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选择8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莲房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在静态吸附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AB-8树脂进行动态吸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AB-8对莲房黄酮的最佳层析条件为:样液总黄酮液浓度为1.5mg·mL-1,上样流速3BV/h,调节样液pH为3.5上样,以70%的乙醇浓度洗脱,洗脱流速2BV/h.  相似文献   

2.
选择8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莲房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在静态吸附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AB-8树脂进行动态吸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AB-8对莲房黄酮的最佳层析条件为:样液总黄酮液浓度为1.5mg.mL-1,上样流速3BV/h,调节样液pH为3.5上样,以70%的乙醇浓度洗脱,洗脱流速2BV/h。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鸡血藤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通过对6种型号大孔树脂的静态实验,筛选出最佳树脂;考察最佳树脂对鸡血藤总黄酮的吸附及洗脱性能,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HZ820为最佳树脂,其纯化总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3.31mg/mL,吸附流速4BV/h(1BV为20mL),上样液体积500mL,树脂吸附量达79.31mg/g;以60%乙醇为洗脱剂,洗脱流速3BV/h,洗脱用量5BV,解吸率达92.72%,减压浓缩得鸡血藤总黄酮浸膏,纯度为79.49%.  相似文献   

4.
对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中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大孔树脂对分离纯化多糖的吸附率、解吸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药复方多糖的浓度为5.93mg/mL、速率2BV/h、体积2BV,洗脱液乙醇的体积浓度为50%、速率3BV/h、用量3BV。AB-8型大孔树脂的吸附率、解吸率分别达到71.0%、93.1%,所得多糖含量为79.8%,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对中药复方多糖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枇杷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枇杷叶三萜酸的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首先对8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然后考察最佳大孔树脂对枇杷叶三萜酸的静态、动态吸附及脱附性能,得到最佳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大孔树脂型号为HZ-816,上样流速2 BV/h(1 BV约为32 m L),上样质量浓度0.6 mg/m L,上样体积470 m L,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95%,洗脱流速2 BV/h,洗脱剂的用量为6 BV,由此得到的三萜酸纯度为92.29%。通过比较研究表明大孔树脂分离法优于碱溶酸沉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炮制的干天麻为原料,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比较了八种大孔树脂(AB-8、D101、LX-17、D301、NKA-9、S-8、LSD-001、ADS-7)对天麻多糖静态吸附-解析效果,筛选出最佳纯化树脂,再研究最佳树脂纯化天麻多糖工艺参数.结果为:八种大孔吸附树脂中D101对天麻多糖的纯化效果最好.样品液浓度、温度、上样速度,洗脱用乙醇浓度、洗脱流速及洗脱体积等因素均对D101树脂吸附分离天麻多糖有影响.所得的最佳纯化工艺为:20℃是较适宜的吸附温度,上样速度1BV/h,上样浓度4mg/mL,进行吸附;吸附饱和平衡后,用解析液浓度60%乙醇,解析速率2BV/h,解析液体积3BV进行动态洗脱.通过该工艺天麻多糖的纯度提高到了65.7%,表明了大孔树脂D101对天麻多糖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枸杞中黄酮类化合物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吸附法筛选适合纯化枸杞黄酮类化合物的大孔树脂,并优化其动态吸附纯化工艺。静态吸附纯化试验表明:供试4种大孔树脂中,HPD-100对枸杞中黄酮类化合物吸附量最高,解吸率达到82.15 %。动态吸附纯化试验表明:上样浓度为5.0 mg/mL、上样流速为2.0 mL/min、洗脱液乙醇质量分数为50 %、洗脱速度为1.5 mL/min时,枸杞总黄酮的纯度为78.53 %,回收率达71.35 %。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质量分数较高的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上样质量浓度、乙醇体积分数、洗脱液接收体积和洗脱流速为考察因素,以银杏叶总黄酮质量分数、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BD(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对银杏叶总黄酮柱层析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上样质量浓度3.1 mg/mL,乙醇体积分数71%,洗脱液接收体积2 BV(BV为装柱体积)及洗脱流速2 BV/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完成三批验证实验,银杏叶总黄酮平均质量分数可达到35.77%,收率为93.30%,银杏总内酯质量分数达到《中国药典》标准。利用BBD响应面法优化银杏叶总黄酮柱层析纯化工艺是科学、合理、可行的,可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树莓干果为原料,通过比较HP-20、D101、X-5、LX-68、AB-8、XDA-6、XDA-8、D201大孔树脂对树莓粗黄酮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分离纯化树莓黄酮的大孔树脂为XDA-6树脂.结合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得出用XDA-6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树莓黄酮的最佳工艺.将树莓粗黄酮提取原液作为上样液,以6 BV/h(1 BV为1个柱体积)的流速上样吸附,之后采用60%乙醇作为洗脱剂,以4 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洗脱剂用量为5 BV.在此纯化条件下所得树莓黄酮质量分数为35.8%,较纯化前提高了1.21倍;干粉质量浓度在0.5 mg/m L时,对DPPH的抗氧化活性从纯化前的62.51%提高到70.36%,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棉花枯萎菌、小麦赤霉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纯化后的抑菌效果优于纯化前.  相似文献   

10.
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龙胆粗多糖,优化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龙胆多糖的工艺,并研究各因素对AB-8大孔吸附树脂对龙胆多糖的吸附与解析效果,得到龙胆多糖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浓度为4 mg/m L,上样流速为4 BV/h,上样量为8 BV,解析流速为1 BV/h,解析体积为225 m L,解析液为30%乙醇。经过纯化后多糖纯度从43.94%提高到了78.63%。经过AB-8大孔吸附树脂的提纯,多糖的纯度提高为原来纯度的1.79倍,所以AB-8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纯化龙胆多糖。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LSA-10型树脂对于恒山黄芪总黄酮的吸附特性以及分离工艺.通过7种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确定大孔吸附树脂的选型,考察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并确定该树脂分离黄酮的工艺.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拟二阶模型比拟一阶模型能更好拟合LSA-10型树脂的吸附过程;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LSA-10型树脂对黄芪总黄酮的吸附最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LSA-1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芪中总黄酮分离的最佳条件:黄芪提取液的上样浓度0.5 mg/mL,上样体积为4 BV(床体积),上样流速3 mL/min,以8 BV、60%乙醇以2 BV/h的速度进行洗脱.LSA-10树脂对黄芪总黄酮的吸附能力显著大于其他成分,这种吸附能力的差异与验证实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丹参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丹酚酸B的洗脱率和吸附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大孔树脂纯化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选用D101型大孔树脂,30 mL树脂可纯化100 mL药液,药液浓度为以生药计100 mg.mL-1,上柱流速为1 BV.h-1,除杂洗脱用水量为2 BV,洗脱剂为50%乙醇,用量为100 mL,洗脱流速为1 BV.h-1.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纯化物中丹酚酸B的质量分数达68%.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5种吸附树脂对柚皮甙的吸附能力,选择了对柚皮甙吸附能力较强,且容易洗脱的吸附树脂X-5,实现了柚皮甙的吸附分离.研究了提取液浓度、pH值、流速等因素对柚皮甙在该树脂上吸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解吸时洗脱剂浓度、pH值、流速等因素对柚皮甙在吸附树脂上解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柚皮甙在X-5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行为可以用Langmuir方程进行描述;当提取液质量浓度为2.7 g/L时,树脂具有最大饱和吸附容量32.6 mg/g;pH值对其吸附影响较弱;当每小时通过的溶剂体积为树脂体积的2倍时,动态吸附时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3.8 mg/g;pH约为10、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为最佳洗脱剂;当每小时通过的洗脱剂体积为树脂体积的1~2倍时,洗脱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制备菊苣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察了9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紫锥菊中菊苣酸的吸附分离性能,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菊苣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菊苣酸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吸附分离菊苣酸的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为3~4mg/mL,pH值为3的菊苣酸原料液以2mL/min的流速上柱吸附,再用6倍量树脂体积 (6BV)的30%乙醇以1mL/min的流速上柱进行解吸。AB-8树脂柱饱和吸附量可达18.0mg/mL,解吸率达90.2%。经AB-8树脂吸附分离,产品纯度达20.2%,纯度比紫锥菊初提物提高了近5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孔树脂层析法研究地榆多糖分离纯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选择HB-1600作为地榆多糖分离纯化的最佳树脂,上样浓度为0.333 mg/m L,上柱流速为1 BV/h,洗脱流速为1 BV/h.按此条件进行地榆多糖分离纯化,可以使地榆多糖的纯度由31.15%提高到76.50%.由此表明:利用大孔树脂层析法纯化地榆多糖可除去蛋白质等大部分杂质,提高多糖的纯度和品质,为地榆多糖的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小腊树黄酮的工艺,以及纯化前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AB-8型树脂是分离纯化黄酮的适宜大孔树脂;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物上样量为6BV(以湿树脂体积计),先用水淋洗,再用30%的乙醇洗脱,洗脱剂用量为3.3倍湿树脂体积.纯化后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要低于纯化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NDA99树脂对含邻氯苯胺的3,3’-二氯联苯胺生产废水的吸附与脱附效果.方法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邻氯苯胺在不同条件吸附下的浓度;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寻求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在常温条件下,树脂最佳吸附流速为3 BV/h,最佳吸附量为30BV/批,此条件下出水中COD<500 mg/L,邻氯苯胺含量<5 mg/L;在1 BV/h的脱附流速下,脱附温度为50℃,脱附剂选用1 BV 8% HCl+1 BV 4% HCl+3 BV H2O组合而成,脱附率可达98%.在最佳吸附—脱附条件下,连续进行10批次的吸附-脱附实验,吸附出水中COD为267~465mg/L,邻氯苯胺含量为2.13~4.85 mg/L,低于国标(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CODCr<500 mg/L、邻氯苯胺<5.0 mg/L.结论 NDA99树脂对该废水吸附性能稳定,吸附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综合开发利用红豆越橘果实,通过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纯化工艺获得纯度较高的红豆越橘总三萜化合物,并分析此三萜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方法】以野生矮丛红豆越橘为原料,首先采用静态吸附-解析实验和动态吸附-解析实验筛选大孔吸附树脂,优化最佳工艺,确定最佳上样质量浓度、pH、上样体积、上样流速以及洗脱液浓度; 然后采用Sephadex 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二次纯化,获得高纯度的红豆越橘总三萜; 采用对透明质酸酶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变性抑制率为抗炎评价指标,分析红豆越橘总三萜的抗炎活性。【结果】比较7种大孔树脂对红豆越橘总三萜的纯化效果,结果显示,X-5树脂最适合初级纯化,最佳纯化工艺优化结果为上样质量浓度1.5 mg/mL、样液pH 6、上样量为4/3 BV、上样流速1 BV/h、80%(体积分数)的乙醇进行洗脱,红豆越橘总三萜的纯度由原来的5.13%提高到29.46%。进一步采用Sephadex LH-20二次纯化获得纯度为(43.25±0.31)%的红豆越橘总三萜,抗炎活性结果显示,对透明质酸酶和牛血清白蛋白变性抑制率分别可达(81.5±1.37)%、(72.59 ±1.84)%。【结论】红豆越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浆果,通过二次纯化技术获得纯度较高的三萜类化合物,并初步证实红豆越橘总三萜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精制金莲花注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水提醇沉法和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联合应用对金莲花粗提物进行精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物中总黄酮的含量,考察最佳精制工艺条件.该方法精制金莲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金莲花提取物上样质量浓度40 mg/mL(按总黄酮计),总黄酮最大吸附量为32.5 mg/mL,洗脱流速为1.5 BV/h,洗脱剂为30%乙醇,所得的总黄酮纯度达到81.7%.该方法适合对金莲花注射剂的精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