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裴飞跃 《科技信息》2008,(4):284-284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任何学科教育的目标中均有德育任务,并包含着德育因素。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的重要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德育的重要形式。本文从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诸方面就德育因素进行了探讨,为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的紧密结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柳思 《奇闻怪事》2009,(10):45-45
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他精辟的语言中不难发现,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有其渗透性的“育人”功能。那么音乐教学德育渗透怎样“渗”而“透”至学生的心灵?“渗”的着力点在哪里?效果如何?这将是本文将要解决的,并会继续成为这门综合性艺术生命永驻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型教育体制,而音乐则是“美”的代表,高中阶段的音乐虽不是考试科目,但在学校进行德育教育还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中音乐的德育教育做出了几点阐释。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于情感体验是这样要求的:“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从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德育总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把德育看作是一种“主体——客体”对象化的活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缺陷越来越要求对德育的认识必须有所超越。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来关照德育,德育就是师生主体与主体之间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它对克服传统德育的弊端和回归德育“育人”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强调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摆正间乐与德育智能的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乐教中的德育教育应采取多样的方式来体现。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真理转化为有血有肉的具体行为和行动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教育和善良情感的形成,而以情感育人是音乐学科育人的一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学阶段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阶段,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该文基于笔者教学实践,分析了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及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分别从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组织、课堂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师本人的修养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还有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教育内容,从多种角度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此文总结实际教学经验,阐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取得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实例说明音乐教学必须遵循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音乐美的旋律之中。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每个学生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文章根据音乐学科自身特点,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文章主要阐述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文章主要阐述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何海静 《科技信息》2010,(21):I0192-I0192,I0146
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中国音乐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当前音乐教育的突出任务。可以通过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质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学校向社会提供的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那么,学校中德育的作用、目标、实施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应在理论上,实践上予以认真的研讨和解决,使我们的学校真正成为抵御资产阶级和其它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一、提高对当前加强德育位育的认识最近…  相似文献   

18.
环境改造人与人改造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德育环境制约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环境育人的特点适合新时期德育的需要。要优化德育环境,探索高校德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三大部分论述了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以意志力和责任心为主线,论述了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德育环节,通过实践教学来进行德育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佩兰 《科技信息》2009,(7):188-188
大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年学生道德智慧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开发学生的智能,提升思维潜力,促进青年学生真、善、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