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固体含量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阴离子聚氨酯水分散体(PUD)为乳化剂和反应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通过乳液共聚合制备高固体含量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研究提高PUA乳液固体含量的途径,讨论单体种类和添加量对PUA乳液与涂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PUA涂膜的热稳定性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将PUD/丙烯酸酯单体以6000r/min的转速分散20min,在70℃热聚合1~2h,后期追加单体质量分数为0.70%的AIBN能提高PUA乳液的固体含量达45%以上;在m(PUD)/m(单体)=1:1.2,m(MMA)/m(BA)=2:1条件下合成的PUA涂膜拥优异涂膜性能:涂膜的吸水率为15.5%,吸碱率为7.9%,吸醇率为28.9%,摆杆硬度为0.75和耐低温冷脆性(-20℃,3d,涂膜不开裂);MMA与BA复合能明显提高PUA涂膜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在无乳化剂条件下,加入少量的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DBMEA),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作用下,合成了一系列粒子分散均一、表面干净的功能型阳离子共聚物乳液.深入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共聚单体浓度、离子强度、ST/BA主单体配比对粒径(DW)、粒子数目(NP)及表面电荷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以上各因素来控制胶乳粒子的粒径、粒子数目和粒子表面电荷密度,通过DSC分析了胶膜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3.
新型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为原料,间三氟甲基苯胺为改性剂,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考察了环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与间三氟甲基苯胺的反应条件,并对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涂膜的吸水率由11.5%降低到8.5%,对水接触角由73°提高到78°,而且涂膜的拉伸强度从3MPa增加到8MPa,100%模量由0.57MPa提高到2.87MPa,邵氏A型硬度由54增加到81,但断裂伸长率由610%下降到300%.  相似文献   

4.
黄伟 《安徽科技》2021,(8):51-53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其最大的缺点是耐水性差.本文研究了单体改性、共混改性、保护胶体改性等手段对乳液耐水性的提升程度,通过上述方法改性后的乳液的耐水性明显提高,生产难度不高,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加料方法的不同对阴离子型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料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合成产物的结构,从而决定其产物具有不同的性质,用一步预聚体法和二步预聚体法合成了阴离子型聚氨酯乳液并研究其乳液粒径及乳胶膜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二步预聚体法合成的乳液粒径较小,且其成膜物的耐水性及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者优于一步预聚体法合成的乳液。  相似文献   

6.
健康环保型苯丙复合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具有抗菌防霉、释放负离子、分解有害气体等多功能粉体与苯丙乳液进行复合,制得健康环保型苯丙复合乳液.功能粉体经过硅烷偶联剂KH-570表面改性后,再与St、BA、MAA单体聚合反应.苯丙乳液固体质量分数为40%,功能粉体添加质量分数为0.5%.用FTIR对粉体和苯丙复合乳液进行了表征.用TEM表征了苯丙复合乳液的粒径和形貌.结果表明:多功能粉体经过表面改性后在乳液中达到均匀分散.  相似文献   

7.
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团单体,合成了聚丙烯酸酯涂料乳液。探讨了软硬单体比例、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乳液的性能进行表征。FTIR和DSC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单体之间发生了自由基共聚反应;乳液的流变性分析说明该乳液具有假塑性,且贮存稳定。  相似文献   

8.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及膜表面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半连续滴加预乳化单体与引发剂水溶液的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20~130 nm的阴离子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并研究了含氟丙烯酸酯乳胶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乳胶膜的吸水率随氟单体含量的增大而下降,但氟单体的加入对膜的透湿率影响不大;乳胶膜经120°C处理后其对水的接触角随含氟单体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经160°C处理后氟原子在膜表面的富集增加一倍以上,膜表面自由能下降一倍,膜对水的接触角增大4倍,且提高温度可缩短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或含氟单体的加入可使丙烯酸酯膜表面粗糙度增加,从而使膜表面的拒水拒油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9.
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或水中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的单分散体系,其分散质点为纳米级。它为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理想的模板和微环境。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微乳液以及运用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材料以及该法的优点和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提取分离活性染料的微乳液膜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适用于提取分离水溶液中活性染料的微乳液膜体系进行研究.以三元相图为实验方法,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溶剂以及促进迁移载体的选择和用量;分析了不同内水相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微乳液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OP-7为表面活性剂、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煤油为油溶剂、N235为促进迁移载体组成有机相,以NaOH溶液为内水相的微乳液膜体系,可有效提取分离活性染料艳蓝-K.  相似文献   

11.
研究等离子体引发顺丁烯二酸酐-羟丁基乙烯基醚(MAH-HBVE)在BOPP薄膜表面的接枝及接枝后薄膜表面的亲水性。分析接枝前后的薄膜质量变化,采用SEM、IR等手段对薄膜表面形态及物质组成进行表征与分析,测定接枝前后薄膜的表面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MAH-HBVE通过等离子体引发可以接枝到BOPP薄膜表面,接枝后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生较大变化,不再平整,并在表面生成了含有羰基和双键的接枝产物。接枝后水在薄膜表面的接触角明显降低,薄膜的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以马来酸酐、十二醇聚氧乙烯醚-9(AEO9)和1,3-丙磺酸内酯为原料,采用三步法合成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单酯磺酸盐可聚合乳化剂,其结构经1H-NMR和IR表征.将可聚合乳化剂与传统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应用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半连续式乳液共聚合,此时发现,使用可聚合乳化剂可以得到更高的转化率,并且乳胶液具有较好的电解质稳定性,乳胶膜的耐水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应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技术,测定了310个具有代表性的卷烟辅料BOPP膜样品的中红外光谱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测定BOPP膜厚度和克重的校正模型,并对光谱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光谱区域的选择和模型的优化进行了讨论.所建的厚度和克重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 82,0.977 84,交互效验均方残差分别为:0.269 00,0.030 80.将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两种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此方法可用于快速定量测定Bopp膜的物理指标,且操作简单易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以月桂酸为原料、甲醇为酯化剂、氯磺酸为磺化剂,通过酯化、磺化、中和等反应制备了月桂酸甲酯磺酸钠(C12-MES),计算和测定了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三相点(K点),并将其作为乳化剂应用于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乳液稳定性、乳胶粒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月桂酸甲酯与氯磺酸物质的量比为1:1.2,熟化时间60 min,且用质量分数为20%的甲醇再酯化,所得C12-MES产品色泽较浅,活性物含量能达到80%以上,其HLB值、CMC、K点分别为14.7、13.20 mmol/L(28 ℃)和0 ℃以下;以制得的C12-MES为乳化剂合成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稳定,乳胶粒的粒径在100~200 nm之间,粒度分布小于0.015。  相似文献   

15.
以苯乙烯、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反应单体,在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含氟丙烯酸酯乳液.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得到了性能较好的含氟拒水整理剂.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的单体已成功引入到共聚物链段中.用合成的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对纯棉织物进行织物的拒水整理,得到该整理剂的最佳应用工艺为:整理剂用量50g/L,轧余卒80%,100℃预烘3min,170℃焙烘180s.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含有大量的小分子乳化剂,乳液胶膜的耐水性、耐污性差,粘结力及强力下降.并且将该乳液用于涂料印花、涂料染色时,织物的湿摩擦牢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采用极少量(即对单体0.4%)实验室自制的可聚合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半连续滴加工艺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成具有柔软性、成膜性和摩擦牢度好的粘合剂,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自制涂料印花粘合剂在手感、耐水洗、干摩擦牢度等方面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预乳化-半连续的加料工艺制备了以聚丙烯酸丁酯为核,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的丙-苯纳米核壳乳液。通过粒度分布仪测定乳胶粒的粒径分布为93.4~95.6 nm,乳胶粒的平均粒径为94.5 nm;通过透射电境(TEM)对乳液进行观察,所制备的丙-苯纳米乳胶粒具有明显的正向核壳结构。最后用合成的乳液配成外墙涂料,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涂料性能良好,并具有一定的耐污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胶体晶体模板法和循环伏安电镀法成功地在铜电极表面合成了多孔纳米氧化铜薄膜,并应用于碱性溶液中葡萄糖的直接电催化氧化.制备的修饰电极在5μmol/L~3.2mmol/L的浓度范围内对葡萄糖具有线性响应关系,灵敏度为37.99A·m·mol-1,达到稳定电流值所需要的时间小于3s.在3倍信噪比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0.37μmol/L,明显优于其他非酶传感器,这要归功于多孔氧化铜的结构,该结构能够增加电极表面的活性位点,提高葡萄糖氧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速率.同时,该传感器对实际血样的测定具有很高的准确度,结果表明,该多孔氧化铜材料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利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单体共聚,制备了能固定生物大分子的pH敏感高分子材料,测得其溶解-沉淀的临界pH值为3.8。同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对合成的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将一种核壳结构两亲性聚合物纳米微球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该微球组成是以质子化PDMAEMA大分子为壳以及聚苯乙烯为核(简称PDS)。在最优化成膜条件下,得到的PDS膜电极的电子传导能力明显优于裸电极。考察PDS膜对磷钼杂多酸(PMo12)修饰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S膜不仅可以使PMo12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得到改善,而且有助于PMo12在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从而有效提高PMo12的电化学及对103^-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