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指国家在一定范围内对因遭受犯罪损害又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使被害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的制度。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被害人而言是一种恢复性的刑事保护制度,从实质上来看是一种社会救济方式,且应以刑事诉讼的存在为前提。我国的国情和国家性质决定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而且该制度的建立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是可行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应主要考虑补偿的方式、补偿对象和条件、补偿基金来源、申请补偿期间及主管机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论证了补偿制度的可行性,提出从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方式、补偿资金来源和补偿程序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过去的刑事诉讼更多的是强调"以被告人为中心",却往往忽视了被害人的权利保障,比如说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缺失.通过对美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立法情况的研究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制度的构建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上世纪中叶被害人学的兴起,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世界上有些国家还确立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以期对被害人权利有更好的保障。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制度的价值及某些国家的规定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经济效用是法律的价值之一,在分配有限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金时也应该考虑其经济效用。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相关的法律制度也未涉及具体的补偿金额。现运用消费者均衡理论来研究如何分配国家有限的补偿资金,使每个被害人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用,提高其满足度,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刑事受害人在我国是否应当以及如何得到国家补偿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我国尚未建立相应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导致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不能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应有的保障与维护。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刑事立法的大势所趋。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有着充分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时机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7.
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我国目前立法中的空白,而在国际层面,该制度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支撑该制度的理论学说有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以及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该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弥补刑事被害人的心灵创伤、防止诱发新的犯罪,并有助于公众对司法的信赖。  相似文献   

8.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两个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必须要明确相关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国家对被害人的补偿是基于道义还是责任?对被害人来说国家补偿是一种福利还是权利?虽然在学理上可以做出具有绝对排他性的回答,但在实践中却很难行得通.最终必然会是道义与责任、福利与权利的折衷.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建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早已成为世界法制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美国、日本、韩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规定得比较完善,而且有各自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0.
遭受犯罪侵害的人,其生命、健康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如得不到救助,其生活将难以保障,心理所受创伤难以抚平。因此,我国应当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针对需要国家救助的刑事被害人,国家应当给予刑事被害人以经济救助和精神抚慰,以使刑事被害人尽快走出被害阴影,同时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李楠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90-92
目前,我国有关刑事被害人补偿的立法尚付阙如。国外许多国家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在构成条件、补偿类型同补偿金额等方面都有详尽的规定。从对国外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规律和特点的分析来看,我国在建构此项制度时,应该在补偿对象上综合考虑身份条件和原因条件,在补偿制度所涉及的犯罪类型方面,更要以暴力犯罪为主。  相似文献   

12.
刑事被害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被害人权益在刑事司法中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透射出刑事诉讼机制本身有不可克服的缺陷,而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而生。本文从恢复正义、人道主义、法经济学、目的刑论多维理论论证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理论可行性;通过分析英美国家、日本、我国台湾地区被害人补偿制度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内的实践探索,相互印证,勾勒出我国具有建立该项制度的现实可能性,为我国尽早构建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理论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实践中刑事被害人常因被告人无赔偿能力而得不到赔偿.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是司法实践的需求,其模式各国不同,也存在理论基础上的分歧及理论障碍.该文从障碍分析入手,对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我国最终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尽管赋予了刑事被害人当事人地位,但由于没有建立起国家补偿制度和诉讼外的社会援助制度,因而,除极少数被害人能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得到部分损害赔偿外,绝大多数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难以得到应有的赔偿。尽快建立起刑事被害补偿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和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立法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但司法实践表明,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不仅承受着实体权利的丧失,程序权利也未得到有效保护。我国应通过保障被害人的司法信息知情权、赋予被害人独立的上诉权、扩大损害赔偿请求权范围、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和被害人救助制度等来完善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主要规定在刑事诉讼法、法律援助条例以及国家赔偿法中。从这些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还存在控告权救济手段弱化、法律援助体系不完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缺失、被害人诉权不完整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揭示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产生于本世纪初并获得了较快发展,最近则被纳入到大司法救助体系之中。展望未来,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升级:救济模式上从困难救助转向被害补偿,理论基础上从社会福利说转向三元整合理论,规范形式上从政策文件和地方性法规转向全国统一的单独立法,立法宗旨上从救贫和维稳转向保护被害人权益和实现正义,立法技术上由粗疏转向细密立法。  相似文献   

18.
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加害人、社会与国家如何救助被害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实施方法的总称。建议构建一个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以确保将刑事被害人的救助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该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既有其理论基础,又有其实践基础。具体内容包括:以加害人救助为主导,以社会救助为补充,以国家救助为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加害人、社会与国家如何救助被害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实施方法的总称。建议构建一个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以确保将刑事被害人的救助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该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既有其理论基础,又有其实践基础。具体内容包括:以加害人救助为主导,以社会救助为补充,以国家救助为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欠,及时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之保障,预防刑事被害人因心理失衡而引发的由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犯罪逆变“,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法律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