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 electricity与静电荷或动电荷相联系的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电荷 electriccharge又称“电[荷]量”。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电的量,是物体或系统中元电荷的代数和。 静电学 electrostatics研究在没有电流情况下与静电场有关现象的学科。  相似文献   

2.
"量"可以分为广延量和内强量。"广延量"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量,"一切物体都有广延"的先天分析性使得对物体的广延量的数学化具有先天合法性。内强量是指每一个感觉都有其不同的程度或强弱之分,它不能直接地被数学化,内强量只有通过向广延量的合规律的转化,其数学化才能有先天合法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合二而一”論者否认矛盾的斗爭,否认矛盾的轉化,統一体的必然分解。他們为着替自己辯护,把一切事物的矛盾双方都說成只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然后宣称任何事物都是“合二而一”的。他們的“合二而一”論就是建立在歪曲了的“事实”基础上。他們有的說:阳电和阴电是“合二而一”的,还有的說:电运动发生质变是阳电和阴电的“合二而一”。有人还举例說:“阴电和阳电‘合二而一’就打雷。”但是科学事实証明,这些說法是毫无根据的。 (一)带阳电物体和带阴电物体間有着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一分为二,分为带阳电物体对带阴电物体的作用力和相反的带阴电物体对带阳电物体的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相互对立,是不能“合二而一”的。相对靜止的带电体周围产生电場,使带电体間相互作用着靜电力。带电性质相同的带电体間,相互排斥;带电性质相反的带电体間,相互吸引。庫仑定律指出,相互排斥或吸引的力的量,正比于它們带电量的乘积,反比于它  相似文献   

4.
<正>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空气干燥的冬季,漆黑的夜晚,我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噼里啪啦”的响声;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彼此间相互吸引,难分难舍,且越梳头发越蓬松;有时伸手去拉金属门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油罐车拖在地上的铁链,通信电缆外面包的铅皮起什么作用?雷电如何形成的?你知道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植绒的道理吗?这些都跟静电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Bilson-Thompson提出的组合先子拓扑模型(compositepreonstopologicalmodel,TM),提出了先子呈现空间假说(preonsemergingspacehypothesis,PESH),即携带同样电荷(0电荷或±e/3电荷)的3条先子(pre-ons)从粒子中向外延伸,构建出与其他粒子共享的各向同性三维空间。由PESH得到的4项规则经检验与标准模型的所有三代粒子相符合。应用PESH可以从几何/拓扑角度解释量子霍耳效应中的分数电荷准粒子、夸克禁闭及渐近自由、三维空间、粒子质量、宇称守恒及破缺、将引力子纳入TM、量子统计及自旋等物理现象。而且,基于PESH可以预言在特殊环境下存在带分数电荷粒子。本文并提出了两项实验以验证这些预言。  相似文献   

6.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色光组成的,它们的波长和偏转角各不相同。阳光照射在物体上,各种物体对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的吸收和反射的能力不同,形成了各种颜色。简言之,某种物体如果能反射阳光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光,而吸收其余的光,那么,物体就呈现出被反射出来的单色或复色光的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磁浮”与“磁悬浮”二词经常出现。说法不一,但一般指的是同一物理现象:一物体在空气中或真空中,借磁力以非接触形式(静止或运动)得以支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磁浮”与“磁悬浮”二词经常出现。说法不一,但一般指的是同一物理现象:一物体在空气中或真空中,借磁力以非接触形式(静止或运动)得以支持。  相似文献   

9.
符号学视角中的颜色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辉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2):23-26,70
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颜色要成为一种符号,离不开各种物体作为颜色符号的载体,与颜色共同构成符号的符形,在社会约定中产生"所指",才有了意义.颜色符号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它的发展又预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质电类比当量和引力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两类性质不相同的力,但一直以来不断有人在追求着它们的统一。本文提出质电类比当量λ(λ=8.6168×10^-11C/kg)的概念,并提出假说认为它可能是沟通这两种力场之间的桥梁。利用质电类比当量,电磁学中的基本定律可以应用于引力物质的运动。一些高速运动的天体辐射引力波的过程,是验证质电类比当量是否正确的理想实验。双星PSR1913+16绕质心作椭圆运动,本文将它们的引力质量用质电类比当量换算成电荷,然后用电磁波辐射理论计算出双星运行一个周期因引力波辐射而损失的能量,结果恰好跟因轨道减小而损失的机械能相等,这个结果为质电类比当量假说提供了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11.
人类已经成为塑造地球面貌的主导力量.12月10日,一项刊登在学术期刊《自然》的研究指出,2020年或标志着人造物体质量超过活生物量的转折点. 过去100年,建筑、道路、机器等人造物体的质量每20年翻一番.平均而言,地球上每个人每周都会产生相当于其体重的人为质量.研究称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正在不断增加,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人...  相似文献   

12.
高电荷态离子及其在等离子体演化中涉及的能量交换和粒子交换过程,在核爆、可控核聚变、超新星爆炸和恒星吸积盘等极端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和储存环精密谱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了高电荷态离子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研究极端条件下高电荷态离子结构和动力学,获得高精度原子物理参数、探索高电荷态离子在等离子体环境下的非早衡演化理论模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通过研究高电荷态离子精密谱和碰撞反应过程,在原子层面理解高电荷态离子结构和动力学中的量子多体问题,阐明等离子体中的原子物理基元过程;基于获得的高精度原子谱和动力学参数,研究高电荷态离子与不同状态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探索其非平衡演化的微观机制;为聚变能源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关键原子物理参数,深化对非平衡等离子体演化的物理认识。  相似文献   

13.
如果物体A构成物体B,那么A与B是同一的吗?关于这一问题的"标准解释"(构成论)认为:"构成并非同一性"(即A≠B)。但构成论者对这一观点的核心论证中隐含着一个内在矛盾,即对莱布尼茨律的既肯定又否定的双重立场;并且构成论者无法合理地说明两个物体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个空间是如何可能的,因此构成论不可能成立。一个物体与构成它的物体是同一的,或者说"构成就是同一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科学》2006,8(2):61-61
自旋电子学的目标在于用电子的自旋代替传统的电荷作为信息的载体。自旋流在自旋电子学中是描述自旋输运的至关重要的概念。如何正确定义自旋流是一个有基本意义的理论问题。早期的理论研究一般将自旋流简单地定义为自旋算符与电子速度的乘积,类比于电流是电子电荷与电子速度的乘积。然而,这种定义忽略了自旋与电荷的根本不同:在一般系统中,自旋并不守恒。这个问题在最近的关于自旋霍耳效应的研究中变得特别突出:自旋霍耳效应所赖于产生的自旋-轨道耦合让电子自旋有内禀的量子演化,而传统定义的自旋流并不能与实验观测的自旋积聚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5.
固体中的电子既是电荷的载体,又是自旋的载体。现有的信息技术分别利用半导体的电子电荷特性制造微电子器件,进行信息处理和运处;利用铁磁材料的电子自旋来进行信息存储。  相似文献   

16.
Al/TiN(111)界面沿(011)晶面的差分电荷密度图图(a)为TiN表面为Ti原子的界面结合情况;图(b)为TiN表面为N原子的界面结合情况。图中的实线区域表示电荷积累,虚线区域表示电荷欠缺。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易于加工成型,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在很多金属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0-30,34
根据辐射定律分析表明,接近环境温度的物体在8~14μm(长波红外:LWIR)红外波段的红外辐射较强,而8~14μm为大气窗口,透过率约为80%左右,它的探测信息主要反映地物的发射率及温度;而温度较高的物体,例如目标的发动机或羽烟部分,在3~5μm(中波红外:MWIR)红外波段的红外辐射较强.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1,(21):62-63
1947年7月,在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地区偏远的沙漠地带。一个神秘的飞行物从天而降,一场世界范围的推测由此展开。坠毁的神秘物体真的会是外星来客吗?而美国空军的调查报告前后矛盾。一个个知情者或遭恐吓或神秘失踪,让人感觉在真相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  相似文献   

19.
马赫对牛顿旋转水桶实验的经验主义与现象主义分析,对于破除牛顿与康德求助于绝对空间来定义惯性系的先验论证,是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的哲学动机。但是,马赫的论证立足于与场论以及相对论不相容的超距作用,因而成为荒谬的物理构想。而光的传播需要时间,意味着遥远物体与星辰的视位置与通过光信号对时确定的物理位置是不一致的,马赫原理无法论证旋转的相对性。爱丁顿认为,尽管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是相对的,但是旋转运动涉及物体不同位置之间的相对速度与相对加速度,因而改变了物体的能量-动量分布,从而产生了偏离惯性结构的绝对运动。  相似文献   

20.
杜欣 《科学大观园》2006,(24):48-49
近100多年来,世界各国商船和军舰在海上不断遭遇一些怪事:海洋深处会莫名其妙地发射出奇特的强光或出现神秘莫测的不明物体;至今,这些奇怪的现象仍令许多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