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敏  王虹 《科技资讯》2011,(5):37-37
本文通过利用弯曲试验的试样作为活塞杆,同时还参照标准《GB/T14452-93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相关标准,利用了三点弯曲式的试验方式,测定活塞杆中最重要的7个参数,为虚拟仪器的活塞杆弯曲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板轧制过程板坯弯曲现象是中板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测试技术对中板轧制过程板坯生成弯曲时的轧制参数进行了综合测试,摸清了轧制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特点,为板坯弯曲的机理研究和设备改造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中板轧制过程板坯弯曲生成与抑制之一--轧制参数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中板轧制过程板坯弯曲现象是中板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测试技术对中板轧制过程板坯生成弯曲时的轧制参数进行了综合测试,摸清了轧制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特点,为板坯弯曲的机理研究和设备改造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的缝纫方式、缝纫密度、缝纫线种类、缝纫线线密度对Kevlar纤维毡进行缝纫,制成预制件,经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方式对缝纫预制件固化成型.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缝纫密度增大,缝纫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单调降低;在缝纫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缝纫的行距比针距对弯曲性能的影响大;缝纫线的直径越大,缝纫后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下降幅度越大;而缝纫线种类对弯曲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齿轮弯曲疲劳试验是评价齿轮弯曲疲劳性能的重要手段,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探究试验过程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根据GB/T 14230—1993《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中的B试验法以跨五齿对称加载方式制定弯曲疲劳试验方案,进行有限元仿真与电阻应变片测试验证试验方案的正确性,采用升降法开展18CrNiMo7-6喷丸齿轮弯曲疲劳试验,分析齿轮几何精度、装夹误差以及设备加载精度对弯曲疲劳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方案计算齿根弯曲应力与有限元仿真以及电阻应变测试的结果最大误差为8.7%,满足工程需求;99%可靠度下18CrNiMo7-6喷丸齿轮弯曲疲劳极限为642 MPa,相比国标中MQ级的500 MPa提高28%,标准设计偏保守。齿轮的几何精度以及试验设备精度对弯曲疲劳试验结果影响较大,考虑误差综合作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为2.43%。  相似文献   

6.
岩石三点弯曲圆梁试样的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岩石、混凝土和陶瓷等一类材料的3点弯曲圆梁在断裂测试中可能出现的“回跳”失稳行为,即一种突变现象,对这种试样提出了一个不同于3点弯曲矩形截面梁的失稳条件。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种新的动态弯曲测试方法并制作测试装置,将矩形自制纯棉机织物试样置于规定的稳定风场中,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下垂,在气流的作用下来回自由弯曲摆动;提出动态弯曲角指标,每隔1/24s对织物试样在来回弯曲运动中的动态弯曲角进行测试,得到该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以此对棉机织物试样的动态弯曲变形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试验分析,探讨气流、纱线线密度、织物密度及组织结构对织物动态弯曲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织物试样在一定的气流环境中呈现一种有内在规律性的动态弯曲变形行为,这种行为是织物本身和外界气流等多因素下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三点弯曲方法和四点弯曲方法经常用于夹层结构的弯曲特性测试,但是这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很少有人研究。为了实现对夹层结构弯曲试验的误差分析,用国际公认的测量不确定度对其测试结果进行评定。首先,基于GB/T1456-2005测试标准和JF 1059-1999,简要介绍了试验测试原理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其次,逐一对影响夹层结构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不确定度的各个变量进行分析;最后,在约定置信概率为95%的条件下,得到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的离散性小于4%,其扩展不确定度可以期望在(79.3-2.5)~(79.3+2.5)GPa区间和(207.9-2.3)~(207.9+2.3)MPa区间。  相似文献   

9.
预型加工过程中玻璃纤维纱线损伤原因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纤维纱线在预型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伤,发生毛丝、断头等问题,严重影响复合材料预型件的加工和性能。通过对玻璃纤维纱线的拉伸、弯曲拉伸以及摩擦性能的测试和比较,发现虽然玻璃纤维具有高模量、高强力等优点,但是其耐弯曲和耐摩擦性能很差:弯曲拉伸时强力下降了40%~60%,而摩擦情况下如果要使玻璃纤维纱线能承受上百次的摩擦,纱线所能承受的张力还不到其断裂强力的2%.因而,弯曲和摩擦是造成玻璃纤维纱线预型加工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织物起球性能的各种纤维性能中,除纤维的几何形态(线密度、截面形状、长度等)之外,经过测试研究分析筛选出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纤维的重复弯曲疲劳强度、重复扭转疲劳强度、拉伸断裂相对强度、拉伸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初始模量.后者与织物的手感也有很密切的关系.本文研制了学纤维重复弯曲疲劳测试仪、单纤维重复扭转疲劳测试仪,优选了它们的测试条件参数,先后测试了绵羊毛,山羊绒、马海毛等纤维和20余种化学纤维的性能,并经过优选工艺,对由13种纤维纯纺或混纺生产的7种毛型梭织物进行了起球规律的测试、试穿和研究,发现在研究中织物的穿着起球效果与客观测试中随摩擦次数球粒数变化的曲线下积分值相关最密切.最后对纤维五种力学性能与织物起球曲线下积分值进行了主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了由纤维力学性能评价织物起球性能的预测方程式.  相似文献   

11.
压电陶瓷矩形薄板振子的弯曲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矩形薄板四边自由及简支两种边界条件下,导出了振子共振频率方程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弯曲振动压电陶瓷矩形振子共振频率与其振动模式、几何形状及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矩形截面压电陶瓷细长棒的弯曲振动以及细长条矩形振子的条纹模式弯曲振动,可以由本文理论直接导出.实验结果表明,振子弯曲振动共振频率测试值与理论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TS-802高强度胶黏剂对高碳不锈钢进行对接胶接接头连接,对不同固化过程试样,分别采用单轴拉伸和四点弯曲实验,测试研究其对接胶接接头的内聚强度;通过隔离体平衡法和中性轴平移法分析了四点弯曲加载方式下界面应力的演化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胶黏剂的层内缺陷对内聚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室温下固化24h与80℃固化2h相比,后者具有更高的内聚强度;在固化过程中,胶黏剂胶层内部不可避免产生缺陷,缺陷主要集中在中央区域,而在边缘区域为光滑无缺陷区,因此四点弯曲加载方式下界面具有更高的边缘应力内聚强度;隔离体平衡法和中性轴平移法两种理论分析均表明,常规弯曲应力公式与本文中推导得到的应力公式的理论比值为2.5.本文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有助于更系统和更深入地理解胶黏剂的内聚强度受不同固化方式及不同强度测试手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简要阐述苎麻织物刺痒感产生的原因,探讨酶柔处理以降低其刺痒感的方法。实验中采用纤维素酶加柔软剂处理苎麻织物,通过正交实验及验证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织物的减量率,弯曲长度,悬垂系数、经向强力损失率、刺痒感等六个指标进行测试与评价。不同处理工艺能减少纱线的抗弯刚度.织物的弯曲长度和悬垂系数,从而降低苎麻织物的刺痒感。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多种纺织纤维重复弯曲疲劳寿命测试的基础上,作了对比研究,并与相应织物的抗起球性能作了对比。所用的纤维重复弯曲疲劳测试方法及参数可作为标准测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竹木复合层合板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公交车底板,对该产品进行了50万次动态弯曲、45 万次动态扭转和3 000 km可靠性路面疲劳试验测试,观测板材的力学损耗及受破坏情况,并且对经 疲劳试验后的产品进行了弯曲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50万次弯曲试验后,板材的各项弯曲 力学性能保留率均在90 %以上;45万次扭转试验后各项弯曲力学性能保留率在85 %以上;模拟装载 进行3 000 km可靠性路面试验后各项弯曲力学性能保留率在8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弯曲的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时,井筒的弯曲或者抽油杆材质的不均匀性会导致抽油杆在井筒中的弯曲,从而改变抽油杆的受力状况。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甲抽油杆受力的不确定性而对生产造成的危害,采用微元分析和分段迭代的方法,对抽油杆弯曲后的受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正常作用在抽油杆上的扭短和轴向力以外,抽油杆弯曲后还会受到由于弯曲变形引起的剪切应力、弯曲应力以及井筒与其接触的摩擦阻力和摩擦扭短等。光杆扭矩和轴向力的计算方法应根据各种附加力的产生而发生改变。根据研究结果,建立了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弯曲的力学模型,其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资料对比表明,该模型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斜面法测试织物试样沿不同方向的弯曲长度、抗弯刚度及抗弯弹性模量,证明面料弯曲方向对缝纫加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柔性显示因其具有可弯曲折叠的特性倍受人们的关注,而纸质基板因为成本低、弯曲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在柔性显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直接贴附、磁控溅射的成膜方法在纸质基板表面制备了PET/SiO_2/Al_2O_3有机/无机复合阻隔薄膜,采用热重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附着力测试、弯曲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纸质基板进行机械性能表征,发现改性后的纸质基板热分解温度达到270℃,表面粗糙度改善了近13倍,附着力等级均在4B以上,并能承受曲率半径为0.5mm的弯曲测试及100次的弯曲疲劳测试,满足纸质基板在柔性显示器件中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柔性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拉伸、弯曲等多种形式的复杂变形,在长时间工作中疲劳成为产品失效的重要模式之一.针对柔性电子导线可靠性问题,通过原位疲劳测试平台对导线弯曲疲劳损伤行为进行研究.在弯曲测试过程中,通过理论分析定量确定薄膜最小曲率半径与挤压位移的关系,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推论的正确性,然后对试...  相似文献   

20.
针对钢管制管过程中钢材板卷反复弯曲展平对钢材强度的影响,对X80钢制成的试样进行了4点弯曲实验.在各弯曲试样得到不同的预应变后,又对其进行反向加载,记录不同预应变下各试样反向加载的弯矩随表面应变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存在预应变后,试样的弯矩-应变曲线低于初次加载的弯矩-应变曲线,且试样的预应变越大,弯矩-应变曲线越低,即随预应变的增加,材料的屈服强度降低,且出现了包申格效应.通过进一步理论计算,得出了材料预弯到屈服后再反向加载时,不同预应变下的屈服弯矩值,且实验测试和理论计算的屈服弯矩值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