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木材加工在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木材加工企业的火灾也逐渐增多,烘烤房是木材干燥过程的必备设施,烘烤房消防安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木材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而木材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将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珂珣  李顺龙 《科技资讯》2005,(22):152-152,150
木材是人类社会最传统的能源,在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社会却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化石性能源枯竭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专家们呼吁重新重视木材能源的利用,认为木材是人类未来的能源。在法国有关木材能源的提法在国家林业政策上已经消失近30年了。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木材能源近年来又重新受到重视,法国也开始重新实施木材能源计划。  相似文献   

3.
从木材阻燃剂、阻燃处理工艺及环境特性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的木材阻燃处理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木材阻燃剂的发展趋势是研制高效膨胀型木材阻燃剂,木材阻燃处理工艺的重点在于增强阻燃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木材阻燃处理的环境特性主要针对生产阻燃木材过程中废弃物处理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合国内需求的木材阻燃技术,为更科学、更高效地利用国内木材资源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在萃取、喷涂、清洗、药物制备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研究、发展和应用。为了总结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木材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在总结影响木材渗透性因素的基础上,概述了超临界CO_2在改善木材渗透性,以及包括在木材染色、脱毒、防腐、干燥和脱水等功能性改良方面的一些应用现状。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在木材干燥、脱毒、染色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该技术将为木材科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木材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张,众多小而分散的乡镇木材加工厂及便捷的交通增加了对木材加工厂木材运输管理的压力和难度.文章以闽侯县为例,认为乡镇木材加工厂木材运输管理形势严峻的原因在于林业执法力量薄弱、木材加工厂经营者"理性经济人"行为特征影响及资源供求关系紧张.据此提出应从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宣传可持续发展观、培育"德性生态人"、强化森林资源的"源头,,管理和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提高乡镇木材加工厂木材运输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林业可持续发展之木材采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阐述了对木材采运技术新的认识,提出了当今木材采运技术所面临的社会、环境问题,讨论了今后木材采运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木材构造、化学组分和水分等因素对木材动态黏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进行了综合评述。从木材构造方面,阐述了树种、应力木,以及木材的心边材、幼龄材与成熟材、纹理方向、早晚材和微纤丝角等对木材动态黏弹性的影响规律;针对木材化学组分,重点归纳了弹性纤维、黏弹性基体以及抽提物对动态黏弹性的影响机制;总结了木材动态黏弹的水分依存性。最后,对木材动态黏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时木材材料强度取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建筑木结构由于木材自身的缺陷以及自然与人为的破坏,都急待修缮加固.木材材料强度的大小是制定修缮加固方案、确定更换构件与否的基础,但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考虑到古建筑木材材料性能退化,分析了古旧木材历经年限对木材强度的影响和横向裂纹对木材抗弯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时木材材料强度的取值方法,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未经阻燃处理的木材是一种可燃、易燃性材料,它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及室内装修用材,如不进行阻燃处理,其使用范围将受到限制,从而严重影响木材工业的发展和生存。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木材的阻燃技术应包括木材阻燃机理研究、适合于木材的阻燃剂研制、木材阻燃处理技术三方面。就木材阻燃处理技术而言,应包括阻燃剂侵注前的木材预处理、浸注阻燃剂、浸注阻燃剂后木材的再干燥这三个工序。如果阻燃剂不能很好地渗透到木材内部,则无论使用什么阻燃剂,均无法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 利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设计,采用汽蒸的方式对马…  相似文献   

10.
迭部林业局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其不论是在维护生态平衡、调节区域气候,还是在发挥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得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就为合理经营森林提出了新课题,要求对森林多种效益的价值做出计量。本研究以迭部林业局为对象,从木材价值、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及供养效益等方面,进行森林多种效益的计量研究,从而为进一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计量研究,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10.15倍。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木材产业园区消防风险发生机制,提高木材产业园区的消防安全性和消防管理水平,基于系统论、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理论等理论,建立包含5个方面、17个因素的木材产业园区消防风险影响指标体系,进而运用集成DEMATEL/ISM法,基于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因素间影响关系矩阵,建立因素解释结构模型,以分析木材产业园区消防风险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明确因素间的逻辑关系.结果表明,木材产业园区消防安全影响因素体系包含8个原因因素,9个结果因素,构建为5级3阶的多级递阶结构,从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本质原因3方面提出具体消防风险管控措施,为木材产业园区的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及消防安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木材真实电阻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前 言 木材电阻值的测量是对木材电学性质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报道很多。A.J. Nanassy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存在一个使木材损耗因子最小的频率fdmin。  相似文献   

13.
杜娟 《当代地方科技》2011,(18):104-104
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木材检验工作的类型,为林业局的木材检验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从复合材的界面力学特性及其动态热机械特性(DMA)两个方面,研究了以聚苯乙烯泡末塑料与木材碎料为原料的木材-聚苯乙烯复合材中木材与聚苯乙烯的复合机理.结果表明,MDI胶粘剂作为极性的木材与非极性的聚苯乙烯之间的相容剂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木材检验工作几个作用,如合理利用木材资源;加强企业经济核算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使我们加深了对木材检验工作的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光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的深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迅速成为实验力学领域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文章介绍了DSCM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在木材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在木材常规力学测试和木材断裂、微观力学以及复合材料力学测试等方面的应用及一些新的成果。最后根据木材材料的特点, 对DSCM在木材科学上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地区存在大量传统竹木民居建筑,极具民族特色及历史文化价值. 然而,木材易燃且易被真菌腐蚀,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使用防火涂料和防腐剂对木材进行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木材的阻燃及防腐性能,但防火防腐双重处理对木材阻燃及抑烟行为的影响仍有待揭示. 本文使用铜/硼复合防腐剂(CBCP)和防火涂料对木材进行两步处理,并研究了防火防腐木材的阻燃及抑烟行为. 结果表明,CBCP 可以通过促进炭化反应发生在木材表面形成物理屏障,从而抑制热量和烟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与单一防火处理的木材相比,防火防腐双重处理的木材具有更好的阻燃、隔热性能以及更少的烟排放量,表明 CBCP 和防火涂料在提高木材火安全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声学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携带、无辐射、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在木材领域内广泛应用。阐述了基于声学的常见6种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冲击应力波法、超声波速法、共振法、声发射、声-超声和层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介绍了这些方法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对木材的物理力学特性的评估、木材内部缺陷的检测。综述了提高检测精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声学的木材无损检测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展望了木材无损检测设备在信号源、信号传输机理、信号分析与处理、便携性与实时性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锦屏县文斗寨某家族所保存的自清代乾隆以来的契字文书,展示了特定区域历史背景条件下家族成长及村落社会生活若干方面的大致情形。从中可以了解到,区域社会以木材的种植与伐运为中心的经济生活中,王朝国家推行的土地制度及相关政策,塑造或改变了地方社会的地权观念以及以地权关系为中心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声学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携带、无辐射、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在木材领域内广泛应用。阐述了基于声学的常见6种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冲击应力波法、超声波速法、共振法、声发射、声-超声和层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介绍了这些方法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对木材的物理力学特性的评估、木材内部缺陷的检测。综述了提高检测精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声学的木材无损检测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展望了木材无损检测设备在信号源、信号传输机理、信号分析与处理、便携性与实时性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