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打造渗透企业文化的高职学校文化,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有利于人才职业素质的培养,能够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能够促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从文化层面人手探讨文化现代性的问题,已成为晚近现代性研究的重要特点。周宪教授主编的“审美现代性研究丛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作为该丛书的一种,湘潭大学副教授杨向荣的新作《现代性和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梳理了齐美尔社会学美学中的现代性思想。无论在西方现代美学资源的拓展,还是在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上,该书都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尝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文化格局发生普遍变化,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文学现象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冲突日渐激烈,解剖文学与文化现象的良好途径是进行中西文论的比较,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从传统的文论模式入手,有助于认识中西文论各自的民族特点及其独具有理论价值。同时,立足于现代科学的高度去评判东西方文化在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传统模式和历史逆转,并针对二者关于文艺社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流行,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文字的对比,不再局限于原作和译作两个封闭的体系,转向探讨分析译作和原作之间产生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待翻译的“文化转向”,应采取辩证的态度,本着开放与交流的文化心态,以便更好地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进行翻译研究,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应切实加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语言教学体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理解与领悟,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三峡文化,必须先认识和把握其内涵,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山水文化、史前文化、民族文化、民生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民间文化、工程文化和移民文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一直是以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一研究传统是有其国外的学术传承渊源与国内社会历史背景的。二战后,尤其6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文化人类学者在反省“欧美中心主义”传统的同时一改过去只对非西方社会文化进行研究的传统,大量开展了对自己社会文化的研究。面对我国正发生的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我国社会文化人类学者应打破过去只研究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传统束缚而将汉族社会文化纳入自己主要的研究界域中来。  相似文献   

8.
王德奎 《凉山大学学报》2003,5(3):149-154,156
本文从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互动的角度,审视嫘祖文化研究发生发展过程,对其历史文化遗迹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其文化资源,促进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面子可解释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而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面子维护在跨文化交际中难以实现。文章通过分析面子在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文化根源,总结面子维护理论并提出可行的拉近面子距离的策略,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的学校文化虽然历史不很久远,但是发展速度快,文化含量高,是了解和宣传草原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在关于草原文化的研究中,要注重发掘草原学校文化的潜质,培育学校文化的亮点,展示学校文化的风采,尤其要让大学文化支撑和导引先进的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宏观文化心理学以宏观文化为其文化观,这种文化观不但备受学者们的青睐,而且以此为指引展开研究会得出独特而科学的研究结论。民族教育研究对文化的认识相对狭隘,探讨宏观文化对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启示。文章首先探讨了宏观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独特的文化观,然后通过卡尔·雷特纳的种族心理研究进一步体验或理解宏观文化的精髓,最后从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局限出发分析宏观文化对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研究水文化角度人手研究枣庄文化,分析枣庄经济发展机制及优势,更加全面地了解水文化在枣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便为枣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齐长城是齐文化的重要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齐长城研究是对齐文化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以古老齐长城为栽体研究齐文化,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现代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尤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载体,文化的兴衰是关系民族存亡的根本问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山西建设成为文化强省,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山西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加快有特色区域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大力繁荣文艺创作和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与中国文化乃一说不尽之话题。他生长于中国文化之中,却多受西方文化之浸润濡染;身为如假包换之中国人,却多以英文写作;旅居美国30余年,却毅然回归中国文化之母体。纵观其人生及其文学创作,他与中国文化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之距离。正是此种距离使其对中国文化之热爱、选择、审视、绍介乃至回归,升华到一种审美之高度。当然,与中国文化之疏离亦掣肘其文学创作之臻化境。  相似文献   

16.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因此而有了中国独有的“春运”景观。从文化研究角度出发来看春运,可以说,春运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媒介文化和制度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制度文化又是其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17.
郑峰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3):30-31,64
国内外学者虽然对企业文化的功能以及作用进行了研究,但是学者们大部分从企业文化实践角度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从行为科学视角下研究企业文化尚无研究,本文在行为科学的视角下,研究了企业文化具有的功能,然后重点描述了企业文化具有的功能产生的机理和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由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假说,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做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掌握的程度.所谓文化适应是指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因此,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之间所构成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就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本文重在阐释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自己对该理论的见解,并由此谈谈文化适应模式中心理距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21(1):F0002-F0002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自觉,地域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包头地处阴山南麓,历史悠久而内涵厚重的阴山文化成为本地区学者研究的热点,我刊的“阴山文化研究”专栏也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相似文献   

20.
每一种企业文化,都反映着一家企业的历史与管理特点,反映着企业领导人的经营管理思想及价值观。研究企业文化的民族性,关注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和谐与融合,关注民族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我们建设一种全新的成功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必要前提,也是我们真正理解一种企业文化何以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