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依托哈大高速铁路新营口车站路基处理工程,开展了刚柔长短组合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填土中"土拱效应"的强弱取决于桩体与桩间土体两者差异刚度的大小;褥垫层基础的刚度是桩体与土体差异沉降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类复合地基中CFG桩桩顶压力平均值是桩间土压力平均值的196倍,且MIP桩有效提高了浅层土体的地基承载力;采取"刚柔长短组合桩网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深厚软土路基能满足高速铁路运营期间的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结合杭甬高速铁路上虞北站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加固工程,开展典型路基断面桩筏复合结构长期工作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测试获得筏板变形、地基沉降、桩顶反力、筏板钢筋应力及筏板下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筏复合结构可以满足深厚软基高铁无砟轨道工后沉降控制要求;筏板沉降沿路基横向呈现中心大、边缘小的分布形式,桩顶反力则沿筏板横向呈边缘大、中间小的马鞍形分布;铺轨6月后,筏板的累计工后沉降仅为0.48 mm,边缘处桩顶反力约为平均桩顶荷载的1.41倍、中心处桩顶反力约为平均桩顶荷载的0.75倍;筏板与其下的地基之间存在接触压力,且沿筏板横向呈抛物线型分布,大约承担30%上部荷载。  相似文献   

3.
深厚软基筑坝可行性——离心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离心模拟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深厚软基采用碎石振冲置换后筑坝的变形性状,并通过不同置换量对比,得出较为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CFG桩在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FG桩的施工方法,分析了CFG桩的成桩质量,同时进行了CFG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CFG桩桩身连续,强度高,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质量良好,保证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处理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土地基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王锡志 《工程与建设》2013,(3):394-395,398
软土路基对公路的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文章通过对施工后的水泥搅拌桩进行竖向单桩静载试验结果进行总结,为在以后水泥搅拌桩施工控制质量控制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深厚软土路基压缩性大和工后沉降控制难的问题,以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为依托,提出了先预压后换填泡沫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典型断面卸载前表层累计沉降和换填泡沫混凝土后关键节点沉降进行监测,对该处理方式的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典型断面在卸载前表层沉降约为2m,表明深厚软土预压期沉降量大;建议下一级加载前沉降速率小于5mm/d,为了保证软土沉降;在运营半年后典型断面最大沉降为4mm,预测运营15a后累计沉降为62mm,低于设计标准值。说明采用先预压后换填泡沫混凝土的方法能有效的处理深厚软土路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水泥土搅拌桩是就地将软土和水泥搅抖在一起的一种加固地基方法,近年来在许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和分析了高速铁路路基改良填料现场试验工点施工检测情况,主要包括几种改良土填料的击实试验、小型承载板试验、无侧限强度试验及静三轴试验,并给出了部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包裹式加筋路堤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分析.试验分别对2种格栅类型、3种不同加筋间距等工况下的土压力、格栅应变、路堤沉降进行了跟踪观测,研究了加筋层数及加筋类型对路堤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包裹式柔性支挡结构土压力受加筋形式及加筋率的影响,双向格栅在降低土压力方面作用更为显著,水平土压力在加筋路堤坡面处接近静止土压力,而加筋体后部则较接近朗肯主动土压力,其分布同时还受到加筋形式和加筋率的影响.应变沿格栅分布并不均匀且各层的分布规律也不尽相同;应变随时间持续会增大,且早期增长快.包裹式加筋对于早期沉降及冻胀的限制作用并不明显.试验显示了加筋路堤的真实工作状态,结果可为土工格栅加筋结构的后续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丘陵地带深厚填土地区高速公路钻孔灌注桩实例,根据现场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数据,采用临界判据法和PSD判据法判定深厚填土区钻孔灌注桩身缺陷类型,并分析了出现缺陷问题的原因。根据深厚填土区地质特性,提出如何综合运用冲击与旋挖2种方式协调成孔,并调整泥浆护壁方案保证桩孔质量,以避免钻孔灌注桩各类桩身质量问题的出现。对采用新施工方案完成的钻孔灌注桩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显示,桩身质量改善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沿海填土地区通常存在软土地基,其中软土层较厚,土壤欠固结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了诸如承载力不足、固结周期长、沉降量大等问题。为改善欠固结软土地基的低承载能力问题,依托珠海南湾大道悬浮桩地基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计算软件建立复合地基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短期监测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深厚欠固结软土悬浮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孔隙水压力消散特征以及土体有效应力增长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基本吻合,数值模型能够准确反映饱和软土复合地基的固结和沉降特征,为深厚欠固结软土地基的道路施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深厚填土区微型钢管桩承载特性及加固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测定微型钢管桩的应力-应变关系、各级荷载下的桩身轴力及桩顶位移,分析组合截面的弹性模量、钢管与水泥净浆分担的荷载比以及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的传递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管的套箍效应对组合截面弹性模量影响较小,实测值仅为不考虑套箍效应计算值的1.2倍...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港口区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结合实际工程中高桩码头中超长桩的尺寸,桩身材料属性,在不考虑软土地区群桩效应及水平荷载作用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简化建立了高桩码头竖向单桩二维桩—土结构体系受力模型。得出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土位移及应力图,了解桩侧土、桩端土层应力分布。分析曲线与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曲线,了解在位于港口软土地区中高桩码头超长桩在较高荷载下的桩土变形性状。同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建议在超长桩入土一定深度加强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广西钦州港大型炼油项目装置区桩基试验工程,开展砂岩厚填土区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及桩身内力试验研究,通过对2根冲孔灌注桩的孔径曲线、Q-s曲线及桩身内力分布曲线的研究,探讨了桩径变化对于砂岩厚填土区嵌砂岩短桩的承载力性状及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砂岩厚填土区后压浆嵌岩桩,其变形特征为缓变型,其极限承载力的确定以位移控制,桩身轴力与桩径的变化密切相关,孔径随深度呈逐渐增大的"正八字形"的孔径变化不利于桩侧摩阻力的发挥,而"倒八字形"的孔径变化则有利于桩身荷载向桩周土中传递,60%以上的桩顶荷载由桩侧摩阻力承担,最后对2根试桩的桩侧摩阻力发挥程度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研究对类似地区桩基设计与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深厚软土地区长钻孔灌注桩后注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深厚软土地区长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试验结果进行研究,获得各级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随桩身深度的变化规律、桩项荷载一位移一时间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注浆量不超过3t且注浆压力为1~3 MPa时,桩侧摩阻力占总荷载的93%左右,桩端轴力只占桩项荷载的5%左右;当桩顶荷载为4.6 MN时,桩侧注浆可减小桩项位移23%左右,桩端注浆可减小桩项位移32%左右;桩侧和桩端后注浆技术是减小桩基工后沉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钦州港临海园区和防城港企沙工业园区填海场地海积软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制模拟装置(一种土的浸泡荷载联动装置)模拟了海积软土赋存环境要素:填海层附加荷载应力和孔隙水化学组分离子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并成功地获得了人工土样。对人工土样的渗透特性及其孔隙比进行了测试研究,分析了填海层附加荷载应力和孔隙水化学组分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对人工软土样的渗透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工土样的e-lgk曲线近似呈直线关系;人工土样的孔隙比e和渗透系数k,随填海层附加荷载应力和孔隙水化学组分离子浓度变化而变化;填海层附加荷载应力与孔隙水化学组分两要素对人工土样的孔隙比e和渗透系数k的影响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耦合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某海上风电场开展的单桩水平受荷特性现场试验,研究了深厚软黏土中2.4. m 大直径钢管桩荷载-位移响应、桩身挠度及桩身弯矩规律;探讨了m法、 API 规范法和双曲线型p-y曲线在软黏土地基中的适用性,并建立数值模型对不同直径单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贡献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API 规范法与双曲线型p-y曲线在浅层土中p-y曲线初始刚度与桩周土抗力偏大,双曲线型p-y曲线在一定深度下能够较好地预测土反力随位移的变化关系,m法与双曲线型p-y曲线计算得出的水平位移较实测值偏小,结果偏向不安全, API 规范法计算结果相比实测值较大,计算结果较为保守;随着桩径增大,单桩基础的侧摩阻力和基底抗力对水平承载力贡献也会随之增大,双曲线型p-y曲线会严重低估单桩的水平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土体孔隙结构是其重要物理力学指标,对研究土体变形、破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SEM、CT技术)及数值模拟(ArcGIS)对滨海软土的孔隙结构、孔径大小及分布进行研究,就土体在分级荷载下的二、三维孔隙结构进行探讨。将基于CT试验的ArcGIS三维孔隙率、PCAS统计的SEM二维孔隙率、利用SEM二维图像计算的三维孔隙率、压汞试验实测孔隙率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测定孔隙率的精确度。同时对SEM图像进行测量和分析,统计不同孔径的孔隙数量随荷载的变化规律,从而分析软土的固结机理和微宏观力学性质。研究表明:随竖向荷载增大,土体大孔隙逐渐被压缩,孔隙平均直径逐渐减小,总孔隙体积减小,结构单元之间变得紧密,表观孔隙率减小。土体的轴向、径向和体积的收缩变形是由于孔隙的压缩以及颗粒的变形引起的,同时孔隙的分形维数受孔隙的压缩和颗粒的影响较大,周长-面积法求取孔隙的分形维数受阈值选取影响,但体积-面积法不受阈值选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振冲碎石桩设计方法、施工工艺以及工程质量控制等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振冲碎石桩在京珠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固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