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
以野生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基本实验材料.统计分析了非致死的冷、热预刺激对果蝇耐极限温度能力的影响.并用SDS-PAGE电泳研究了冷、热刺激后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发现.冷、热预刺激能提高果蝇在同类温度下的耐受水平.同时,高、低温具有交互作用.即冷预刺激提高了果蝇在高温下的存活率.在0℃下.果蝇体内22、23、26、27、42、51、52及70kD的蛋白质出现增量表达;37℃下70、83kD的蛋白质表达量增多.推测上述增效作用可能是这些蛋白质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设计合成的地高辛标记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hsp70 DNA探针,整体原位杂交检测热休克反应中,hsp70 mRNA在胚胎发育各阶段的表达情况.实验发现,在正常温度下黑腹果蝇的胚胎检测不到hsp70 mRNA存在.在热激的果蝇胚胎中,可检测到hsp70 mRNA的广泛存在.hsp70 mRNA在热激的胚胎中,除早期细胞化囊胚的极细胞外,其余细胞均可检测到hsp70 mRNA的均一分布.随着胚胎发育,hsp70 mRNA仍广泛分布在各细胞中,晚期胚胎中神经细胞hsp70 mRNA比其余细胞的表达水平高,说明神经细胞具有更高的热诱导活性,在热激反应中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热刺激电流技术包含速冷极化过程,而基于“温度窗口”的热刺激电流技术因考虑速冷极化过程涉及复杂的温度变化和时间弛豫过程,排除了这一过程,因速冷极化过程可能含有各种材料的结构和温度变化信息,故专门对此过程作了初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样品为聚丙烯,从40℃分别速冷至0℃和液氮温度。理论上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一,分析了温度梯度与电荷运动的关系;其二,分析了温度突变导致的结构弛豫的原理及其非平衡电荷积累产生的衰减过程,提出了用虚温度TS表示结构弛豫的过程。得到了弛豫函数Φ(t)∝[1-exp(-t/τ1)]^al^xexp[-(t/τ2)^b]. 此公式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HSP70的表达,并给予预先的热刺激(热休克),观察热休克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HSP70表达的调节.方法56只Spragn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高眼压组、水浴 高眼压组,右眼为实验眼.高眼压组右眼前房穿刺,BBS灌注产生102mmHg静水压持续加压2h.水浴 高眼压组给大鼠体温提高至40.5~41.5℃/10min诱导出热耐受,3h后再给予前房穿刺,产生102mmHg静水压持续加压灌注2h.免疫组化法测定视网膜神经节细胞HSP70的表达强度.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可见少许HSP70的表达,高眼压组及水浴 高眼压组均在4小时后视网膜经节细胞HSP70的表达增加,12小时后达高峰,24小时后开始回落,水浴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HSP70的表达基础水平提高.结论热应激能诱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内源性HSP70的表达,从而提高RGCs对急性高眼压的耐受性,起到保护视神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平均直径为350nm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将PAN纳米纤维分别在250,265和280℃温度下预氧化1h后,将它们在1 000℃下碳化得到碳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对PAN纳米纤维、预氧化后的纳米纤维及碳纳米纤维的形貌、热性能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纤维的最佳预氧化温度为280℃.在该温度预氧化后所得碳纤维的导电性最好,电导率为(13±0.58)S/cm.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聚氨酯的基础上,以二溴新戊二醇与三羟甲基丙烷扩链合成具有阻燃、热防护性能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通过红外光谱、DSC、TG及扫描电镜等表征水性聚氨酯,并通过涂层整理与浸轧整理的性质测试以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最后确定以聚丙二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反应,预聚温度80℃,选择80℃为扩连温度,R值选择1.2,DMPA含量5%左右,TMP反应温度为70℃,中和度120%合成水性聚氨酯热防护整理剂.该条件下合成产物阻燃和热防护性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在催化他汀药物中间体合成中,对高浓度乙醛底物的耐受是醛缩酶的重要应用性质.通过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了来源于嗜热微生物Geobacillus thermodenitrificans的耐热醛缩酶(DERAGth),该蛋白质序列长度为223 aa,对应的分子量为25.0 kD.初步酶学性质表征结果表明,该酶对天然底物2-脱氧核酸-5-磷酸的活力19.3 U/mg,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60 ℃.在40-100 ℃保温10 min的结果表明,DERAGth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60 ℃下10 min活力仍保持100%.对乙醛耐受的实验表明,该酶在300 mmol乙醛中25 ℃保温2 h,剩余活力高于40%.连续醛缩活力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酶的连续醛缩活力远大于来源于常温微生物的大肠杆菌醛缩酶.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家用热泵空调送风方式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内测试了中送风、下送风和分布式送风的环境参数,并对15名受试者的热感觉和热舒适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验结果表明:初始背景温度为0℃时,分布式送风可快速、均匀地提升人体各部位的空气温度,受试者的整体热感觉以及整体热舒适上升最快,受试者的热舒适性可得到显著改善;室内热环境稳定后,分布式送风温度均匀度最小为1.9℃,在送风区域内的受试者各部位感觉较暖,局部热感觉差异最小,且其他位置的受试者都不觉得冷;稳态局部热感觉与整体热舒适的拟合结果表明,足部热感觉对整体热舒适影响显著,下送风与分布式送风垂直温差小于3℃,在送风区域内,可以明显提升人体足部的热感觉,约75%的受试者对热环境表示满意.综合环境参数测试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布式送风热舒适性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预干燥燃褐煤发电系统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等效热降法建立了回热抽汽预干燥燃褐煤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模型,并给出了褐煤预干燥的节煤条件.利用该模型对某600 MW机组采用回热抽汽预干燥燃褐煤发电系统的热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在额定工况下节煤量为11.21 g·(kW·h)-1;烟气温度每变化10℃节煤量约变化1.5 g·(kW·h)-1;从1 kg褐煤中每多干燥出0.1 kg水节煤量增加3.3 g·(kW·h)-1;从褐煤中干燥出1 kg水分需要的蒸汽量越少,热经济性越好,并且褐煤的干燥程度越高,其对经济性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湘西农村地区冬季住宅热环境与老年人热舒适,2018年1月对当地50户住宅与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测试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冬季该地区住宅室内温度低,客厅、卧室与厕所的平均温度分别为8.3℃、8.5℃与7.1℃;不同建筑类型中,吊脚楼、木结构瓦房、砖墙建筑室内平均温度依次升高;室内早晚平均温度分别为7.5℃和8.5℃;分别有约70%与40%的老人有冷感觉,在厕所时产生冷感觉的老人比例最高.当地居民冬季热适应行为主要为增加衣物和使用火桶取暖,老年人冬季服装平均热阻为1.60 clo,作为局部加热装置,火桶对室内整体热环境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对老年人热舒适改善效果明显.利用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模型计算得到该地区老年人冬季对热环境的自适应系数λ=-0.26,舒适区温度范围为16.7~2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