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小兰 《科技信息》2012,(26):303-303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不仅仅包括学生的智力因素,也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因此,高校体育学习中,技术的掌握,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与他们的身体状况有关,也与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情感的培养重视不够,从而影响了体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不仅对体育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留守学生是现今社会"民工潮"发展的产物,通常这些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当他们遇到困惑、烦恼的时候,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享受不到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魏钧 《科技信息》2007,(7):198-198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作为基础的,美育也不例外。美育过程是尤以情感为核心的交流、沟通的过程。情感交流对于学习生活紧张、情绪焦虑、抑郁、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可以直接给他们带来轻松、愉悦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师生问情感的交流。情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情感教学的实质在于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和教材的所蕴涵的情感因素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质,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作为基础的,美育也不例外.美育过程是尤以情感为核心的交流、沟通的过程.情感交流对于学习生活紧张、情绪焦虑、抑郁、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可以直接给他们带来轻松、愉悦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的飞速发展让更多的人进入到网络的虚拟世界,手机、电脑等高端产品的普及,真实的情感交流被文字和图片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日益的减少,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作为社会的高层次人才,也是网络极大受益人群和使用人群,在面对社会的变化,面对社会中的情感冷漠现状,他们和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系的状态以及所采用的方式,也逐渐变成了社会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7.
方萍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8):124-125
关心和关爱学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名教师只有关心和关爱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并且将这种情感延续,进行传递,影响下一代。所以说爱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作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根据目前学生的写作现状及心理特点,引用了古今中外一些名言名句、典型事实,充分论证了“写作过程中贯注着作者强烈情感”的观点.提出了运用“成就动机”期望学生增强写作信心和写作情感的方法指导写作;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方法指导作文修改;采用以情感人、以点带面、现身说教的方法进行作文讲评.从这三个方面运用情感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做法与体验.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相互共鸣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一个教师对学生情感上的投入有如是化学上的催化剂 ,它能够把教师和学生融合在一起 ,让教学成为一种愉悦心灵的活动 ,成为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与沟通。在加强情感交流的同时 ,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进行学习。本文试就公外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师生情感的交流进行一些探求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的学习者.语言习得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教师应结合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充分利用情感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检查和督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育在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体育也应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的运用,关爱学生,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2.
在中专生源不足的今天,怎样教育、关爱哪些所谓的"双差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不仅要认真地去启发激励其自尊、自重、自爱、自强,还要以满腔的热忱,百折不饶的精神,抓时机、妙运用、施手段,用爱心、真心、耐心、恒心去感化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广交朋友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促使他们努力完成学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专生。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的学习者.语言习得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教师应结合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充分利用情感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检查和督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邱伶敏 《科技信息》2010,(19):I0270-I0270,I0280
现今中小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日益严重,关爱学生情感和生命成了教育的一个焦点。语文是人生命的体验与表达,。作为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渗透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享受到生命自觉发展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时空中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师生与乒乓球信息的交流.因此,教学过程既是师生间的认知过程,又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通过对乒乓球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情感因素在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大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而且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把情感转化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金杏 《科技资讯》2011,(11):179-179
感恩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恩已经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现代人所疏远和淡漠了,他们总以"理所当然"来搪塞父母、亲戚、朋友、他人的关爱……当今部分中学生每天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每天接受着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却对之视而不见,甚至有的学生还对父母和老师恶语相向。通过一定的感恩内容对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感教育;是—种以人性良知唤起学生觉悟的人性教育。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或者被寄宿有亲戚家甚至自己独自在家,与父母情感关怀和心理上有效沟通的突然中断,给留守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危机,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留守学生要从父母外出务工——突然中断的打击下恢复过来,其心理的变化大致要经历以下六个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产生积极的体验,增进他们对教学活动的热情与参与意识,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很多,我们从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以及教师教学有效性观念淡薄,师生互动缺乏教师的情感交流与支持,学生缺少在课堂上的真正体验三个方面来探讨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并相应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是今天的中国涌现的一个新的儿童群体.他们常年远离父母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有时甚至需要承担起繁重的家务.研究人员选取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以地方情感作为切入点,以案例访谈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走访了9名籍贯为太湖县新仓镇富山村的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对其个体特征、地方感知效果与特征、代际交流关怀情况进行调查,获得了留守儿童地方情感的感知状况,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