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2.
郑永红 《科技信息》2009,(16):17-17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人们是否从事某一项行为都是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下进行的。毒品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是在综合分析该行为的成本收益之后才实施毒品犯罪的。因此,本文主要以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毒品犯罪的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对禁毒对策进行经济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且在整个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犯罪原因错综复杂,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的发生无一例外地具有道德上的原因。所以,对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进行道德原因上的解释是分析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成因及对他们进行改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的道德原因进行基本的归类分析,以此来探讨青少年学生社会道德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取证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法学,在技术上要能够发现、提取、分析计算机证据,打击网络犯罪.在立法、司法程序上要不断完善.确保计算机取证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在博弈框架下对司法部门和环境犯罪行为者之间的惩治--破坏行为机理进行了分析,依据不 同的假设前提,建立了单阶段和多阶段的博弈模型,得出了博弈双方的均衡战略及关键因素对博弈均衡的影 响,并据此提出了惩治和控制环境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有关故意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一些追求自我利益的动机造成了犯罪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良的或病态的人格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还有观点认为是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公平引发了犯罪行为。这些观点可以从犯罪经济学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和依恋理论等理论中得到反映。在对故意犯罪行为的影响中,动机、环境和个体人格三者之间既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又有相互间承前继后的关系。其中病态人格在诱发故意犯罪行为中起主导作用。此外外界利益的诱惑和社会环境缺乏公平公正也会造成正常人格下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罪呈现低龄化趋势,高中生犯罪事件时有报道。该文在对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违规犯罪行为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安全心理学中的工程控制技术、行为控制技术、宏观安全管理技术提出了适应于青少年违规犯罪行为预防控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金融机构账外吸收存款犯罪是我国近年来在金融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行为,发生的案件涉及的案值往往十分巨大,而对该类行为的定性又存在一定的难度。从金融机构账外吸收存款这一行为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该犯罪行为的构成特征,区分了该犯罪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的界定,为正确打击该类犯罪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融机构账外吸收存款犯罪是我国近年来在金融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行为,发生的案件涉及的案值往往十分巨大,而对该类行为的定性又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从金融机构账外吸收存款这一行为的概念入手,逐步揭示其特征,阐述了该犯罪行为的构成特征,区分了该犯罪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的界定,为正确打击该类犯罪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简春林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98-100
在博弈框架下对司法部门和环境犯罪行为者之间的惩治——破坏行为机理进行了分析,依据不同的假设前提,建立了单阶段和多阶段的博弈模型,得出了博弈双方的均衡战略及关键因素对博弈均衡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惩治和控制环境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议犯罪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与法学的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确有必要对传统单一的犯罪心理学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完善,从而更有效地讲授犯罪心理学课程,充分发挥犯罪心理学课程开设的现实意义,以培养适应现实需求的法学学生,最终实现法学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危害性是行为被界定为犯罪的前提,而法定刑是针对犯罪行为而设置的,故而,社会危害性是法定刑设置的前提性依据。犯罪行为侵害犯罪客体,因而犯罪客体能够表现出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程度,进而决定了法定刑的轻重,成为法定刑设置的引领性要素。  相似文献   

13.
乔朝阳 《科技信息》2007,(35):60-60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同时,也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空间和手段。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和工具的各类新型犯罪活动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如何获取与计算机犯罪相关的电子证据,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已成为司法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作为计算机领域和法学领域的一门交叉科学——计算机取证学成为人们研究与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同时,也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空间和手段。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和工具的各类新型犯罪活动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如何获取与计算机犯罪相关的电子证据,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已成为司法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作为计算机领域和法学领域的一门交叉科学——计算机取证学成为人们研究与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法经济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法学理解系统和理论框架,包含着一整套基本假设、基本范畴、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它们构成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知识基础.本文以经典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定理,比较分析行为人的犯罪收益与守法收益,在此基础上对刑法进行法经济学改进,确定更加合理的定罪与量刑,更有效地预防和惩治犯罪.  相似文献   

16.
法律经济学又称经济分析法学,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它不仅首次将法律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加以理论诠释,而且给法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带来深刻启示并展现了广阔的实践前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法律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客观合理性。由于它是把经济分析方法引入法学领域,从而找到法学与经济学相互作用的最佳结合点。特别是将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运用于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分析上,将给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进路,并且或可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对法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确立新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刑事法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犯罪的社会。从刑事法学角度来说,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犯罪率相对较低而公民自由度相对较高的社会。作为控制犯罪手段之一的刑事审判如何完善才能提高犯罪控制能力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限于笔者的研究能力和篇幅,文章仅从犯罪控制的角度出发,从刑事审判观念和刑事审判方式两方面中择取若干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对刑事审判控制犯罪能力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9月9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解释》).这一司法解释满足了当下打击网络犯罪的需要,同时也给网络犯罪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此《解释》也引发了社会对言论自由的探讨.本文是对《解释》条文规定进行的思考,主要涉及网络犯罪的概念、利用网络实施犯罪行为的入罪标准两个大的部分.在前一部分,主要是分析网络犯罪概念广义论和狭义论,并得出《解释》支持狭义论的结论.在后一部分,主要是分析《解释》对入罪标准的界定的意义以及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道铨 《科技资讯》2009,(24):249-250
犯罪行为和地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犯罪现象的空间发生.分布等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区域规律。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犯罪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论,可为结合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因素、行为特征因素等进行进一步分析做准备。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唆犯的性质,以及目前学界讨论激烈的相关问题:是否应该把有关教唆犯罪行为的规定从总则中分离出去,单独设立教唆罪的必要性等等。其次,通过研究传授犯罪方法罪设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进行大胆的设想:让传授犯罪方法罪回归教唆犯罪中,并在分则中单独设立教唆罪。最后,对设立教唆罪后如何规制教唆罪的犯罪构成以及教唆罪的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