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准备期训练、强化期训练、比赛期训练进行分析,然后对竞走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心理变化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赛前训练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竞技状态,赛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又将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比赛前一周降低训练强度有助于运动员调整心态,并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工作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特点,从身体训练、专项技术训练、控制训练三方面打下规范化训练的基础,帮助运动员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3.
根据少儿速滑运动员的生理解剖特点,建构少儿速滑运动员训练模式.教练员通过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采用短和超短距离进行技术训练,科学系统地对少儿速滑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4.
遵循适度性训练原则,掌握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特征,正确而科学地处理好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探索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规律,从而增进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笔者将"多课次"训练这一新型训练方法,应用于赛艇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中.通过查阅有关"多课次"训练的研究资料,结合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将赛艇运动员的生理指标与"多课次"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训练前后的生理指标数据分析,对运动员训练前后的Vo2max和乳酸阈进行综合评定,掌握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特征,以及提高运动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助于运动员的科学训练,为今后赛艇运动的发展及对赛艇运动员的科学监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态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8个影响训练态度的因子,采用自编《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态度量表》,对9所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性别、大学训练年限和运动技术等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态度总体较为积极,男性运动员的训练态度强于女性;训练态度的强度随着运动技术等级的增高而降低;训练态度随大学训练年限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技能作为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核心要素之一在散打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控制论基本原理出发对散打运动员技术训练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建立了散打运动员技术训练的闭环式反馈控制系统,解决了训练控制体系中目标控制、方法控制和内容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过程中与运动强度相适应的敏感指标,对18名参加湖南省定向越野锦标赛的定向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于赛前训练四周对乙酰胆碱酯酶进行测试,每周末抽血,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赛前四周运动员的乙酰胆碱酯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了先轻度上升随后急剧下降,再缓慢上升的变化曲线.结论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过程中,乙酰胆碱酯酶能够精确地反应运动员的机体机能状态,疲劳程度及恢复情况,可为运动员训练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分析足球运动员多年训练竞技能力发展状况,认为运动员按多年训练的特点分为初级训练阶段、技能提高阶段、最佳运动状态阶段和运动状态保持阶段.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据此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对探索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成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评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对足球运动员训练负荷评估结果相关性和可靠性系数均较低,无法准确反映足球运动员训练的实际情况.构建足球运动员训练负荷评估指标体系,确定负荷评估指标权重值、模型指标评估结果量化.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精准反映足球运动员训练负荷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长跑属于体能类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比较高.因此,体育教练要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恢复训练.本文主要从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监督以及训练恢复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连山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3):89-91,132
对高校的运动代表队的训练工作、比赛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校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受到社会压力、人们对体育的偏见、本人的心理矛盾、学校对运动员的承诺以及毕业分配等因素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高校如何协调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的关系、确定运动员训练目标、遵守承诺以取得运动员的信赖、改善运动员生活和训练条件、提高教练员专业训练水平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以柔韧性和协调性为基础,通过力量和力度的运用,为观众呈现出竞技健美操的唯美特性.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开始应用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选取没有损伤病史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30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试验.制定训练体系,在两组均进行竞技健美操C组难度动作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对试验组附加核心力量训练,经过为期8周的训练,试验组运动员的稳定性和核心力量各项指标测定结果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实施科学的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升其稳定性及核心力量,并帮助其高质量地完成C组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14.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对于普通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身体训练包括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和协调素质训练等,同时要结合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个人特点、训练条件等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5.
刘禹杉  李煜姗 《江西科学》2021,39(2):251-255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成绩,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现对不同气温特征的训练周期内皮划艇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训练的测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训练周期内气温变化时,运动员的生理状态并未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但当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时,成绩的提升幅度则相对较小;且当平均气温较高时,会导致测试成绩提升幅度下降,甚至会出现运动成绩倒退的情况.根据以上结果在指导皮划艇运动员训练时,尽量避免炎热的天气,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套运动员标枪出手速度与出手角度自动识别系统,其由红外激光管阵、光敏二极管阵列、嵌入式处理器、上位机及显示设备部分组成,该系统可纠正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训练效率.商丘师范学院4名运动员5周的日常实测训练数据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准确识别标枪出手参数,校正运动员出手动作,提高其训练效率,为不同运动员提供针对性训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我国试点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影响因素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试点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运动员的训练动机水平、运动员伤病、学校对篮球项目的经济投入、教练员的思想道德观和文化修养,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赛前训练的跨度、训练内容的选择、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运动负荷的安排,决定了赛前训练的效果.通过对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进行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特征与规律,为跳跃项目大学生运动员赛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学特征、负荷特征、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时间一般为8~10周,分为动员阶段、加量阶段、强化阶段、赛前诱导四个阶段.2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负荷量,周课次安排在4~6次左右,每次课时间安排为90~120min.赛前训练的总负荷量平均安排在5 040min,其中最小值为2 880min,最大值为7 200min,负荷密度控制范围在80%~95%左右.赛前减量训练过程中的专项训练强度安排在85%~95%.赛前减量训练中的专项训练强度是平时训练强度的65%~80%.3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基本内容比例安排主要以专项速度和专项技术为主,平均比例为21.95%和23.63%.4跳跃项目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的方法以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技术训练以完整训练法为主.赛前训练的内容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力量训练对于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力量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机体工作效率,还能提高身体控制力,避免运动损伤.对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从徒手训练、器械训练和专门性核心力量训练等方面给出提高篮球运动员力量的有效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CrossFit训练体系对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及运动表现的提升效果.选取20名17~22周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篮球队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能训练,观察组进行CrossFit训练,测试体脂率、FMS、3/4全场冲刺、垂直纵跳、卧推等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员体脂率降低明显,FMS得分有所增长,3/4全场冲刺、垂直纵跳和卧推成绩提高更多.由此可见,CrossFit训练在改善运动员体成分及提升运动员力量、爆发力、速度等素质方面成效显著.建议在日常训练中加入CrossFit训练手段,可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和综合性多关节训练,并结合运动员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其特点的体能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