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由山东莱州市种苗研究所培育,首创我国玉米连片大面积高产新纪录的玉米新品种——西玉3号,先后通过山东、陕西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专家们认为,西玉3号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玉米新品种,它的推广将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成为我国玉米换代新品种的主体品种,对完成我国2000年粮食生产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品种已被农牧渔业部和山东省定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
龙烟六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研所晒烟育种研究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晒烟新品种.2005年1月20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该品种色泽红黄,油份足,弹性好;耐赤星病,高抗普通花叶病;平均产量为2 516.6kg/hm2.  相似文献   

3.
2016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60号)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了水产新品种:虾夷扇贝"獐子岛红"(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5)。该文简要介绍了该品种培育背景、品种特性、人工繁育技术和健康养殖技术等。该品种由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大学共同培育,由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示范推广和供应种苗。  相似文献   

4.
张志勇 《武夷科学》2007,23(1):39-42
龙薯3号系龙岩市农科所1996年从岩薯5号茎尖组培发生的突变体中选育而成,是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的成功尝试。1999~2000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5年参加全国甘薯品种区域试验。经特征特性、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等鉴定分析,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等特点,薯形均匀美观,内在营养丰富,适宜作为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2003~2005年累计在福建省推广面积3.64万hm^2。  相似文献   

5.

从1979年以来的20年间,全国培育出国家审定桑品种11个,省级审定品种10多个,加上各地选拔的优良地方品种,共选拔培育了50多个优良桑树品种,良种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栽桑面积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6.
“翼棉668”由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先后通过河北、全国和新疆审定。该品种是农业部“发展棉花专项资金”的资助品种和“十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的计划品种。2002年引入库尔勒地区小面积试种表现良好,随后大面积示范,其产量、品质、适应性、抗病性等方面均表现优越,可能成为库尔勒地区新的主栽品种,为了更好的推广此品种,发挥品种增产潜力,现将品种的特性及主要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农业部2006年7月发布的水稻品种审定规范中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对2007年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的中优系列、宜优系列、金优系列共21个品种做了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该方法具有结果准确、计算简便和便于比较等优点,是审定水稻品种的最科学、最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及评判标准,值得推广应用。(2)宜香1A/R2103、中9A/THR9903、中9A/常恢117共三个品种可作为首选良种在陕南海拔700米以下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农丰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中稻组合,2003、2005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国家品种审定。我市2002年引种,近几年大面积推广,连续几年表现稳产高产,一般亩产550公斤左右,高产田块可达650公斤以上。该品种不仅高产、优质,而且抗病、抗倒、耐旱,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9.
凤稻17号系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以合系154为母本,凤稻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优质、高产、稳产、耐寒性强、抗病性好、熟期适中、地区适应性较好。2002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三届优质米品种,并获铜奖。2003年10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适宜于在海拔1950米以上的冷凉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浙油50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产、高油份、广适应性、适宜机械收获的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2001年春以9715(审定名为"沪油15")为母本、鉴6(审定名为"浙双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历经10年育成该品种,于200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2010年、2011年分别通过长江下游和长江中游区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优质稻宁粳27号是永宁县种子公司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特种水稻研究室引进的育种材料,经反复系统单株定向选育于1997年育成。1998年开始在灌区永宁县及其它县市示范推广种植。2002年3月5日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宁粳27号,1998——2004年累计在区内外推广种植总面积80.8948万亩,其中宁夏引黄灌区累计推广种植总面积70.0948万亩,  相似文献   

12.
宜油13号(原代号杂9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油菜研究室用自育不育系“宜4A”作母本,恢复系“198-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该组合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超高产两系杂交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川审油2003.007)。该品种由成都丰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3.
临麦6号为临沧市农技推广中心麦类课题组,于1995年用86鉴22作母本,84-346作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育种编号96鉴21,200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意进行登记,命名为临麦6号。2004年获云南省农业厅推广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川优837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籼型三系晚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品质优和稳产等特点,2012年12月24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2012)。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闫昱 《榆林科技》2004,(4):29-31
陕北白绒山羊是根据市场需要和陕北自然经济条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两品种简单育成杂交方式,经25年的培育而形成的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山羊新品种。2004年符合品种标准的羊只存栏达15万余只,改良型绒山羊达200余万只。该品种2002年4月通过了国家畜禽遣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羊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的现场审定,同年12月份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3年2月农业部批准为新品种,并向社会公告(农业部第254号公告)。  相似文献   

16.
由兰州市农科所完成的该项目于1995年7月通过了由甘肃省科委组织的鉴定验收,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并于199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7.
一、皖杂40推广概况及产业化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 1.皖杂40推广概况 皖杂40(1998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棉1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杂交棉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稳产性好等特点,满足了安徽棉花生产对高产、稳产、优质新品种的需求。该组合一进入生产实践就表现出极强的杂交优势,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仅受到棉农及专家的青睐,也受到省有关部  相似文献   

18.
使用5种剂量的He-Ne激光,照射洋葱资源"ZY96202"的种子,经10多a选育,从变异后代中培育出优质、高产的黄皮洋葱新品种"科威黄4号",该品种2016年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蔬2016012)。  相似文献   

19.
鲁薯7号系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1987年用南丰作母本,徐薯18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出干率高.抗病性强.在山区及旱薄地可以替代当  相似文献   

20.
晒烟雄性不育杂交种龙杂烟一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晒烟育种研究室于2003年以MS牡晒84-21-2为母本、牡晒93-3-6为父本组配育成,2006年4月18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该杂交种植株为橄榄形,株型收敛、茎叶角度小,叶形宽椭圆,大田生育期82~84 d,属中熟品种.幼苗及大田生长势强、整齐,烟叶成熟较集中.原烟外观质量优良,色泽红黄,油份足,弹性好,抗赤星病,高抗普通花叶病.平均产量为3 007.7㎏/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