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红娟 《山西科技》2014,(2):1-3,12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重要作用在于强农惠农,鼓励农民种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在落实粮食直补政策中要实现工作制度化、监督法制化,让农户掌握粮食补贴政策,节约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地保障种粮农民的权益,保证直补政策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进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进,对粮食补贴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提出了改善粮食补贴政策的建议,如合理分摊粮食补贴政策的成本、实施粮食价格市场化、改善粮食补贴对象与结构、增加农业支持总量等。  相似文献   

3.
粮食种植面积变动已成为中国粮食生产的基础性问题,对粮食供给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主粮种植面积变化的根源,运用荟萃分析法对中国主粮种植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劳动力、机械化水平、粮食补贴政策与粮食收储政策等因素对主粮种植面积具有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农户年龄、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则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伴随时间推移,部分影响因素对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效应会发生变化,而文献研究特征的不同也可能会导致最终实证结果的差异。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在鼓励扩大主粮种植面积时,应适当关注上述变量的影响,提升决策的合理性和精准性,同时在后续关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中,也应进一步改进现有方法和设计,从而提升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在对重庆市潼南县120户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受个人及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心理认知状况和村庄特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易旱易涝面积比重、种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评价等因子显著影响农户的参与意愿.认为国家应加大粮食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教育;增加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基于河西五市385份调查问卷,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污染认知、农业污染补贴以及两者交互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业污染认知、农业污染补贴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农业污染补贴对农户农业污染认知具有传导作用,促进农户进一步改变耕地投入行为;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也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产生影响。指出应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力度,建立合理补贴政策以及加强科学种植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之一,对保护粮食稳定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采用各种方式计算补贴金额,起到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但应当看到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相应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实行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许多农民从中直接受益。粮食直补已成为广大农村最受欢迎及最具影响力的惠农政策之一,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确保国家粮食  相似文献   

8.
支持价下免除农业税及给予粮食直接补贴,让农民种粮分享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粮食产量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提高。要延续这三项政策的效应,需遵循粮食供求规律,需适时适度调整粮食补贴及粮食保护价。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小麦-玉米轮作种植为例,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DEA模型,对中部平原农区粮食生产适度规模进行测度,选取耕地、劳动、直接物资和间接分摊为4项投入指标和粮食总产量及生产净利润为2项产出指标,对不同农地规模农户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测算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而测度适度生产规模.同时,对不同规模分组的投入结构和产出特点进行分析,探索DEA有效分组特征及无效分组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规模农户投入结构有较大不同,普通种粮大户适度规模耕地面积在(3.67,4.67] hm~2,对基础设施健全、农业机械等固定资产投入量大的少数大规模种粮大户来说,最佳适度规模为(66.67,100.00] hm~2.通过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宜种植规模、利用规模优势繁育良种或者种植优质专用品种、加强社会化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体现惠农原则,2013年中央财政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推广至全国。基于农户立场,对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进行了阐述,从农户对该政策内容的认知角度入手,评价农户对于农业保费补贴政策具体内容的看法,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并运用Probit模型,研究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并结合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粮食直接补贴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正在部分省市试点的粮食补贴制度,还存在目标不明确、补贴范围和对象不清、成本分摊不合理等问题。鉴于我国的财政支付能力、城乡人口比例、粮食安全及农业结构调整等要求,粮食补贴应该集中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者、粮食主产区的优质粮食,补贴成本要按照责任原则和受益原则公平、合理地分摊。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多熟种植典型区域——江西省鄱阳湖地区为例,基于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该地区水稻熟制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在研究区内约66.47%的受访农户选择多熟种植的耕作模式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ii)农户水稻多熟种植模式的选择主要受灌溉条件、地块面积、家庭规模、微地貌类型、农户对农业补贴的评价、非农总收入、旱灾等因素的影响;(iii)灌溉条件、地块面积、家庭规模、微地貌类型、农业补贴与农户水稻熟制的选择呈显著正相关,而不断爆发的旱灾频度和非农总收入的增多对水稻的多熟种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v)未来政府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进行多熟种植,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7-2007年安徽省统计资料,对全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诸要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粮食播面比与复种指数三者的乘积)、单产、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农民的粮食收入是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相对活跃因素,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对全省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耕地非农化、粮食总需求增长的压力,势必对粮食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粮食生产时空变化是资源禀赋背景下,城镇化、工业化及政策因素引致农户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农户立场,对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进行了阐述,从农户对于该政策内容的认知角度入手,评价农户对于农业保费补贴政策具体内容的看法,并运用Probit模型,针对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并结合得出的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设计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对粮食等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而实施的政策支持,而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现代化等却很少成为补贴政策的功能,补贴功能单一。以农业多功能性为理论依据,构建多功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实现农业补贴政策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粮食生命周期的碳核算可找出碳排放较高的活动,有利于碳中和目标下的粮食安全.本文综述了粮食种植阶段及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阶段的粮食全生命周期碳核算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碳减排措施.稻田CH4与旱地N2O是种植阶段直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间接碳排放主要来自氮肥施用,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种植阶段粮食安全的另一因素.未来应提高氮肥利用率,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建立粮食-林地协同发展的碳核算系统,发展非粮燃料乙醇.能源政策下乙醇副产物生产饲料可降低饲料行业对粮食的需求,粪便还田可减少工业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质量.未来应继续从碳足迹角度探究乙醇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开展作物不同生长期的碳核算研究,帮助建立粮食全生命周期内更细化时间尺度上低碳高产的粮食安全模式,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格局.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不同地形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国家“以粮为纲”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歧视性,以及国家农业补贴政策与生态保护政策的不协调,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在丘陵山区的激励作用不如平原地区,存在相对失灵问题,因而两个地形区的农户对同一农业补贴政策绩效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原则上应该与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政策协调一致,因地制宜,实行更具灵活性的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1 14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样本,基于一步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探究非农参与如何影响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且在研究中还考虑了土地规模对后者的影响。研究的结论发现,非农参与、土地规模均正向影响粮食的技术效率,进一步的讨论表明,从非农参与的异质性角度出发,户主参与非农活动、异地的非农参与和壮年劳动力进行非农参与分别相较于其对照组呈现更低的技术效率水平。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加快推动剩余劳动力投入到非农参与中;在黑龙江地区要继续加强家庭农场、农业经营大户的先锋示范作用,推动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考虑到非农参与的异质性,要结合农户实际推出针对性的方针措施,考虑不同情况进行有序引导,使得农户坚持重视粮食生产,保障我国整体粮食供给安全的红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西部山区为例,对农业补贴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效应的情况展开分析,得出结论是:我国各地地理环境状况和农村区位条件的差异导致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一样。在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效果显著,中西部山区农民增收幅度较小,出现政策失灵。要改变上述局面,需要通过整合各项惠农资金、建立立体补贴框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优化农业补贴结构等措施,提高农业补贴的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微观层面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于推动政策落实及改善农户福祉意义重大。针对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路径以及群体性差异研究不足的现状,该文基于米脂县2018年和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和多元逐步回归,从农户整体和农户群体2个层面定量评估乡村振兴战略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以农户行为为中介探究其影响原因。结果表明:(1)乡村振兴对供给和文化服务均有提高作用,且对各农户群体获取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别和数量产生差异性影响。整体上农户的畜牧业收入和消遣娱乐提升最大,群体上纯农户的畜牧业收入和兼业户的消遣娱乐提升较大。(2)乡村振兴对各农户行为均有影响,且影响的类别与程度在各农户群体间存在差异。整体上农户的参与培训次数受影响最大,群体上纯农户的养殖投入、兼业户和非农户的种植投入受影响最大。(3)农户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分别影响供给和文化服务,且影响各群体获取的生态系统服务的行为不同。整体上农户的果园大棚面积、劳作天数、养殖投入和休闲娱乐频率增加分别是经济作物收入、粮食收入、畜牧业收入和各文化服务提高的主要原因。群体上谷子面积和种植投入增加分别是纯农户粮食收入及兼业户和非农户经济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