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在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前入学的山西大同大学2006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与在2006年"阳光体育"实施前期数据进行对比,并与《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对山西大同大学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掌握在"阳光体育"实施的大环境下目前大同大学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了解学生的自觉锻炼情况以及对健康认识的程度,分析影响其体质健康水平现状的因素,以便制定出更适合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淮北卫生学校女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大部分女生都能达到标准要求,身体形态比2000年全国平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非常明显,这与学生缺乏锻炼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中专学生的体质状况,对内蒙古建材工业学校的96级女生进行了为期3年的体质跟踪研究,研究表明:我校学生入学时的体质状况和全国中专生相比处于中下水平,经过3年的体育教育,1998年女生体质虽有提高但仍处在中等水平,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由于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另一方面可能与体育课的设置有关.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能为相关的部门制定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华东交通大学2004级、2005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参照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不同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法学专业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要优于其他专业学生,理学、管理学男生和法学、文学女生呼吸机能较好,法学专业学生心血管机能较差。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法学、工学男生和管理学、经济学女生握力水平较弱,理学男生立定跳远水平较高,理学女生立定跳远水平较低。建议通过体育教学的干预,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适应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所需求的科学健身指导和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归因分析和分层调查等综合方法,对学生体质健康弱势群体与健康促进中的薄弱环节、体质健康弱势群体的定义及其界定标准,以及学生体质健康弱势群体科学健身指导策略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健康促进"和"阳光体育"的推动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但有关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与健康促进的认识与理解相对滞后,有关学生科学健身和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相对脱节.通过体能素质"课课练"与体质健康促进等多种锻炼内容和干预手段,促进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以主动适应体育教学诊断与改革之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实施完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工作,通过对反映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三个方面进行测试并与《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邵阳学院学生体质测试总平均成绩为81分,及格率为98.33%,良好率为49.89%,优秀率为17.64%;2006级和2007级男、女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明显低于2008级和2009级男、女生;全校学生总体水平高于《标准》的平均水平;依据测试结果分析对我校体育教学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围绕身体形态、肺活量、身体素质三个指标研究沈阳农业大学2018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总体较差,女生身高标准体重正常,男生身高标准体重超重且接近肥胖标准;男女生肺活量均值都处于正常值的下限,男生每公斤体重肺活量只有40分,女生每公斤体重肺活量60分;男女生都各有两项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成绩没有达到及格标准.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学生体质健康较差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制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质水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搜集完整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为新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到河南省当代大学生体质状况,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更切实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9.
通过吉林省部分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女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了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女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减少体育技术课的教学、训练事故,保护学生安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个有效的指导和科学预防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通知精神,以及国内其他院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从组织管理、场地设施、测试方法及措施、数据管理、科研、宣传等几个方面阐述云南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目前实施状况并提出建议,利用国家数据库平台,构建云南大学体质健康网,及时了解和掌握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为国家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不断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采用SCL-90量表调查不同强度的健美操锻炼对大学女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结果发现中等强度练习组的被试者在强迫、抑郁、偏执3个因子巾有显著差异并得出结论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甲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教学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实验所获取的实验测试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与研究,以探求健美操健康功能对高校体育专业女生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并构建健美操健康功能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大学女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子及其结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女生体质因子的结构、各因子对体质健康影响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各指标问存在着相关关系.影响大学女生体质健康水平主要有4个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是身体成分因子,而体脂重和体脂%是身体成分因子中最为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110名听障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成人心理健康水平;听障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个别因子上有显著差异;男女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敌意因子上有差异。生理缺陷、社会因素、学校和家庭教育是影响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特殊高等教育应关注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西高职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广西及全国女大学生相应年龄组总体水平,也差于同类别男生,一年级优于二年级;一年级女生无论从锻炼次数、强度和时间都好于二年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不经常锻炼的女生,但具体到各个因子上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集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是一种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新兴的体育运动。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甘肃政法学院部分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训练后的心理健康认知情况进行探讨和研究。认为女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年龄阶段,参与健美操运动可以促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女大学生的自信,促进人际交往,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激发女大学生的表现欲望,调节心态,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修养得到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校女大学生在增多,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极大地影响女大学生的成才成人及她们的就业。女大学生缺失导致职业成功的男性性别特质。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呼唤女性及女大学生新的性别特质。女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是一种最佳的性别特质。具有双性化性别特质的女大学生将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双成功者。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为例,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被试中有24.22%的学生有中等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低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常模的水平;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比女生差;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年级的学生.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时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对湖北地区大学在校女生的膳食行为习惯现状和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的形式,采用随机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大学女生营养健康知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比较缺乏,存在着许多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她们也比较乐意接受健康饮食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分析了大学女生饮食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得出大学女生的饮食行为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必须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和合理膳食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58名大学生进行17周的实验控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和数理分析,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分进行实验前后的综合评价.结果:实验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3个实验组、性别层面无显著性差异存在.实验控制后,实验组和安慰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样效果地得到改善,说明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是因为增强的心理作用提高了对练习密度的重视而改变的,而且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的练习密度的加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得到改善.建议女大学生要更加注重对自我的鞭策,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