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二级扩链技术,合成了同时具备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大分子链结构的水性聚酯分散液,以红外光谱技术,就预聚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反应程度的影响进行了表征,认为当初始合成温度为70℃时,以丁酮为稀释剂、DMPA为离子型亲水单体、乙二醇为一级扩链剂、三乙胺中和剂,三乙烯四胺为二级扩链剂,控制nNCO/nOH=1.3,预聚反应5h,扩链反应2-4h,可获得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散液,采用XRD、DSC等技术,研究了亲水链段PEG分子量对水性聚氨酯浇铸膜结晶性的影响,证实了所合成的水性PU结晶形态属于单斜晶系,且软链段结晶致密度程度随PEG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共聚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偶氮二戊腈盐酸盐 (AAB·HCl) -NaHSO3引发剂 ,进行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丙烯酰胺 (AM)水溶液共聚合反应 .研究了单体浓度、温度、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以及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测得了 30℃下单体DM -AM的竞聚率r1 =6.80 0 ,r2 =0 .1 74,(M1 =AM ,M2 =DM)并计算了聚合物的链段分布  相似文献   

3.
丙交酯(L-LA)与PEG600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锌为催化剂,使丙交酯开环与PEG600共聚,得到三嵌段的HO-PLLA-PEG-PLLA-OH预聚物,产物的数均相对分子量为2127。以TDI-80为扩链剂对其进行扩链,得到多嵌段共聚物。采用NMR、IR、GPC等对产物的结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 X 光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LM)、小角激光光散射(SALS)等方法,对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G—PET)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和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DSC 扫描过程中,PEG—PET 经历了多重熔融与结构再组合的过程.当PET 链段结晶时,PEG 链段被挤出 PET 折叠链的表面,并不生成共晶.在 PET 的折叠链的弯折处,由于 PEG 链段的内增塑作用.使折叠链内应力降低.堆砌紧密,得到了 PET 在同等条件下所不能得到的完整的晶面衍射.嵌段共聚物在200℃淬火2h,PEG 链段无法挤出球晶的表面,从而形成了混品.且球晶的光轴方向发生偏转.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当前水性环氧乳液的环氧基团含量和固含量低导致的涂料和涂膜性能差的缺点,本文从分子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首先以聚乙二醇400(PEG400)为软段,制备了非离子型水性环氧(WEP)乳液;然后以侧基亲水扩链剂(Ymer N120)对其进行改性,合成了改性非离子型水性环氧(YWEP)乳液,研究了Ymer N120的用量对YWEP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EP乳液的环氧基团含量(以环氧值表示)最高可达0.36,引入侧基亲水基团后YWEP乳液可在保持较高环氧值的条件下进一步将固含量由30%提高至52%,提高了73.3%.固化后涂膜的拉伸强度由57.3 MPa增大至64.8 MPa.腐蚀电流密度由7.97×10-8 mA·cm-2减小至9.99×10-9 mA·cm-2.综上所述,亲水基团由主链转移至侧基后可有效提高水性环氧乳液、涂料和涂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相变调温PET-PEG嵌段共聚物的性能和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酯交换法合成了一系列的PFT-PE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经DSC测试证明它们具有不同的常温相变温区,且常温相变来自于嵌段共聚物中的PEG链段。用FTIR,^1H—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其是以PET硬链段封端的多嵌段共聚物,PEG软链段保有一定长度,PEG软链段含量受所投原料比例影响。通过改变加入的PEG相对分子质量和PEG/DMT投料比可控制PET-PEG嵌段共聚物相转变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分子主链由共轭链段-1,4-二苯乙烯苯基(DSB)与非共轭链段-三缩二乙二醇(TEO)组成的交替型共聚物(TEO-OSB),用多种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TEO-DSB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可以采用旋涂的方法制备成均匀,透明的高质量的薄膜,TEO-DSB具有优异的耐热稳定性,在氮气中的最低分解温度高达420℃,这种交替共聚物可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制作。  相似文献   

8.
水性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内酯二醇(PCL)、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合成水性内交联型形状记忆聚氨酯(WSPU),研究不同分子量的PCL以及亲水扩链剂的存在下,对其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FT-IR、1H-NMR、DSC、形状记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软硬段质量分数为定值时,PCL分子量的增加使得软段结晶程度增加;当PCL分子量在5 000时,乳液性能稳定,它的形状记忆恢复率已达到95%;但随着软段分子量的增大,导致聚氨酯粒径也随之增大,乳液的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从PEG10000出发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相同、支化度不同和支化度相同、分子量不同的PCL-PEG-PCL树枝化三嵌段共聚物,采用DSC测定了共聚物的熔点及结晶温度,结果表明:在相同分子量下,随支化度的提高,熔点和结晶温度都向低温方向移动;在相同支化度下两者都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向高温方向移动;采用XRD观察了共聚物中不同组分的结晶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分子量下,支化度(G)对PEG段的结晶有非常大的影响,当G≥3时PEG段的结晶就完全被抑制了,在相同支化度(G=2)下,PCL段的聚合度对PEG段的结晶抑制作用也非常明显,当聚合度≥22时,PEG段的结晶就完全被抑制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一种实验室高分子量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合成的新方法,探讨熔融聚合工艺参数和扩链剂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以90mL乳酸和10g羟基乙酸为原料,顺丁烯二酸酐为扩链剂,探讨温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及扩链剂用量对共聚物特性黏度的影响.当熔融温度为180℃,压力为400pa,复合催化剂用量为0.4g,扩链剂用量为2g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特性黏度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研究报告之一。它系统介绍了新型织物亲水整理剂的功能、特点及其应用性能和技术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太阳风暴是一种常见的空间灾害天气现象,对人类的航天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面对可能发生的2012超强太阳风暴,基于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关键设备工作机理、系统技术体制,本文对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可能遭受的影响作了全面分析.太阳风暴发生期间,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设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服务性能可能遭受灾难性影响,必须提前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3.
介绍PLC段码指令的两个应用实例。用PLC的梯形图程序控制7段码显示器作十进制数的显示,段码指令的应用使逻辑简单,编程方便。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系列脂肪族水性聚氨酯,考察了软段种类和硬段异氰酸酯结构对产物力学性能、耐介质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紫外辐照纳米尺度TiO2薄膜亲水性转变的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喇曼散射光谱、扫描隧道显微学(STM)和接触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纳米尺度TiO2薄膜经365nm波长紫外辐照后的疏水-亲水转变机理。实验中观察到氧空位和OH基团的喇曼峰。用STM进行薄膜结构分析,观察到TiO2表面金红石相到锐钛矿相的结构转变。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尺度TiO2薄膜的光致亲水性强烈地依赖于其独特的表面微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研究了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的关键参数。基于机动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提出了交叉口展宽段及展宽渐变段的长度计算模型。选取菏泽市长城路与牡丹路交叉口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借鉴价值,为畸形交叉口渠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对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程度直接影响着弹性体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等 ,Krause理论对—(A-B)— n 型聚合物较为适用。文章综述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的理论、影响因素以及与主要性能的关系 ,介绍了微相分离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几个实例对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是否可导、如何求分段点处的导数进行了分类讨论,从中总结了几个结论.  相似文献   

19.
刘新宝 《天津科技》2015,(1):33-35,38
由于海洋钻井的复杂环境和作业条件,要求海洋钻井井架结构具有强度高、稳定性高、底部开档大及良好的司钻视野等特点,大多选用塔型整体结构井架。因资源、环境条件、工期及施工费用等因素,塔型井架在钻井平台上的安装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针对可能的塔型井架安装方案,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井架分段吊装的方式,并成功应用于海洋石油281平台,为后续钻井平台塔型井架安装提供了作业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合成聚丙交酯,先用BOC氨基酸的羧基(BOC为叔丁基氧羰基)与聚丙交酯末端的羟基进行酯化反应,然后用甲酸除掉BOC基团.最后用葡萄糖内酯与氨基反应,在聚丙交酯的末端引入了亲水性的葡萄糖基团,最终实现了对聚丙交酯的亲水性修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