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李约琴难题是一个问题集,任何拆解它的解答都是不合理的。它表述的是一个历史事实,蕴涵着十分重要的关于科学观,科学史观和科学史研究方法论的理论问题。对于它的解答应该从广阔的中西社会文化语境的比较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2.
将“李约瑟难题”置于李约瑟科学史思想与科学史研究工作的背景下加以分析,可以认识到它的真正内涵是下述三个问题:1)什么因素是造成中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科学超越?2)什么因素促成了西方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融合?;3)什么因素造成“融合”与“超越”之间的时间差?李约瑟着力解答了第1、第3两个问题,而忽视第2个问题,解答这一问题是“李约瑟难题”留下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智能机器人是否有意识甚或有人的意识?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意识的本质.由于迄今对意识还是众说纷纭,这就意味着从不同的意识观出发,会对问题形成多种解答.这些已有的或潜在的解答经逐一辨析可知,每一个都不能令人满意.与之不同,若从我的信息意识观出发可有好效果,它将意识定义为脑的信息性活动,可以克服以往各种意识观的片面性问...  相似文献   

4.
科学史:走向新的综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史家们是否需要通过一场新的综合穿越内史与外史之间、思想史与社会史之间的种种壁垒,突破现行科学观与科学史观的限制,有意识地为二十一世纪科学史研究开拓出新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出此一问题是本文之宗旨。作者还从(广义的)科学编史学(包括科学史史、科学史哲学与狭义的科学编史学)角度就此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希藉此敦促同仁更多地关注此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科学史分期的根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揭示了西方科学史之父G.萨顿的统一科学史观的矛盾及其根源。由于他的统一科学史观的基础概念“背景”时“时代”建立在广泛的外部联系之上,所以他看不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质的差异,竞以个别学科的进步“标志”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因而不可避免地使科学史分期陷于困境。  相似文献   

6.
对"李约瑟难题"质疑的再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约瑟难题”有其合理性。质疑难题的“无科学说”、“伪问题说”和“有毛病说”涉及到历史观、科学观、科学史观和方法论等深层次的问题,如“无科学说”只承认中国古代有技术而不承认有科学,否认中国古代科学的光辉成就,是科学史上的一种西方中心论;“伪问题说”反对科学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是一种科学特殊论和唯近现代科学论,带有“辉格”的色彩;“有毛病说”反对假设的和逆史实的编史学,是一种狭隘的历史观,不利于历史学的现代化。以上诸说在方法论上有一个共同点,都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反对李约瑟创立的中西科学史研究的比较法。“李约瑟难题”是李约瑟中西科学史研究比较法的杰作,对中西科学发展史作了共时性的横向比较和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从而抓住了其中的主要矛盾,具有高度的辩证性,对于揭示中西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很有益的。因此,应以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西科学发展史和理解“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历学会通》对哥白尼日心体系的修改问题,科学史工作者提供的证据颇有说服力,应予以认真对待,但尚有探讨余地;明末清初正是中国传统天文历法、数学与占验开始萌发分离动向的时期,薛凤祚是这一潮流的见证人和主要参与者。其占验思想是其科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给予宽容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薛凤祚的科学观是其科学思想的核心,研究它须以近代科学观为参照系,如此,方能正确判断其科学观的性质,厘清其中弥足珍贵的近代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 在科学史上,对通讯的研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在牛顿以前,这类问题就在物理学中出现了,特别是在费尔马、惠更斯和莱布尼茨的著作中出现过。然而,信息作为具有一般性质的科学概念的提出乃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就。它  相似文献   

9.
正确地总结科学史上的经验教训是一件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我对科学史缺乏研究,但也想从叶企荪同志和朱洪元同志的讨论中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史的未来如何?这并非我们历史学者常问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并非先知或预言家,且我们研究的是过去而非未来。不过,通过审视科学史的过去和现状,也许可以一窥科学史未来的走向。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科学史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内在主义"到"语境主义"的过渡,然后结合笔者自2004至2014主编《爱西斯》期刊以及编辑《科学史指南》的经历讨论了语境主义近15年来的发展。接着,笔者探讨了在语境主义继续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下科学史的未来走向问题。在此,笔者强调了学者们对"全球科学史"的兴趣—-这种兴趣很有可能促生新的语境主义研究方向,从而促进中国科学史学者与其西方同行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