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祁连山及周边地区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444份,分析表层沉积物磁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祁连山及周边地区地层沉积物磁化率的研究成果,探讨沉积物磁化率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磁化率与经度相关性较高,以97°~98°E为界,东侧磁化率主要受控于亚洲季风;西侧受控于西风环流,磁化率受风力或者风沙输送影响,与物源有关.地层沉积物磁化率在不同环流系统中意义存在差异,亚洲夏季风控制区沉积物磁化率与气候湿润程度呈正相关,西风模态核心区反之,过渡区沉积物磁化率对气候的响应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
磁学参数作为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现代环境污染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许昌市清潩河表层沉积物磁化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清潩河北段磁化率均值为36.8×10-8m3·kg~(-1),中段均值为29.8×10-8m3·kg~(-1),南段均值为44×10-8m3·kg~(-1).南段磁化率最高,北段次之,中段最低.受到污染严重的区域磁化率值较高,污染轻的区域磁化率值较低,磁化率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性.城市河流表层沉积物磁化率的测定,可以为城市河流污染监测、城市污染空间判断提供一种便捷手段.  相似文献   

3.
澧水下游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澧水下游野外考察、河漫滩沉积物取样和沉积物粒度分析,以期探讨澧水下游漫滩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澧水下游漫滩21个站点沉积物中黏土-粉砂-砂含量的百分比平均值分别是13.4%、58.15%、28.36%;平均粒径(M_Z)的范围在3.18~6.28Φ、标准偏差(σ_I)的范围在2.72~1.69、偏度(Sk_I)的范围在-0.21~0.57、峰态(K_G)的范围在0.80~1.27、中值粒径(D_(50))的范围在2.24~6.24Φ.澧水下游漫滩沉积物的粒度分布与河水动力条件呈正比关系,河水动能越强,沉积物粒度越大,反之沉积物粒度越小.这与河流系统的自身行为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河流拐弯和汇合等使河流流速变大,沉积物的颗粒也相对变大,砂组分比重增加;人类活动如农业灌溉使河流径流量显著减少,河流水动能减弱,沉积物颗粒随之变小.  相似文献   

4.
公路边土壤的磁化率特征及其对污染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徐州郊区某典型路段两侧农田的表层土壤开展详细的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公路边土壤的磁性明显增强,磁化率(χlf)高达497.6×10-8m3/kg,比正常值高出近7倍。结合频率磁化率(χfd)的分析可知,公路边土壤磁性的增强主要是源于道路交通污染的影响。垂直公路方向的土壤磁化率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采样点距离公路0~15 m内,表土磁化率变化显著,且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但在距离为15~40 m内磁化率值较低且变化幅度很小,接近于距离公路500 m区域的磁化率值,受交通污染的影响很小。表明磁化率测量对于快速推断公路边表层土壤的交通污染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忻旸  陈世金 《安徽科技》2012,(10):38-40
正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环境污染,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重金属是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如上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和骨痛病就是由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与治理进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重金属是土壤环境污染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危害机理,并针对污染途径提出了"减源""截流"和"修复"治理措施,控制流入环境中的重金属的绝对值;重点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晋江感潮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福建晋江感潮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比,采用单因子超标率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呈极强污染水平,其次为Cu,而Zn,Pb,Cr,Ni呈中等或轻微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晋江感潮河段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属于生态危害性极强的重污染水平,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DTPA浸提法测定了太钢周边土壤中重金属铜、锰有效态的含量,并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太钢周围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铜、锰的含量及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充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口区和相对清洁对照区(西华师大新校区)不同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Pb、Cu、Cd、Zn)含量分析,研究了植物大气环境污染指数,探讨了重金属含量与城市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中的重金属元素富积量和大气中污染指数正相关.植物叶片的重金属元素富积量可较好和客观地指示市区大气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该研究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中有害重金属的来源与分布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当前我国环境中有害重金属的来源及分布作了简要阐述,对如何防治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利用FAAS分析技术,分析了水体、沉积物、土壤等3种不同环境介质中Cd,Cu,Mn,Pb,Zn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差较大,各元素在不同采样点表现出浓度变化较大等特点。3种介质中,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最高,其最大值达到3.5016×104mg/kg;5种重金属中,Pb和Zn浓度最高,占到各采样点重金属总浓度的80%。水体、沉积物、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规律的相似性表明了其来源的一致性,也说明矿山开采和冶炼对于其周边环境介质存在严重影响,如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某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成因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州市某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CP—MS测定福州市某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几乎全部超过福建土壤背景值,表明该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受到了人为源输入的影响,且城市某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近郊土壤.该区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成因存在差异,其中第1主成分中Pb、Zn、Cu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Cr、Cd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第2主成分中Co、Ni属于自然源;第3主成分中Mn和As则主要来源于生活区的燃煤.  相似文献   

13.
典型城市排污河不同介质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津的南、北排污河为例,利用ICP-MS分析技术,分析了城市排污河水体、悬浮物及沉积物中Cu,C r,Pb,Zn等13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别极大,最多可相差10个数量级,各重金属元素在不同采样点的浓度变化也较大.各介质中Zn、Cu、C r、Pb、N i和Mo等几种元素的浓度都占到各采样点重金属总浓度的80%以上.在排污河水体中各重金属元素的溶解态约占6%(B i)—61%(Mo),Zn、Cu、C r和Pb等的溶解态仅占13%—30%,它们主要以吸附态存在,主要归宿是沉积物相.而排污河悬浮物中重金属浓度为沉积物中浓度的1.3—11.2倍,这可能是由于采样点1、13、17、19、20和23等的悬浮物浓度高出沉积物中浓度10.9-55.7倍所造成的,说明近期这些排污口接纳了富含某些重金属的污水.排污河水、悬浮物、沉积物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组成和分布模式的相似性表明其污染来源的一致性.北排污河主要接纳工业污水,其重金属污染程度远高于以接纳大量生活污水为主的南排污河,尤其是C r和Pb的浓度超出V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市盘龙江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盘龙江底泥5种重金属锌(Zn)、铜(Cu)、镉(Cd)、铅(Pb)、铬(Cr)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Haka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盘龙江底泥5种重金属对水域污染程度,对水域和周围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对盘龙江底泥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锌(Zn)、铜(Cu)、镉(Cd)的污染较为严重.盘龙江各河段受到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有所不同,以油管桥、圆通桥、南太桥、双龙桥为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段.盘龙江底泥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在大部分河段为低度污染或中度污染,但镉(Cd)对盘龙江水域和周围环境具有较大的生态风险性.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省大宝山多金属矿区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磁化率监测指标的探索研究。选择两个尾矿库、尾矿废水汇入河流的上游土壤、中游土壤以及未污染土壤分别进行磁化率测试。发现在尾矿库中,细粒沉积物中磁化率值高于粗粒,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磁化率显著高于未污染土壤。在污染河流沉积物和土壤剖面,随沉积物从土壤向底部粗砂过渡,下部粗粒沉积物的磁化率大于上部土壤,这一变化特征说明大宝山地区的原生污染可能更为严重。研究证明磁化率可以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