briggsia、唇柱苣苔属Chirita、小花苣苔属Chiritopsis和旋蒴苣苔属Boea,改添为报春苣苔属Primulina、羚角苣苔属Dorcoceras和丹氏苣苔属Damrongia,并增添了绢毛马铃苣苔Oreocharis sericea、大花石上莲O.maximowiczii和池州报春苣苔Primulina chizhouensis三种.通过本省该科植物的分布地区、生境及地形地貌的归纳分析,表明在气候、土壤及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该科植物呈现出狭域且间断分布的特征.最后对本省该科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合理保护和园艺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苦苣苔科植物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温州长蒴苣苔(Didymocarpus cortusifolius(Hance)W.T.Wang)、牛耳朵(Chirita eburnea Hance)和大花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 Hemsl.)为材料,测定并比较了它们的生理生态因子、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4种苦苣苔科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曲线,峰形也相似;4种苦苣苔科植物均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以及较高的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说明低光照(600~750μmol·m-2·s-1)和高CO2浓度(1277—1965mg/m3)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光合有效辐射从0μmol·m-2·s-1增加到1400μmol·m-2·s-1,4种苦苣苔科植物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猝灭值逐渐下降,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和非光化学猝灭值则增加;光化学量子产量、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猝灭的大小顺序为温州长蒴苣苔〉牛耳朵〉半蒴苣苔〉大花旋蒴苣苔,非光化学猝灭均值的大小顺序为牛耳朵〉半蒴苣苔〉温州长蒴苣苔〉大花旋蒴苣苔.表明4种苦苣苔科植物中,牛耳朵同时具有较高的光利用能力和光适应能力,是引种开发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种子植物区系中有较丰富的地区特有属,如绣球茜草属、拟九节属、报春苣苔属、四数苣苔属、双片苣苔属、虎颜花属、梅兰属和异枝竹属等,另在两广交界地区分布有很多共特有属及中国特有属,形成了粤西南-桂东南特有现象中心,构成了中国南部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贵州科学》2021,39(3)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丰富,近年来有若干个新种在贵州被发现,并被合格发表。为了让研究贵州省植物的高校、研究单位的师生和科研人员更好的了解、认知这些新分类群,现逐步将这些新类群的形态描述翻译成中文,并辅以引自原文的配图。本篇收录了白云岩蛛毛苣苔Paraboea dolomiticaZ.Y.Li, X.G.XiangZ.Y.Guo、赤水石山苣苔Petrocodon chishuiensisZ.B.Xin, F.WenS.B.Zhou以及卵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ovatilobata Q.FuY.Q.Wang、小黄花石山苣苔Petrocodon luteoflorus Lei CaiF.Wen。  相似文献   

9.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丰富,近年来有若干个新种产自贵州。为了方便贵州植物学老师、学生知道、认识这些新种,现将其形态描述翻译成中文,并配有图片。本篇收录了Oreocharis brachypodus J.M.LiZ.M.Li短柄马铃苣苔(暂定)、Petrocodon lancifolius Fang WenY.G.Wei披针叶石山苣苔(暂定)、Petrocodon retroflexus Q.ZhangJ.Guo反瓣石山苣苔(暂定)、Petrocosmea viridis M.Q.HanYan Liu青翠石蝴蝶。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种子植物区系中有较丰富的地区特有属,如绣球茜草属,拟九节属,报春苣苔属,四数苣苔属,双片苣苔属,虎颜花属,梅兰属和异枝竹属等,另在两广交界地区分布有很多共特有属及中国特有属,形成了粤西南-桂东南特有现象中心构成了中国南部植物区系的一个重点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