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华乌塘鳢嗅觉器官的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态解剖、光镜观察表明: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 Lacepede)具一对纺缍形嗅囊,由前、后鼻孔与外界相通,嗅上皮向嗅囊腔内突起形成10-16个初级嗅板,初级嗅板上有次级嗅板,可增大嗅上皮的表面积。嗅板由嗅上皮和中央髓两部分构成,中央髓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构成;嗅上皮排列于中央髓的两侧,由多层细胞组成。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嗅上皮分为非感觉区和感觉区两部份,非感觉区位于嗅板边缘,较薄、较平滑,外缘高倍放大呈指纹状或块状结构;感觉区位于中央部位,呈连续分布,细胞种类多样,表层为纤毛非感觉细胞,中上层为纤毛感受细胞和柱状细胞,中下层为支持细胞,底层为基细胞。纤毛感受细胞为一种双极神经元,树突在上皮表面形成嗅结;轴突则穿过基膜,在固有层内集合成束,形成嗅神经纤维.终止于嗅叶。  相似文献   

2.
虎纹蛙消化道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虎纹蛙消化道各部的形态、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虎纹蛙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和泄殖腔。除口咽腔外,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各部主要区别在于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为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纵肌层稀少;胃、肠粘膜为单层柱状上皮,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胃和十二指肠可见粘膜肌层。管壁皱襞的形态、腺体分布情况、肌层的相对厚度等在消化道各部也存在差异。此外,还观察到食道粘膜上皮有纤毛结构。研究表明虎纹蛙消化道结构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3.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南方大口鲶咽部的粘膜上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南方大口鲶的咽部粘膜上皮为复层上皮组织,分布有多种上皮细胞,其中大多为混和性的粘液腺细胞.在粘膜中还有味蕾的分布,此处的味蕾为Ⅲ型味蕾.  相似文献   

4.
大鲵消化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国大鲵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长度和组织结构,并观察了饥饿和饱食后消化道的变化,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为复层柱状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肠粘膜上皮为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在肠粘膜上皮下,有许多细胞隐窝。饥饿后,胃肠萎缩,粘膜层减薄、胃腺和隐窝等组织结构减少。饱食后,则胃肠上皮和胃体积增大,细胞处于旺盛的消化吸收状态。  相似文献   

5.
利用组织学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凝胶电泳分析技术,研究中国大鲵产卵期输卵管结构及分泌特征,探讨了输卵管与卵外胶膜形成的关系.产卵期中国大鲵输卵管显著增长,管壁增厚,管径增大,输卵管粘膜上皮向腔内突起形成皱襞,内表面纤毛密集,单管状腺分支增多,腺细胞内充满胶质.产卵期中国大鲵输卵管这些结构特征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产卵期中国大鲵输卵管液蛋白成分电泳检测显示中国大鲵输卵管液的分泌主要集中在弯曲部的中后段.卵外胶膜与输卵管液的蛋白成分比较也表明:弯曲部中后段输卵管液与卵外胶膜存在有较多相同蛋白带,该段是构建中国大鲵卵外胶膜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6.
利用组织学技术对裸体方格星虫盲肠的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裸体方格星虫盲肠表面凹凸不平,间隔分布有多纤毛的扁平细胞.盲肠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发达,胞内含有2种颗粒物质,细胞游离端较膨大,微绒毛较发达;肌层薄,为平滑肌,粗肌丝直径32.5±5 nm,肌丝的排列不规则;外膜为薄的浆膜,具多纤毛的扁平细胞.可以推测,裸体方格星虫盲肠不仅具有吸收功能,而且还具有合成某些物质和推动体腔液流动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革胡子鲇触须和口腔粘膜的味觉器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组织学切片和电镜扫描的方法,对革胡子鲇上颌须和口腔味蕾的组织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分属于两个亚感觉通路(迷走叶和面叶味觉系统)的两类味蕾,其感受器细胞组成和形态结构没有明显的不同,主要区别为味蕾是否通过味孔与外界接触,以及在上皮中的分布状况.革胡子鲇口腔内也有少量面神经叶支配的味蕾位于口腔横瓣上.由迷走神经叶支配的味蕾成簇集中腭部.感觉细胞的微绒毛突出于顶端,有味刺激物能直接到达味感觉细胞膜上.其形态结构表明,鱼类味觉是接触性或近距离化学感受器.  相似文献   

8.
金水六君煎对老年小鼠气管粘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金水六君煎对老年小鼠气管气膜的影响。方法:用金水六君煎为老年鼠灌胃,取小鼠气管,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气管内粘膜及纤毛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金水六君煎组老年小鼠气管内粘膜上皮及纤毛脱落,纤毛倒状、粘连轻于对照组。结论:金水六君煎可防止老年小鼠气管内粘膜上皮及纤毛的脱落,纤毛的倒状及粘连  相似文献   

9.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对皇冠沙鳅消化道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皇冠沙鳅的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肛门5个部分组成,肠道系数为(0.53±0.02),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口咽腔及食道粘膜层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杯状细胞、粘液细胞,偶见味蕾分布;胃"U"形,粘膜层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贲门部及胃体部具丰富胃腺,幽门部稀少甚至消失,幽门部肌肉层发达.肠由前肠、中肠和后肠3个部分组成.前肠粘膜褶皱数最多,中肠粘膜褶皱最高,后肠杯状细胞最多且肌肉层最厚.皇冠沙鳅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和吸收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缢蛏消化道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缢蛏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缢蛏的消化道由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组成。除唇瓣外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4层:粘膜层、牯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包括粘膜上皮和粘膜肌层。口腔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它部位的牯膜上皮都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壁的局部和肠壁缺乏肌层。除口的腹面、直肠、肛门等处的外膜为浆膜外,其余皆为纤维膜。肠上皮、直肠上皮和唇瓣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和肠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直肠的粘膜及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钙和铁。  相似文献   

11.
对2只川金丝猴的输卵管和子宫作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①川金丝猴输卵管粘膜向内突出形成许多纵行而分支的皱襞,其中外侧部皱襞最发达,至子宫部皱襞渐趋减少,且低矮,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分泌细胞构成;②子宫内膜由上皮和固有膜组成,上皮常限入固有膜形成管状的子宫腺,腺上皮主要由分泌细胞和少量纤细胞构成;③川金丝猴子宫壁肌层发达,由许多平滑肌束和结缔组织构成,平滑肌束分层不明显,大致可区  相似文献   

12.
作者根据两万多例鼻咽活检的镜下所见,简要地概述了鼻咽粘膜上皮的结构和细胞类型,作为病理工作者诊断和研究鼻咽癌的基础.绝大部分鼻咽粘膜上皮属柱状型,它由纤毛柱状细胞、粘液细胞、间介细胞和基底细胞所组成。文章中详细地描述了它们的细胞学和粘液细胞化学.大多数鼻咽粘膜腺体是浆液-粘液腺.文章阐述了它们的结构及其所分泌的粘液物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蛤蜊消化系统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中国蛤蜊的消化生理,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消化道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粘液细胞组成.胃和肠纤毛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非特异性酯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消化腺腺上皮由嗜碱性细胞和消化细胞组成.嗜碱性细胞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消化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非特异性酯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表明该细胞能进行细胞内消化.  相似文献   

14.
Ghabrial AS  Krasnow MA 《Nature》2006,441(7094):746-749
Many organs are composed of tubular networks that arise by branching morphogenesis in which cells bud from an epithelium and organize into a tub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FGFs) and other signalling molecules have been shown to guide branch budding and outgrowth, but it is not known how epithelial cells coordinate their movements and morphogenesis. Here we use genetic mosaic analysis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to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functionally distinct classes of cells in budding tracheal branches: cells at the tip that respond directly to Branchless FGF and lead branch outgrowth, and trailing cells that receive a secondary signal to follow the lead cells and form a tube. These roles are not pre-specified; rather, there is competition between cells such that those with the highest FGF receptor activity take the lead positions, whereas those with less FGF receptor activity assume subsidiary positions and form the branch stalk. Competition appears to involve Notch-mediated lateral inhibition that prevents extra cells from assuming the lead. There may also be cooperation between budding cells, because in a mosaic epithelium, cells that cannot respond to the chemoattractant, or respond only poorly, allow other cells in the epithelium to move ahead of them.  相似文献   

15.
扁玉螺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食道、胃、肠和直肠以及消化腺——食道腺和肝脏组成,无唾液腺.消化道粘膜上皮有纤毛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颗粒细胞三种细胞.食道腺仅有一种腺细胞.肝脏由消化细胞、隐窝细胞和贮藏细胞组成,其中贮藏细胞未在其他腹足类动物肝脏中发现  相似文献   

16.
中华蟾蜍消化道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华蟾蜍消化道,结果表明:舌有粘膜腺,口咽腔具有皱褶,其粘膜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口咽腔及食道粘膜中有巨型杯状细胞,食道至胃的粘膜层有丰富的粘液细胞,食道-贲门区具绒毛。这些是中华蟾蜍与摄食有关的重要适应性特征。整个消化道有5类粘液细胞-大型柱状粘液细胞,I型矮柱状粘液细胞,Ⅱ型矮柱状粘液细胞,巨型杯状细胞,普通杯状细胞。  相似文献   

17.
鳜消化道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对鳜消化道粘膜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描述了消化道各部分表面结构的特征并对鳜消化道上味蕾的类型和分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鳜的味蕾广泛分布于口咽腔中,主要有3种类型.食道粘膜的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微脊结构.鳃弓上有成排的小齿,排列整齐,可见杯状细胞.胃粘膜上皮细胞界限清楚,胞体圆型突起.中、后肠表面分泌物逐渐增多. 该文还讨论了硬骨鱼类消化道表面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幼龄皱纹盘鲍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组织学方法研究了45日龄皱纹盘鲍的消化系统,消化道粘膜上皮呈扁平状、立方状或柱状,食道可区分为3段,食道侧囊有3种细胞成分,嗦囊比胃小,肠有5种细胞成分,唾液腺由粘液细胞和纤毛细胞组成,消化腺由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9.
扬子鳄胚胎食管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12例不同时间的扬子鳄胚胎中食管的组织发生过程。孵化第10天食管从前肠中出现形态分化,之后,中胚层间充质细胞逐渐向食管上皮周围聚集。第24天粘膜下层及环行肌层出现。第40天纵行肌层开始形成。第50天以后粘膜肌及固有膜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20.
胎儿气管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取4~10月龄胎儿气管作横切片,经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粘膜上皮的类型、透明软骨细胞和腺泡的发育.结果发现:(1)4~6月龄胎儿的气管粘膜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8~10月龄胎儿的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2)随着胎龄的增长,软骨细胞的体积增大,短径增大较快;细胞密度减少;腺泡数量增加.这些变化在7~8月龄间发生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