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癌的本质     
本文精辟地总结了癌症发生机理的当前认识,并乐观地作出结论:有充分的依据推测癌细胞是有可能回复到正常状态的。如何寻找实现这个目的的物质,也有了一些线索。癌症中心问题是:与正常细胞大不相同的肿瘤细胞的特征究竟是什么?在生物学家看来,细胞不过是它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产物。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从遗传工程到单克隆抗体,终于使我们有可能对这些基因开始进行探索。正是这些学科以及和它们密切关联的病毒学,开辟了探讨癌的本质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庆承瑞 《科学通报》1981,26(12):715-715
我们在前文中,指出中微子有可能占宇宙质量的99%,而重子仅占1%。这些中微子将使宇宙封闭。显然,如何在宇宙中探测出这些可能大量存在的背景中微子,将是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代科学发展以来,火星一直是天文等中最具亮点的星球。从火星在太阳系的地理位置来说,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虽然只有地球的1/2,但是它表面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的表面面积,它的自转一周仅比地球多半个多小时,季节也有春夏秋冬之分。火星独特的空间位置、气候和地质状况决定了它有可能成为科学研究基地和将来人类移民的彼岸。不仅如此,无论是以前的望远镜或光谱研究还是现在的探测卫星研究中,或多或少地都支持这样一个观点:火星  相似文献   

4.
走进黑暗世界:探访绥阳双河溶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测双河溶洞,始于1988年双河溶洞位于贵州省绥阳县温泉镇境内,目前已实际探测长度达161.788千米,为中国第一长洞。双河溶洞发育于寒武系娄山关组白云岩中,是世界上发育于白云岩中最长的洞穴。对双河溶洞的第一次考察要追溯到1988年,此次考察对该区域的几个主要洞穴进行了探测,实测长度达25千米。虽然此次考察并没有将这些洞穴相互连接,但从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上分析,这应该是一个超长的洞穴系统。为此,在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5.
美国宇航局官员近日表示,该局的“勇气号”火星车患上了“健忘症”,不能把探测到的数据储存到闪存里。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不听话的火星车也未提供任何线索。  相似文献   

6.
从X射线天文学问世至今不到二十年的光景,它已成为实测天文学的一门重要分支。能够把这个领域内发现的速度和过去半个世纪内射电天文学的巨大洪流相比拟。第一探测时期,是从1962到1970年利用火箭飞行以及从1970到1978年利用不太完善的卫星仪器作巡天探测的时期。即使用这些不大灵敏的仪器,仍就有很大一部分惊人丰硕的成果,这是由于发现非常亮的银河系内的和河外星系的X射线源,原  相似文献   

7.
火星探测是当前太阳系探测和行星科学的焦点.经过近60年的发展,火星成为除地球外,探测和研究程度最高的太阳系行星体,派生出火星空间环境、火星大气、火星表层/次表层物质组成、形貌构造、撞击历史、冰川和冰冻层、气候变化、火星内部结构等多个研究领域.火星陨石研究和实验室模拟研究(实验模拟、数值模拟等)也得以快速发展.火星的重大科学发现包含早期和现代的水活动证据、地质环境多样性、现代地质过程监测、甲烷和有机物的发现、大气组成和演化、当前和近期气候变化、重力场和表面辐射环境等.重大科学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科学目标规划的指引,也影响着未来科学目标的制订.通过梳理美国火星探测项目分析组(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Analysis Group, MEPAG)近20年火星探测科学目标(生命、气候、地质、载人)的演变,展现出国际火星探测思路及未来探测重点.未来10年的火星探测将进一步认知火星内部结构、开启火星生命探测的新阶段和开展火星和火星卫星样品返回.中国开展的火星探测任务也将为国际火星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当前火星仍有诸多重大科学问题未有解答,这些问题与太阳系的重大科学问题紧密融合,突显出火星探测在太阳系形成演化以及太阳系行星宜居性的形成演化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地质绝对年龄研究与地质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璞 《科学通报》1962,7(10):16-16
一地质科学中的时间因素与地质绝对年龄测定的重要性地质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于揭露组成地壳的物质在地质发展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大量的资料说明了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这些物质在地壳中的分布都是不均一的,存在状态也不一致。这些特点标志着地质发展的阶段性。精确测定地质发展阶段的  相似文献   

9.
控制思想     
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讲的是某些人表面看上去善良朴实,而实际上他(她)大脑里却在想一些算计别人甚至坑害别人的坏主意。那么有没有可能不经过那么多的间接了解,而是用特殊的仪器直接去探测人的思想呢?或者进一步,有没有可能在解读大脑的基础上按照一个好的设计来改变和控制人的思想呢?这些听起来如此玄妙,简直就像在幻想。但是,目前确实有一些科学家正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解读记忆 在美国依阿华州,因判谋杀罪已经服刑22年的特瑞最近有可能被无罪释放。特瑞当初就不承认杀了人,但却…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表示:"引力波提供了一种人们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人类)探测到引力波的这种能力,很有可能引发天文学革命。"由此可见,引力波探测对于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引力波的研究可以加深物理学家对广义相对论的理解。广义相对论在对一些强引力天体系统的精确描述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些强引力系统中,牛顿力学不再适用,我们只能使用广义相对论来研究它们。通过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行将结束.专家们现在有可能对本世纪地球气候的变化作出评估,根据1935年和1957年的国际协定,要作出这样的评估必须跟踪探测不短于30年的气候变化。本世纪初,发生了全球性变暖,正如我们看到的,  相似文献   

12.
探索火星环境和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星最有可能孕育出地外生命,是人类未来实现太空移民的首选星球。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是寻找火星生 命的关键线索;同时,水又是影响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的主要因素,是联系火星内部活动与表生环境演化的纽带。大量的火 星探测结果揭示了火星古环境的演化历史,从约35亿年前曾存在河流湖泊演变为现代寒冷干燥的地表。火星陨石是目前唯 一获得的火星岩石样品,既携带了火星岩浆活动的信息,又通过与水相互作用,记录了火星的环境演化。其中,中国的南极 火星陨石提供了1.9亿年前火星存在地下水活动的证据,而另一个新降落的火星陨石保存了可能与生命活动相关的有机质。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西部埋藏古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蕴珊 《科学通报》1986,31(24):1887-1887
晚第四纪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过了沧桑变化,沉溺的古河道在我国海底的不少地区均有发现。由于海底沉积作用的不均衡性,埋藏较浅的沉溺河谷从地形特征上依稀可辨,埋藏较深的,在海底表面则渺无踪迹,只有借助于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测量仪器,才能发现其线索。1983—198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合作,在南黄海进行沉积动力学的调查,使用了地质脉冲仪、傍侧声纳及3.5 KC剖面仪系统,进行了海底地貌及浅地层测量等,测线总长度约2000 km。  相似文献   

14.
深空探测的驱动力源于人类探索未知的天性,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月球探测高潮以来,人类的深空探测任务已经实现了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等主要天体的探测,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发现,同时也发现了更多未解之谜.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深空探测迎来了又一次高潮,参与探测的国家和探测任务的数量都有了巨大提升,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探测的成功率.从太阳系形成到生命出现并演化到智慧生物,太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地球和其他行星环境经历了剧烈变化.要证实和重建这个过程还有大量科学问题有待回答,需要依赖更多精密计划的深空探测任务去寻找线索.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行星宜居性、地外生命探索等是当前深空探测的核心科学内容.前太阳系物质组成、太阳系的初始状态、行星系统的形成过程是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类地行星沿不同路径演化的原因是行星宜居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地外生命探测是深空探测的核心内容之一,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地外生命信号识别、地球极端环境类比等是主要的研究内容.针对已经计划和正在论证的深空探测任务,系统梳理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现状和研究手段,能够为深空探测任务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孕育...  相似文献   

15.
欧阳自远 《科学》2007,59(2):1-6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要脱贫致富,西部要大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要崛起,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在地球上的事情都做不完,为什么还要去探测月球?探测月球究竟有什么意义?中国该如何去探测月球?这些问题都需要作出严肃而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由于火星上的地表十分崎岖不平,在上面运行的火星车行动十分缓慢,偶尔还会出现“交通事故”,比如翻车、陷入坑洞等。为了克服火星车的这些缺陷,美国研究人员开始研制一种最理想的外星交通工具——气球,可操控的气球不但行动很快,还可用来运载探测仪器,让仪器既能接近地表,又不会被撞坏。气球结合了火星车和飞行器的优势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运行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但是它们行动缓慢,各自只探测了方圆几千米的区域。如此小面积的探索往往不能及时追查到有价值的线索。但是,如果有一台时速10千米的火星…  相似文献   

17.
在南极冰川下被封存了将近200万年之久的一个生态系统中,科学家们发现了生命。他们指出,这些微生物通过硫和铁来吸收能量,在黑暗和无氧的水域中生存下来。这些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新的认识。使他们了解到生命是如何度过“冰雪地球”时期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线索,即表明在其他不可生存的环境中。如在火星以及被冰覆盖的木星卫星——木卫二上,有可能存在生命。  相似文献   

18.
脑磁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精巧灵敏的超导仪器,神经科学家正在探测大脑的磁场,它比地球磁场弱10亿倍。这一研究将为医师带来关于癫痫和其它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面的线索,甚至可以揭示人类思维的神秘过程。  相似文献   

19.
科学信息     
·American Scientist《美国科学家》Vol.74,No.1,1986年 1.一项获得1984年诺贝尔奖(物理学)的研究发现自60年代来的理论表明,W粒子和Z粒子是目前加速器与检测手段所难以观察的。 2.日节律生物钟的难以捉摸的机理对生物钟化学基础的质疑,已开始逐步揭示出其中隐藏的线索。 3.下沉的城市人类的活动与地质方面有关过程的互相综合,危及了世界上许多大城市,这些城市正在缓缓下陷。 4.精神病患者的艺术才能由精神病病人所创造的一些艺术作品在心理学基础上反映了其它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20.
计划在2005年进行的一次太空探测,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一次毁灭天体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