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燿 《科学通报》1956,1(4):53-53
我國木材研究的情况:我國木材的研究工作,从1931年虽已逐漸萌芽。在抗日战爭时期,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有一些成長。在这一階段,个別机構和学者,对于一些木材材性的試驗研究,对于森林化学、森林副產、造紙木材等研究,都獲得了一些成就。但  相似文献   

2.
马栓  任华 《科学之友》2002,(7):47-47
人类诞生和成长在大自然的森林环境中,当人们从原始森林走向农业社会进而产生城市后,没有一天忘记对绿色环境的追求。人们在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在居住地附近建造花园,在城市边缘地带的森林中游乐、狩猎,城市绿地有了一定种类。而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在史无前例地改变着地球环境,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爆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人类受到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3.
科技传真     
矿化木材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地在实验室重演了木材的矿化过程,而该过程在自然界却要历经数十万年才能完成。 自然界中的木材矿化过程发生于树木掉入水中、上面又被河砂或海泥掩埋的情况下(请参阅本刊2000年第8期“生物漫谈”栏目中的“沙漠·睡美人·森林化石”一文)。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将木材放入硅化合物溶液中浸泡数天,当木材内的纹孔渗透液体后,再将其加热至80℃左右,就可获得木材与陶瓷的混杂体。这种混杂体比木材坚韧,也不像陶瓷那样脆,不会腐烂,不怕虫蛀,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肖养田)  相似文献   

4.
罗永浩 《科学》2007,59(5):39-42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能源,没有煤,就发不了电,也就不能欣赏精彩的电视节目,当然也看不到美丽的上海外滩夜景,所以说能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在改变环境的活动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早期人类过着穴居生活,不需要能源,以后使用石材或木材搭建简易的房屋,以避风遮雨,利用柴薪烧水做饭,能源消耗很少。  相似文献   

5.
一些森林业主重新采用过去运送木材的惯用方法,以减轻对林地造成的损伤。用马拖运木材的方法在各地的森林地区找到了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6.
三角洲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三角洲平原,很早就有人类祖先在那里进行农业垦殖活动,于是大多变成了鱼米之乡。如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西南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三角洲平原、印度恒河三角洲等,都是人类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7.
我国天然森林資源較少,木材供应量一直感到不足。在社会主义建設大跃进的形势下,木材需要量的剧增和森林資源的不足,更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为解决这一問題,党早就提出要大力造林,大搞林木快速丰产运动,并为逐步实現大地园林化而努力。无疑地,这不仅是解决木材不足問題的根本方法,而且也是改造自然,美化我們祖国的伟大措施。几年来,我国造林事业空前发展。到1958年,全国造林面积已达四亿九千多万亩。在全民造林运动中,  相似文献   

8.
关於生命的实质和起源的问题,是自然科学里最重大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从不可记忆的时候起就引人思索,并且成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个不可调和的哲学阵营斗争的主要阵地之一。人类对於生命界的一切关系,人类在医学和农业领域里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依靠这个问题的合理解决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为造田或采用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的进程之快令人忧虑。不过并非所有的国家与地区都是如此。一项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至少在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森林的再植率还是高于其砍伐率。  相似文献   

10.
植物原料是一种巨大的再生能源,而且可以用它获取氢、气态烃、液态烃、固体烃和化学原料。全世界森林固态生物质每年增长大约500亿吨,超过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几倍。苏联拥有的森林占全世界所有森林的20%。显然,在不久的将来,采用适当的工艺收集和加工森林再生生物质就能获得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一类的能源。植物原料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兰西 《科学之友》2007,(21):17-18
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滥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与自然在逐渐分离 对于许多生活在城市和少林地区的人来说,可能很少有机会去领略那充满生机、景色秀丽的森林景观,相反,在街头、商店、工厂、学校、公园甚至乡村,似乎到处都能碰到拥挤的人群。人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森林,远离了大自然,只好在城市中的动物园、公园或者精彩的电视节目中来欣赏大型野生动物的雄姿、小型动物的可爱和花鸟鱼虫的美丽,观赏树木的雄伟壮观和森林的迷人景色。许多孩子认为日  相似文献   

13.
柬埔寨政府官员曾在一次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1970年以前,柬埔寨的森林面积为1 320万hm2,占全国领土面积的73 %,但经过战争与人为破坏,目前森林面积仅剩下1 060万hm2,相当于全国面积的58 %。造成森林破坏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战争的破坏、开垦农业用地、焚烧森林捕捉野兽、烧炭和加工黄姜粉等等,特别是合法或非法地过量砍伐木材。政府官员说,遵照洪森首相的指示,近年来,柬政府对非法伐木活动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查和遏止行动,并在现场烧毁了部分非法锯木厂、木材运输工具、黄姜粉加工厂和炭窑等。今后,政府将继续下大力气遏止非法伐木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马的故事     
<正>马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是怎样改变人类历史的?大约5000万年前,在北美洲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身高不到60厘米、性情羞怯的素食奇蹄哺乳动物。它就是现在所称的"始祖马"。到了150万年前,始祖马就已经演化成我们今天所知的马的模样了。大约90万年前,从北美洲到欧、亚、非三大洲的草地上都分布着马。它们最终与人类相遇,并与人类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这方面的证据,在全球各地的考古记录中都有发现。现在,我们就来讲一讲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人脸渐渐变小一系列的科学研究表明,自从人类开始进入农业社会以来,面部就在慢慢变小。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人类学教授查尔斯·罗林·布雷斯表示,人类的脸每1000年缩小1%~2%,因为人类面部的骨骼逐渐缩短,牙齿也在减少和变小。1万年前,每个人都长智齿,但是现在只有一半人才长,而其  相似文献   

16.
美国得克萨斯某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研究出一种用激光测量森林木材蓄积量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精确度高、省工省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项技术对森林工业界来说前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人类就想看得更远,看到我们的肉眼不能及的地方。我国四川三星堆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铜人伸长变形的眼睛就表达了这种愿望,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是这个意思。遥感是从英文“Remote Sensing”翻译过来的,就是“远距离的感知”的意思。“遥感”可理解为感知在遥远的地方我们无法直接接触的目标。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的波谱特性是不相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辐射和反射能量,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例如,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的时候,由于着火的树木温度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温度高,它们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更多的能量,这样,载有热红外波段传感器的卫星拍摄到的影像,其着火的森林就会显示出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更明显的红色调。这个例子简单地说明了遥感的基本原理和过程。遥感大体可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地面遥感主要指以高塔、车、船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系统,地物波谱仪或传感器安装在这些地面平台上,可进行各种地物波谱测量。航空遥感泛指从飞机、飞艇、气球等空中平台对...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地球上拥有67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  相似文献   

19.
(一)自然科学的源泉及其发展的社会条件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即自然规律)的认识,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这种观察首先是由于生产的需要,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古代人类在同饥饿、寒冷和死亡的长期斗争中,在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以及医治疾病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关于自然规律的丰富知识,这就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同时也应该看到,人类是直接生活在自然界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而并不局限于生产过程。在人们得到温饱和有了闲暇之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索也就有可能开展得更加广泛、深入,由此也就开始出现了科学实验。因此,不能认为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的唯一源泉。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早在两千三百年前就认识到:“求知是人类的本性。”由各个世代积累起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经过不断地整理、总结,形成许多经验性的定律。  相似文献   

20.
野生动物大多畏惧人类,有趣的是,在非洲有一种小鸟,竟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称得上是一种共生现象,尽管生物共生在自然界中并不罕见,但动物和人类共生却非常独特,令人惊叹不已。在非洲一些地区生存着一种灰色小鸟,名叫响蜜啄木鸟,它们是寻找野蜂窝的能手。当在森林中发现一处野蜂窝后,它就马上飞向附近的村庄,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