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调语言如英语中,语调的变化表明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而在声调语言如壮语中,声调和音高的变化标志着音住差异。壮语语调和英语语调之间的对比分析对促进壮语学生的英语教学特别重要,它有助于减少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语语调的学习一向是英语学习者面临的一大难点,学习者很难真正像英语为母语者那样生成自然的英语语调,其间夹杂着许多汉语声调以及汉语语调特点。本文以列举并列成分的语调为例,通过语音学实验的手段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列举并列成分的语调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调方面的不足之处,帮助其更自然地掌握英语语调。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语调语言,语调是表达意的重要手段;汉语是声调语言,不同单音节的声调可以区别不同的字义。本文通过分析对比英汉声调、语调的异同,论证英语语音研究、教学中“以调带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提出了一个动态的生长型树型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用以模拟英语母语者汉语声调的认知发展。该网络既克服了传统的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固定网络结构限制以及容量有限性,又克服了其他类似动态网络的较弱的拓扑映射特性,可以较好地模拟英语母语者汉语声调认知的发展。模拟结果跟实验结果呈现出非常好的一致性,既证明了行为实验中汉语声调的动态发展过程,也为汉语声调认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机理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运用AX判别分析任务的方法,考察了零汉语学习经验的英语母语者在进行汉语声调辨别任务时的正确度和反应时间。结果表明:总体上被试汉语声调感知正确率较高,女性被试的感知正确率高于男性,男女被试均显现了阳平—上声、阴平—去声、阳平—去声最难区分,阴平—阴平、阴平—上声、上声—上声最易区分,其余声调对子的区分难度处于上述两类之间的感知难度等级。实验结果同时显示,反应时间与判断正确率基本成反比关系。实验结果还表明,其他因素例如声母、韵腹、韵尾等对于汉语声调的感知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调上的相同点和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调时母语迁移的干扰,以帮助学习者避免母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发音过程中,声带是可以随时调整的,这样就造成种种不同的音高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声调。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辨义作用。聋儿学习言语、发声过程中会出现声调不准,他们也看不出来老师是怎么发的音,而且老师们在教声调过程中也需要一些帮助,所以写此文章。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来自新疆南疆的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学生产出的汉语普通话的语调曲线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将汉语的四个声调都产出为第四声的基础上,维族学生能够产出较好的语调曲线。对维族学生产出的汉语声调和语调的研究,为无声调语言民族学习声调语言提供了帮助,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越南留学生声调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汉语声调在音节中所起的作用和声母、韵母同等重要,越南语和汉语在声调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语言交际中有很多的偏误,我们据此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谈汉语声调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尔尼沙 《科技信息》2007,(10):168-168,4
要想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声调是异常重要的。声调的学习并非是个简单的过程,所以,在声调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应注意每个汉字的读音及声调,作为少数民族教师,更应注意尽量准确传授每个汉字的声调。为使学生掌握最准确的汉字读音,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法、理解法、四声连读法等教学法,更要注意特殊汉字的读法及拼音,尽量准确传授每个汉字的声调,使学生掌握最准确的汉字读音。  相似文献   

11.
声调教学是对韩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学习者来说,汉字声调的辨识和记忆是一大难题.笔者尝试利用韩国汉字音中次浊入声字与普通话去声字的对应关系,帮助学习者进行去声字的识记,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徐怡 《科技信息》2012,(15):270-270,287
二语学习者在习得二语语音时会把母语中的音素、声调等迁移到二语当中。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明显。本文通过对淄博方言与英语发音规律的对比研究.分析了淄博方言在英语辅音、元音、重音和语调方面的干扰,进而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日语助词在连接体言时的声调变化规律进行了具体地分析。内容结构以助词为中心,以与助词接续的体言的原始声调类型为分类基准。在此形式下的详细分析和论述,有助于学习者对于助词接续时声调变化的准确理解、掌握及运用。  相似文献   

1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声调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文章在对以往声调教学研究作一梳理,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讨论分析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方法,以期引起人们对声调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从而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统计学中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声调特征.在语音识别中用其进行汉语声调识别,具有准确度高,容错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汉语是声调语言,相同的音节带上不同的声调所代表的语义就很不相同.为了便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或用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准确地检测出声调的发音错误,该文采用精细的上下文相关的声调建模(contextdependent tone model,CDTM),并通过度量与实际发音最相符合的声调模型与预期的声调模型问的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D)来检测声调发音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错误接受率和错误拒绝率相等的前提下,错误接受率约为6.7%.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听觉感知和发声的现场实验调查和录音分析,考察了新疆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的特点和主要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觉感知上,阴平和阳平、阳平和上声容易混淆;阴平和上声、上声和去声听辨率最好;在发声上,声调调域而非调形是习得的主要问题,即四声相对调域较为狭窄,表现为高降调降不下来,中升调升不上去,高平调下移到中调域内。此外,地域、经济、性别、民族、年龄、学校教学资源以及母语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该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习得。汉语普通话语音习得过程是一个具有一定习得规律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声调是汉藏语系语言的重要标志之一.声调不仅对汉语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使汉语的许多文学样式洋溢着特有的气息,更对汉语文、汉民族、汉文化的历时发展和现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使他们也“韵味十足”.声调从辨义手段到审美功能再到文化构因的不断延展的历程,体现出声调对汉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外汉语“声调”纠偏,是语方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空。对于日本和韩国留学生来说,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汉语四声中的第二和第三声的发音。分析他们的情况,从静态声调训练、动态2声调训练及语流声调的纠偏三方面加以分析。以列表方式阐述了静态声调练习结果、动态声调练习结果以及语流流语段声调练习结果,探究日韩留学生语音纠偏的方法和规律,以便在语言教学中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克服“声调”的困扰,学好汉语普通话标准音。  相似文献   

20.
该文使用音高映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语音,合成出音段、音色保持不变,而只是声调变为标准语音声调的教学语音用于声调训练,减少了语音信号中声调信息之外的复杂变化带来的信息冗余与干扰。以汉语双字调的合成语音为实验材料,对日本被试进行了声调训练实验。训练结果表明:合成语音方法在声调的感知和产出的相对进步率,以及泛化产出的效果上都优于标准语音方法,远好于没有训练的对照组,大部分实验结果差异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实验结果佐证了语音学习时存在人脑的选择性注意机制,为将合成语音方法集成到计算机辅助汉语声调教学系统,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