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果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同样没有赣南农民的小康就根本谈不上赣南人民的小康。要实现赣南农民的小康,最根本的是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而要使这一判断农民小康与否的核心指标得以实现,赣南应立足于现实充分发挥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把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转移作为一项基本的策略,以实现减少农民而富裕农民的目的,最终使赣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本文拟对赣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奔小康的对策进行分析,供宏观决策和微观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果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实现赣南农民的小康,最根本的是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而要使这一判断农民小康与否的核心指标得以实现,赣南应立足于现实充分发挥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把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转移作为一项基本的策略,以实现减少农民而富裕农民的目的,最终使赣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本文拟对赣南农村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供宏观决策和微观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基础的,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的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只有解决了9亿农民的温饱、康乐,我国的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与否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三农”问题显得十分突出,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就“农”论“农”,必须采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只有把“三农”问题放到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中来考虑,解决“三农”问题才有希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总体上要达到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亦在农村,突破点是农民.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才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也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小康和保持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6.
经过20世纪后50年尤其是80年代后的奋斗,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实现了小康,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农村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是农民增收困难,这已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作为当前的攻坚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对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必然在农村,没有农村与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相似文献   

8.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要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9.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文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临沧地区二○○二年农民所得入手,对农民所得来源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农民所得结构分析,找出农民增收难的症结,从发展的角度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这一项“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在国人思想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成为世人不争的诊断。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1.
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到2017年要在全市实现全面小康,较全国率先三年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说到2017年,重庆市广大的农村地区都将步入全面小康的水平。目前,重庆市现在有人口32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200万,农村人口2000万,预计到2017年重庆市城市化水平也将接近70%,但还将有600多万人口生活在农村,而这600多万农村人口是否能步入小康社会,将直接影响到重庆市在2017年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前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四川藏区农村的全面小康进程是我国整个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藏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到我国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繁荣的大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因此,出于调查样本的原生性、相似性和代表性等方面的考虑,本文选取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巴底乡的沈村及其全村60户村民为典型个案,描述和分析该藏区农业自然村的经济发展现状,以此作为四川藏区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调查的个案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此 ,我们既应充满信心 ,同时又要充分估计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只有勇于迎接挑战并不断排除困难 ,才能最终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当前 ,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不少。譬如 ,我国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农民收入偏低。 2 0 0 0年底实际数字只有 1 0 66元 ,离全面小康社会的本项标准80 0 0元相去还甚远。显然 ,没有近 8亿农民的小康 ,就谈不上全面小康。要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关键。另一个重大困难是 ,西部发展明显比东部落后 ,两者之间的差距目前相当大。以人均年国民…  相似文献   

14.
一、三峡移民问题对建设中国西部小康社会的影响 中国东西部差距巨大,西部地区卫生问题关系到中国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江泽民主席曾指出: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由于重庆地区在中国西部的特殊重要性,建设重庆市的小康对西部小康具有决定性影响。在中国4个直辖市中,重庆是面积最  相似文献   

15.
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农村区域差距还比较大,农民增收还存在障碍和困难,农业、农村经营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因此,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发展要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落实科教兴农的发展政策,实行政府政策优惠扶持.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首先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外经济形势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其次,从8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在新阶段,农业科研必须在优质、专用、名特优品种,农产品加工、保鲜,高产高效配套综合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信息化体系建设,建立农科教有机结合的体制等各方面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攀枝花市农民大部分居住在山区和二半山区,要实现农民增收,存在着农业基础薄弱,传统农业种养殖观念根深蒂固等多重因素制约。因此,攀枝花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就要着力破解制约农民增收的难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营方式,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论重庆农业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全面进步的目标,必须以农业创新为突破口,以农业创新为增长点。实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资源创新、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20.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农村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农村在全世界来讲仍是最大的农村,到本世纪末要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使八十年代初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翻,二是使全国人民在生活上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发展。为此要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必须与农村能源的建设、开发利用、节约并重的重大事项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此,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能的需求为目的,并促使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划时代的转变,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