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山区类型划分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界定山区范围,认识中国山区空间格局特征,为中国贫困山区精准扶贫战略因地施策提供决策支撑。论文基于海拔、坡度和起伏度多指标结合的地貌形态分类体系,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对90m分辨率的SRTM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中国山地面积,结合县域行政区划和不同地貌类型面积比例,构建一套可量化的中国山区分类体系,对中国山区范围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4.70%;从山区分布的总体格局看,山地县比例最大,占全国面积42.36%,丘陵县比例最小,仅占全国面积的12.55%;从地带分异格局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平原县面积占比最大,分别占东部和中部国土面积的62.64%和55.21%,西部地区的山地县占比最大,占西部国土面积的54.52%;从省域分布格局看,我国大陆地区有14个省级单元的山区比例高于60%,宁夏、青海、云南、贵州、甘肃和西藏7个省(自治区)的山区比例均高于99%,是中国山区分布最集中连片,山区特征最典型的省份。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到总土地面积的2/3,并且大部分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山区,山区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存在很多特殊的问题.认识与分析山区农村发展现状特征和建设重点,对指导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临汾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办公室对全市63个山区农村的发展现状调查的原始数据与资料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总结出山区农村发展的现状特征、新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据此给出一些山区农村发展的建议、发展的建设重点及其思路.主要结论是,当前山区农村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建设方面,不断帮助农民开拓增收渠道,围绕农民增收提供相应的农村公共产品,如搞好公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山区面积广阔,除嘉兴、嘉善、桐乡三县(市)外,其它各县、市都有一定面积的山地。其中,永嘉、文成、泰顺、龙泉、云和、遂昌等28个县的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70%以上,属山区县或全山区县。山区资源状况总体说来虽较丰富,且有一定的经济开发潜力,但由于我省山区的山坡度大、土质薄,生态系统又不稳定,加之缺少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工业用的煤、铁资源较为贫乏,储量有限,而且山区的交通运输极为不便,所以我省山区经济的发展还较为落后。由于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经济开发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及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对人口数量的承受力等因素的影响,山区人口自然较平原、河谷、盆地地区的人口要少。  相似文献   

4.
张建峰 《今日科技》2001,(10):21-21
在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竹业作为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农村和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浙江省以毛竹为代表的散生经济竹林主要分布在浙西南和浙北山区,其中丽水区域竹林面积10.5万公顷,是我省主要产竹区。遂昌县又是丽水市的主要产竹区,竹林面积1.33万公顷,占全市竹林面积的12.7%,而且,遂昌县的野生经济竹林资源极为丰富,据调查,全县成片分布(0.2公顷以上)的优质野生竹达到4000公顷以上,开发潜力极大,发展竹产业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竹类资源丰富,为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沿焦枝铁路线以西的湖北山地,是我省自然资源的宝库.这里山岭重叠,峡谷幽深,广大山场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具有发展林业和特产业的优越条件,生产潜在力很大.按照山区土地资源特点,因土地适宜性而调整农业结构,恢复和重建山区生态平衡,应是振兴山区农业,繁荣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仅从土地资源特点、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和经济合理利用方向三个方面,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丹东林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在丹东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使丹东林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当前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和建设;稳步推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适度发展林地经济;逐步减少蚕场,控制板栗面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云南太阳能资源及其分布特点,分析了农村能源现状和太阳能发展历史,根据云南山区面积占94%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耕地等别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省区域内耕地质量分等成果为基础,利用面积加权和空间分析两种方法,综合分析了全省耕地等别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内无劣等地分布,耕地平均等高于全国平均等;全省耕地等别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结合福建省耕地保护网络化监管试点项目耕地保护评价结果发现,分布在中区和差区的耕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且中、差区的优等地面积占全省优等地面积的75%.福建省耕地等别总体偏高,耕地等别的空间分异性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全省耕地等别存在下降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贫困山区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为我国新时期制定了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面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自然生态基础恶劣的贫困山区 ,与小康社会还有较大距离。发展贫困山区经济、使贫困山区人民彻底摆脱贫困 ,是我国全面走向小康道路上需要攻克的最后堡垒。一、我国贫困山区的特点1.贫困山区分布面广山区与贫困本是两个概念 ,但山区的脆弱生态环境和封闭发展条件又与贫困存在因果联系。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70% ,贫困问题与山地紧密联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划定的中国农村18个贫困片区 ,全部是山地、丘…  相似文献   

10.
对福建省邵武市8个自然村的185栋农村住宅进行抽样式摸底调查,主要考察其结构类型、结构和构件的损伤现状,以及周边地质条件等因素,并对结构的安全等级进行评定.调研结果显示:闽北山区农村住宅的结构类型中以木结构和石砖木结构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53.5%和28.1%;木结构类型中安全等级为A的农村住宅比例为52%,安全等级为B,C与D的农村住宅比例为48%.最后,针对闽北山区农村住宅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防灾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闽北山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闽北山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了闽北山区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闽北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沂蒙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沂蒙山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山区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巨大,但因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山区资源浪费严重,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分析了沂蒙山区的自然条件与主要土地类型的质量、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山地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提出了这一地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西石灰岩山区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封、造、育等办法绿化石山,恢复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条件,为山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配合兴修水利,砌墙保土等工程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发展乡镇企业,为综合治理积累资金;开发农村多种能源,确保青山长存,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耕地和生态用地是维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屏障,研究其动态变化特征及转化关系,将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以东北地区为实证区,采用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6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耕地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变矩阵量化数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生态用地转化为耕地是耕地转化为生态用地的3.11倍,生态用地中主要是林地和草地与耕地转化相对活跃,水域与耕地间的转化面积相对较小;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耕地面积的增减变化均使得生态用地逐期减少,仍需加强未利用地的合理开发;建设用地通过占用耕地扩张迅速,耕地流向生态用地变少;生态用地流向耕地和耕地流向建设用地的土地流动格局使东北地区生态用地面临巨大的压力;严格控制草地开垦和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严禁毁林开荒是未来东北地区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形成过程、目前状况和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保护区今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今后,在保护区内,应以保护森林资源为主,适当兼顾经济效益。为达到维护生态平衡,创造最佳整体效益的目的,作者提出了调整农业用地、封山育林和大力发展衣副业生产等具体的措施,可作为该保护区今后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0—2012年对福建省番石榴园的介壳虫及其天敌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番石榴的介壳虫有8种,隶属4科7属。其中橘臀纹粉蚧发生较重,堆蜡粉蚧、银毛吹绵蚧、咖啡黑盔蚧次之;其余4种零星为害。番石榴园中蚧类天敌资源丰富,以瓢虫、草蛉为主;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对番石榴蚧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区茶业绿色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南方山地传统茶园开发与经营面临水土流失治理、茶园生态保育、多样功能挖掘与深化绿色生产等挑战。通过实地调研与科学分析,结合福建省山地茶园发展实际,提出山区“三生”耦合茶园与绿色发展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其技术对策,主要包括强化山区茶园生态恢复效率、强化山区茶园高优生产效益、强化山区茶园康养生活功能、强化山区茶园“三生”要素耦合,实现生产-生态-生活功能的有效发挥,以有助于发展富有区域特色的山区茶园循环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林业经营中优化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包括林地、技术、劳动力、资金),实现林业生态绩效增长。【方法】将林木“轮伐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与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中间变量,分析生产要素优化对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作用机理,并以福建省沙县林业生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人工经营林地的生态绩效与生产要素投入关系为:生产要素优化可提高林业生态绩效,如国有林场因林地经营面积大、资金成本较低且营林技术更先进,其生态绩效好于其他经营方式的林地;生态绩效与林地经营规模间存在“门槛”效应,当林地经营面积超过“门槛”规模后,林木轮伐期才可能延长并进一步提高生态绩效。不同林业经营方式其生产要素优化面临不同问题:国有林场需更多林地投入以应对用材林林地减少而年度用材林采伐量却增加的困境;村集体林场面临林地与资本短缺;经营型小农户面临技术、资本与劳动力投入的全面短缺。【结论】生态绩效增长的关键在于林地收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林木轮伐期延长,而轮伐期延长可通过采用更先进生产技术(按高标准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进行营造林)、投入更多资本且降低资金成本、投入更多林地等要素优化路径实现,其中林地经营面积大于“门槛”规模是轮伐期延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Cs示踪和土壤粒度分析, 着重探讨了河北坝上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壤风蚀的关系, 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强度为沙质丘陵草原 > 耕地 > 退耕还草地 > 人工林 > 石质丘陵草原, 提出了对研究区保持石质丘陵草原现状、保护原有人工林等植被恢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永苏 《河南科学》2014,(6):911-918
以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审视城乡关系,着眼于使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河南实际出发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城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在此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认识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争取较高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大幅度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积极防治城市病,走出一条符合河南实际、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