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需求鼓励政策是驱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快速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作为新的国际竞争战略性领域,我国光伏产业链初步形成,未来发展潜力大、创新空间大、创新基础较好;但国内市场发展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产业"技术空心化"危险依然存在,迫切需要加大需求鼓励政策力度,通过启动市场来拉动技术创新。现阶段需求鼓励政策的重点是尽快理顺价格和补贴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发挥市场示范作用,营造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于清阳  朱慧敏  李春来 《科技信息》2010,(34):I0338-I0339
本文主要通过目前青海省光伏发电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青海省大规模发展光伏电站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技术措施和政策支持等角度予以阐述。结论对保证规模化光伏电站接入青海电网后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青海省光伏产业的发展乃至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和光伏产业“寒冬”的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面对的挑战以及对未来形势的分析与判断,分析了山西省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迫切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山西省光伏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光伏发电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且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本研究基于历史数据构建了反映光伏发电单位投资成本下降趋势的学习曲线模型,建立了技术扩散模型估计光伏发电每年装机潜力,并在政策发展目标、投资水平、光伏发电量最低占比、电网消纳能力等约束下,以规划期内光伏发电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光伏发电发展路径规划模型,计算2023~2060年光伏发电每年的最优装机容量。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综合平衡退役与新增装机规模,以及学习效应导致的光伏电站倾向前期少建而后期大量建设与阶段发展目标要求之间的冲突关系,该模型可为碳中和目标下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5.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未来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努力应对经济“脱碳”的严峻挑战。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能源领域将会产生深刻革命,光伏产业正迎来一个更加光明而广阔的未来。江西省光伏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但也面临着国内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配套性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政策环境错综复杂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强化政策支撑、凝聚产业优势、坚持技术驱动、化解国际风险等举措,加速促进全省光伏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227项中国光伏产业政策为例,提出了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的量化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光伏产业政策目标协同度模型,探讨了不同政策目标协同对于光伏产业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光伏产业政策目标协同对光伏产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方向性差异;光伏市场的培育应当与规范市场秩序政策协同使用;厘清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与光伏市场培育、技术自主研发之间的关系,找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协同路径,成为产业技术突破的关键环节;注重"扶持性"政策与"规范性"政策的有效匹配,摆脱规范行业标准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长期所处的"掉队"状态,制定全面的、前瞻性的光伏行业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光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光伏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解决传统能源安全问题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光伏制造业也存在着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产业出口依存度大等问题,以美国欧盟“双反”制裁事件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本文将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采用进出口数据法、产业利润法、生产率法和钻石模型等方法框架对中国光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和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中国光伏制造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简论发展我国太阳电池及多晶硅产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我国光伏发展在政策、技术和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我国太阳电池与多晶硅材料关键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锦州市政府早在2007年就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发展太阳能产业,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沟帮子经济开发区发展太阳电池产业就有了政策以及周围配套产品和设施的双方面的支持,因此在锦州市沟帮子经济开发区发展太阳能电池产业就具有了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技术政策、市场培育政策、国际合作政策、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专项政策等方面。因此,对近年来各部委制定和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十一五"期间各部委分别或联合制定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评价,并藉此为我国下一步完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世界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较上年增加25.6%,达到506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日本、美国的新增装机容量占据了前三名。截至2015年底,中国累计装机容量超过4300万千瓦,已经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一。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中心已经逐渐从欧洲向中国转移,中国光伏开始"领跑"世界。浴火重生坐上头把"交椅"一路走来,中国光伏产业并非一帆风顺。曾几何时,凭借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中国光伏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几乎所有光伏企业都在迫不及待地扩张产能。  相似文献   

12.
德国作为光伏市场的佼佼者,在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上有不少成功的政策经验,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文章通过分析借鉴其五大特点,总结得出基于我国光伏产业扶持政策现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综述性地阐述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三条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相关建议——“核心材料生产要规模化、国产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要系统化、全面化,国家扶植要政策化、普及化”。  相似文献   

14.
刘伟明  毛长能  万佳情  陈春 《江西科学》2022,(4):788-793,798
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作为未来半个世纪的大政方针,使新型能源革命加速推进。光伏产业为太阳能发电提供设备、技术及相关解决方案,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基于企业微观调研数据,分析了“双碳”目标提出后江西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挖掘江西光伏产业的现存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9年的太阳能光伏数据,利用ArcGIS分析工具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区域分布特点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呈现出两大核心区:一个是以青海为核心的西北区域;另一个是以北京、河北为核心的华北区域.西北区域成为核心的原因在于其先天自然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华北区域则主要是以奥运为平台的政府支持与推广作为其主要发展力量.而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空间格局上表现出从沿海到内陆递减的趋势,并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人才的集聚和研发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其光伏产业向高端延伸的重要推动因素,交通区位条件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则是促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影响因子的测度结果表明,政府政策的引导、技术水平的支撑、电力消费市场的调节、能源效率的促进是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分布的4大原因.并将我国31个地区分成5大类,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相关研究及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回顾,并运用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框架,从新的视角对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而且分析视角并不仅仅局限在国内,也将国外发展情况和促进政策融入到整个分析中,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性能源危机背景下,以太阳能为基础资源的光伏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利用,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整体来看,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亚洲是世界光伏组件的主要生产地,欧洲是世界光伏产业主要市场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光伏市场正在转向欧洲以外.2000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一直处于生产强国、消费小国的地位,尽管生产地区已经遍及全国26个省份,国内市场份额却较小,主要集中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光伏产业正处于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产能过剩阶段.目前,中国光伏产业面临产业链不健全、核心技术缺乏、国内市场亟待扩大、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金融危机创伤恢复还需较长时间等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制定国家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增加核心技术投入以"产学研"结合模式参与国际竞争、乘扩大内需之机加快启动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8.
《科学管理研究》2013,(6):49-52
光伏产业是我国未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飞跃发展,但近期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发起"双反"使光伏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这暴露出光伏产业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被解决的问题。从补贴制度、行业整合、国内需求、外部挑战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对我国光伏产业"破冰"之旅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下,结合太阳能发电的分布式特点,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在促进光伏发电规模的同时,还能维持农村地区的原有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对光伏发电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推广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光伏发电项目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服务,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优化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资源、政策、技术、经费支持、从业规模等方面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在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了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急需解决的激励政策和产业引导、稳定发电的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