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闽西梅花山(俗称梅花十八洞)与武夷、太姥、戴云齐名,统称福建省四大名山。此山地处上杭、连城、龙岩三县(市)的边界,南起上杭的古田、步云;北至连城的赖源、曲溪;西接连城的庙前莒溪;东连龙岩的万安、江山。南北长约六十公里,东西宽三十至三十五公里,方圆一千六百五十平方公里,总面积三十三万多亩,介于北纬二十五度十五分至二十五度二十八与分东经一一六度四十五分至一一七度二分之间。  相似文献   

2.
珙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东径104度38分至105度2分,北纬27度54分至28度30分。东与兴文县比邻,南与云南省交界,西与筠连县接壤,北临高县,是宜宾市南部山区县。  相似文献   

3.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部汶川县境内,邛崃山脉之东坡,东经102°52′—103°24′,北纬30°45′—31°25′,全区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总面积20多万公顷。地势由西北向东西倾斜,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最低海拔1150米,最高海拔达6,250米(四姑娘山),相对高差在1,000—5,000米之间,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从水平地带性来看,位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北缘;从垂直地带性来看,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的差异,植物垂直带谱显著,海拔1,150—1,600米  相似文献   

4.
重庆武隆喀斯特地貌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武隆喀斯特是亚热带喀斯特中山峡谷喀斯特的典型代表.由分水岭到乌江河谷地势高差达2 000 m,在新构造持续抬升和大河强烈下切的背景下,各地貌单元的响应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差异,形成各自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和组合特点,因而出现了不同发育阶段地貌并存的局面:河谷地带对构造响应迅速,因溯源侵蚀作用,普遍发育峡谷地貌,两岸常形成多级洞穴层;高分水岭地区,地貌回春影响小,地面以常态的面状侵蚀作用为主;中间过度地带喀斯特化程度最高,总体上具有喀斯特地貌发育青年期阶段的特点.武隆喀斯特不仅完美地展现出多样性的中山峡谷喀斯特地貌发育特点,更是研究流域喀斯特系统演化规律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个岛国,地势较低,形成冰川的条件较少。现在虽然没有达到雪线以上高度的高山,但在第四纪冰期确实有一些山地在雪线以上。以保存到今天的冰斗底高度来看,第四纪冰期的雪线高度在北、中日本阿尔卑斯为2,600米、南日本阿尔卑斯为2,900  相似文献   

6.
安道尔公国,掩藏在法国和西班牙交界的比利牛斯山中部的一个大盆地里,面积465平方公里,人口仅3万,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它全境山高谷深,地势崎岖,共有山头65个。全国平均海拔1,300米,是欧洲地势最高的国家。首都安道尔市海拔1029米,也是欧洲最高的一个城市。安道尔虽然靠近地中海,但却是高山气候。夏季气温最高可达25°-30℃。春、夏潮湿多雨,秋季多晴天,冬天则寒冷多雪。特别是在东北部的索尔德地区,一年里有50天下雪,积雪期长达半年之久。  相似文献   

7.
螺吉山被誉为“川西南生物基因库”和“古冰川公园”。这里动植物物种繁多,随山势走向呈现出亚热带、中亚热带到寒温带的自然景观。这里还有深幽奇险的地势特征和峥嵘挺拔的第四纪古冰川地貌遗迹等,因此吸引着众多的中外专家学者和大自然爱好者前来探险。1995年7月中旬和8月初,我们两度进入螺吉山,对动植物生存现状和生态旅游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螺吉山跨四川省的西昌、德昌和普格三县市,主峰海拔4359米,在主峰周围,海拔超过4000米的子峰有40多座。在  相似文献   

8.
首先利用闽西地区3期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实现土地利用分类及获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其次利用DEM数据在Arc GIS软件提取不同窗口下的地势起伏度并通过比较选取了闽西地区最佳窗口下的平均地势起伏度.最后再利用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在不同地势起伏度的基础上,两个主要时段土地利用的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被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特点,区系分区为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植物亚区,属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58.33%,温成分40.28%,地中海成分0.69%,中国特有成分0.69%,全世界分布的属有12属,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常绿阔叶乔木占优势,革质叶最多,中型叶占较大比例,这与本区的低海拔湿热环境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中国药用的艾蒿类植物包括菊科蒿属 Artemisia Linn.与绢蒿属 Seriphidium(Bess.)poljak.两属的药用种类。蒿属全世界有38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亚洲最多,欧洲、北美洲次之,其中以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地区最多,亚热带平原地区次之,少数种分布到亚洲、北美洲的亚热带南部或热带高山地区以及非洲北部、东部或南部地区;我国有185种、44变种,遍及全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最多,其他省区次之,沿海地区最少。已知国产入药的种娄有61种11变种(品种),约为全国蒿属种类的32.97%绢蒿属全世界约100余种,主产亚洲中部与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或高山草原与荒漠地区,苏联哈萨克斯坦最多,我国西北地区次之,少数种分布到欧洲及地中海地区;我国有31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食物质量对横断山区高山姬鼠肥满度的影响,将成年雄性高山姬鼠分别驯化于高、低脂肪及高、低纤维和高、低蛋白食物条件下,驯化结束后测定动物的体重和体长.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K=100×W/L3)作为测定肥满度的指标.结果发现:高、低脂食物对高山姬鼠的肥满度无显著影响;与低纤维或低蛋白食物饲养组相比,高纤维或高蛋白食物饲养高山姬鼠后,其肥满度逐渐减小,4周后达到显著水平,转喂低纤维或低蛋白食物1周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高山姬鼠的肥满度在不同食物质量条件下的变化模式与其生存的低纬度、高海拔、年平均温度较低、食物波动大的横断山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位于长江南岸,总面积为4500公顷,其中核心区为2670公顷.区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山势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呈南高北低之势.山脉属武夷山系,位于武夷山脉的北麓.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境内高山都在海拔300-500米之间,据调查,植物种类在1000种以上.1980年12月,省、地、县调查组在桃红岭地区对梅花鹿进行调查并采集了标本.根据标本鉴定,  相似文献   

1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指壳斗科、樟科、茶科、木兰科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由于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以及青藏高原的存在,所以我国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域广阔,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地位也就非常显著,从而成为世界上所罕见的植被类型.中国的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中,以壳斗科的青冈属、栲属和石栎属为群落上层的优势种;但在生境比较偏湿地区,樟科中的润楠属、楠属的种类显著增多;而在生境比较偏干的地区,则茶科的木荷属常成为群落上层的共建种.整个区域,高等植物种类特别丰富,全国198个特有属中,本区就有148个属之多.举世闻名的子遗植物,如银杏、水杉、银杉、鹅掌楸、喜树等均分布于此地.群落外貌是群落最明显的特征,反映群落外貌最主要的标志是生活型和叶的性质.从生活型谱分析可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并接近于热带雨林.叶的性质也是如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成层现象明显,上层是由壳斗科、茶科、樟科中的中高位芽植物层片组成,其发育状况反映了群落的成熟状态.层中有落叶阔叶中高位芽植物层片,但不占主要地位,存在于林窗之间,是季风特  相似文献   

14.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西南部、岷江上游右岸、邛崃山脉的东坡(东经102°52′-103°24′、北纬30°45′-31°25′),面积20万公顷.保护区东西横贯60公里、南北跨越63公里,正处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上.龙门山断裂带从东北向西南纵贯全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急剧倾斜.东边的木江坪最低,海拔  相似文献   

15.
石羊河流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全球变暖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有关不同地貌、不同地域环境响应全球变暖的对比研究并不多见.从沙漠到山前冲积扇再到高山,气候响应全球变暖有无差异,有何差异?在此过程中表现出了什么特征?本论述选用河西走廊东段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的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线、方差显著性检验等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地气温普遍升高,靠近沙漠的站点气温升高幅度较大;越靠近山区年极端最高气温升高越显著,越靠近沙漠极端最低气温升高越显著,极端最低气温升高趋势较极端最高气温升高的趋势更为显著;沙漠中年极端最高气温的不稳定性增加;各样点的年极端最低气温的不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且在沙漠与高山之间尚无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将四川地貌格局分为三大单元:东部的四川盆地,西部的高山高原和西南部的中山宽谷,并分析了这三大单元的地势差异、地貌结构和发育过程.作者认为,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地貌,决定了四川地貌的宏观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中甸牦牛的生理常数,资料甚少。1976年和1980—1981年期间,我们在中甸牦牛的主产区:大中甸、格咱、小中甸进行了8项生理常数的测定:现报告如下。一、测定地区自然概况中甸县位于滇西北高原横断山脉地区,属青藏高原南延部份,居东径99度50分至100度50分,北纬26度85分至28度40分之间。大中甸、格咱、小中甸地区为中甸的高寒山坝区,是甸牦牛的主产区,海拔3000—3400米,冬长夏短,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4℃,极端最中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海拔梯度上地膜覆盖和不同肥力水平对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海拔梯度上地膜覆盖和不同肥力水平的马铃薯物候期、农艺性状(出苗率、苗高、开花率)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使马铃薯在低、中、高山地区较未覆膜分别提前5、8和10 d成熟;不同海拔梯度比较,随海拔升高各物候期推迟,中山、高山地区分别比低山地区成熟时间推迟3和12 d.在低、中和高山区对马铃薯出苗率促进作用分别为15.6%、27.9%和66.7%,对苗高增长的促进作用分别为4.8、5.0和5.2 cm,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马铃薯营养生长,延迟进入生殖生长的开花阶段;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理想的是中山地区,平均增产1 369.5 kg/hm~2,高山地区平均增产850.5 kg/hm~2,而低山地区不理想.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出苗率和苗高的影响不显著;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明显,低山和中山地区中肥水平产量最高,而高山地区高肥水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属华北中、高山类型,晚更新世以来受新构造运动及气候的影响,垂直地带变化极为明显,在1700m以上山地形成一系列冰缘地貌类型;对山间盆地出露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及孢粉分析,可恢复本区环境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大别山南坡及其附近地区,山峰林立,岗峦起伏,平原坦荡,土地类型多样,农业自然资源丰富,素以粮、棉、茶、木、竹、渔等物产著称,在省内农业上占有重要地位。本区位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介于北纬29°46′—31°16′,东经115°45′—117°44′,面积约151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1%。在这较大的范围内,水热气候条件以及植被、土壤均呈现地带性、非地带性的特征与分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