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为了在交通影响分析中准确预测道路网络的宏观交通流和局部路口的微观交通流特征,提出利用宏观交通规划分析软件TransCAD与微观交通仿真软件TransModeler组合分析交通影响的方法.首先在TransCAD软件中运用OD反推技术对未来年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将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作为TransModeler微观仿真软件的输入初始数据进行微观仿真分析,以便利用交通仿真技术对局部关键路口微观交通流分析.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有助于城市交通影响评价的微观层面进行定量化分析,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短时交通流的精准高效预测是实施智能交通控制的前提。以济南市交叉口地磁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据进行质量识别和预处理,构建了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短时交叉口流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初始化和训练。使用该预测模型对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进行的短时交叉口流量预测结果显示,除流量突变时刻外,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仅为8.41%,证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交叉口的短时交通流量,可以为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作为仿真工具,以拉萨市布达拉宫区域北京路上两个交叉口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对道路状况、车流、车型和驾驶特性调查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工具进行道路环境模拟,并通过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进行建模并校正模型,形成了这两个交叉口之间的交通状况的微观仿真。通过仿真输出的各种数据,对当前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预测、评估,为交通部门更好的了解布达拉宫核心区的交通现状,合理的进行交通组织、交通管理和道路的规划改造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压力的逐步增加,对交通流实现短时的预测可以大大提高交通控制的工作效率。本文针对交通控制短时交通流预测的问题,以多堆标度法进行短时交通漉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详细阐述了根据此方法进行短时交通流预测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此种预测方法的实现,改变了传统交通流预测方法存在的弊端,提高了智能交通控制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颓洲的功能,减轻了交通控制部门的压力,提高交通控制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交通数据获取成本高,以及单参数输入的LSTM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iFi探针数据的短时交通状态预测方法.首先利用WiFi探针数据构建交通状态指数数据集,然后采用LSTM网络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不同交通参数组合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最后比较不同模型对同一路段的预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交通流量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向量机建模与求解思想的短时交通时序数据平滑处理方法,对短时交通时序参数平滑处理方法的流程进行了设计,并选取均方根误差、模型训练时间等作为评价指标。以西安市南二环快速路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短时交通量实测数据对该平滑处理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数据平滑处理方法可为分析城市短时交通时序参数态势变化规律、提高其参数预测精度等方面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从满足微观交通仿真需求角度分析了仿真数据模型建模的要点,建立了包括基础路网模型、信号控制方案描述模型和交通需求模型在内的微观交通仿真数据模型。信号控制方案描述模型中,信号灯分配通行时权,信号灯组描述交叉口的通行规则。交通需求模型由交通小区和OD矩阵组成,交通小区定义OD矩阵的起终点,OD矩阵定义路网上的出行量。以VISSIM为例,研究该模型与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取数据转换生成VISSIM仿真模型,论证了其用于数据提取和交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交通仿真模型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类,中观交通仿真模型是一种能够兼顾宏观与微观模型优点的交通流动态仿真模型。国内对宏观、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已有很多研究,但是对于中观交通仿真模型的研究还很少。根据中观交通仿真模型DynaCHINA的基本原理及功能特点,将其应用于智能交通中,并结合实例加以分析。针对实际路网的测试表明,该模型可有效缩短车辆在路网中的平均旅行延误,并可推广应用于更复杂的区域路网。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量迅猛增长,城市快速路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拥挤,匝道作为快速路的瓶颈,分析其交通特性,对解决因匝道引起的快速路拥挤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实测数据为依据,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城市快速路匝道、辅路交织区交通特性,为匝道管理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世博会历时180天,预测共计7000万人次的流量,这为上海市交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在世博专线车顺利通行的条件下保证车流最大通行能力和最小车流延误,是采取交通措施的最大难题。针对世博园区周边的交通环境,提出世博专用道、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方案及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建立了城市微观交通仿真评估软件(CTS-E)中的交叉口相关模型。通过该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评估通行能力指标,用实例来说明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实时准确地预报地下工程引起的地面沉降对指导施工意义重要.利用动态灰色模型(MGM),可以根据适时更新的观测值建立实时的预报模型,从而提高预报精度.通过工程实例,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沉降预报.  相似文献   

12.
对"北斗二号"导航卫星(GEO-2)发射日的短时气象保障进行了阐述,并对当日复杂的雷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象信息的综合分析与应用、高风险天气的有力应急机制是搞好复杂天气短时气象保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利用NCEP/NCAR逐日850 hPa再分析风场资料和长江下游地区25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Butterworth二阶20~30 d滤波,通过变系数时滞回归和关键区自动筛选方法,构建了长江下游地区汛期(5~8月)的延伸期低频降水实时预报模型方案,对1979、2013年的汛期降水分别做了回报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变量时滞回归方程(MLR)的实时预报方案,能客观地反映影响长江下游夏季强降水的欧亚环流季节内振荡(ISO)传播特性的时间变化,为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延伸期预报提供主要信号。提出的实时预测方案中,关键区的选择随建模样本而变化,体现了ISO变化的多样性和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预测模型能及时适应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和外部强迫引起的时滞相关结构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延伸期预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地下工程引起的地面沉降作实时准确的预报对指导施工有重要意义,利用动态灰色模型(MGM),可以根据适时更新的观测值建立实时的预报模型,从而使预报精度提高。文章通过工程实例,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沉降预报,这对地下工程及岩土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岩体结构面精细化空间模型及块体失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将确定性结构面与随机结构面相结合来模拟岩体结构面的方法.确定性结构面依据工程地质勘测等资料通过多源数据耦合获得;而随机结构面则根据采用数字摄像测量技术现场测量的数据,运用三维网络模拟技术生成.同时引入结构面动态校核机制,利用掘进开挖过程中不断测量得到的数据对模拟的结构面进行动态校核及实时调整,从而建立比较精细的结构面空间模型.基于上述结构面模型,采用作者自行研发的GeoSMA-3D系统可以搜索出失稳块体,这对工程岩体稳定性预报和动态设计施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洪水预报误差分布的极大熵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根据实际洪水预报误差出现在有限区域的特点,应用极大熵原理,建立了洪水总量预报误差分布的极大熵模型;通过几个不同流域的计算,得出随着降雨量的增大,产流预报误差趋于一个稳定值的结论. 同时将该模型计算的分布与正态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极大熵法求得的误差概率分布能更好地描述洪水总量预报误差的分布特性,可以根据实际降雨量的大小确定不同的最大不确定性的误差分布,为分析不同量级洪水预报的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山区中小流域实时洪水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洪水学习的KNN实时校正方法(KNN-H法),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地区2个山区中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将其与传统KNN法和AR法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KNN法和KNN-H法的校正精度总体高于AR法;KNN法和AR法不能有效降低预报结果的峰现时间误差,而KNN-H法校正结果峰现时间误差比校正前有明显降低;KNN-H法通过对历史洪水预报误差的学习,可有效解决KNN法在实时校正中因为预热期资料不足导致的校正精度不高问题;当预报洪水过程处于涨洪或退水阶段时,KNN-H法能够快速定位到历史洪水的相同阶段,分析历史预报误差后迅速对当前预报值做出校正;总体上KNN-H法校正精度高于传统KNN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粗集理论的煤矿瓦斯预测专家系统知识获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瓦斯数据与瓦斯突出强度之间关系的预测样本集;然后运用粗糙集的连续属性离散化、属性约简以及规则提取算法,从大量的预测样本集中自动获取预测知识,并将预测知识存储于专家系统知识库中;最后基于推理机,实现煤矿瓦斯突出的实时预测.实例分析表明,粗糙集方法在煤矿瓦斯突出预测专家系统知识获取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20.
江西省修河流域洪水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金泉  郑萍  刘翌  古和今 《江西科学》2004,22(4):272-277
本系统根据修水流域洪水预报的要求和流域水系、测报站网、水文和气象资料等情况。进行了洪水预报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包括雨量站网分析、流域单元划分、模型率定、模型检验以及各种软件的开发和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