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双氧水对竹纤维织物进行前处理,低甲醛树脂PS-14对竹纤维织物进行免烫整理.讨论了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在不同整理条件下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断裂强力等性能,获得了整理优化条件,即低甲醛树脂PS-14160g/L,柔软剂20g/L渗透剂JFC 1g/L,160℃下焙烘4min.  相似文献   

2.
本利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和甲基丙烯酸辛酯为单体,合成了共聚型高吸油性树脂,还研究了共聚单体的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油/水比诸因素对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影响,制得的树脂可以吸其自身重量10.9的煤油,9倍的苯。  相似文献   

3.
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先将苯酚、甲醛制成羟甲基酚,然后改变条件与硼酸共聚,制得具有合成稳定和较好耐热性的硼改性酚醛共聚树脂.探讨催化剂种类、酚醛比、硼酸加入量等对其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手段对该改性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纯棉机织衬布的超低甲醛树脂防缩整理.探讨了树脂用量、催化剂用量、甲醛捕捉剂用量、焙烘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甲醛树脂整理的最优工艺为:树脂70g/L,催化剂氯化镁7g/L,乙烯脲1g/L。80℃预烘4rain,160℃焙烘120s.整理后衬布的甲醛含量为18.9mg/kg,白度为88.31,撕破强力保留率为88.3%.经向水洗尺寸变化率为-0.40%,纬向水洗尺寸变化率为-0.40%.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聚乙烯醇树脂的制备过程。利用尿素-三聚氰胺对树脂进行改性,并对改性树脂的性质进行测定。测试在不同原料配比下树脂性质(如粘度、游离甲醛含量)的不同。根据测定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对树脂配方进行优化,结合三聚氰胺树脂和脲醛树脂的特点决定最优树脂配方。故聚乙烯醇量20 g,尿素溶液量10 g,甲醛量7 g为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6.
当量粘度法判断RF树脂粘合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量在线取样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以下简称RF树脂)溶液的当量粘度,来间接判断RF树脂的粘合性能。在NaOH质量分数为0.25%、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分析得出在反应时间为5h、F/R=1.8时合成的RF溶液粘合性能较好。并对此试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分析结果与测当量粘度结果一致,说明当量粘度法问接判定RF树脂的粘合性能的可行性,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聚酰胺树脂吸附水溶液中硝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酰胺树脂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和动态法研究了其吸附水溶液中硝基苯酚的性能、条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该树脂对水溶液中多元硝基苯酚有强吸附能力,吸附能力大小排序为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2,4-二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30°C时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苦味酸36.03mg/g;2,4-二硝基苯酚33.5mg/g;对硝基苯酚28.2mg/g.以1%氨水为洗脱剂,脱附能力大小排序为苦味酸>2,4-二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树脂结构稳定易再生,重复使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CMC/CTS)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CMC/CTS比值(质量比)、甘油质量、聚乙二醇质量及反应温度等各因素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CMC/CTS为3:1、甘油为1.60g、聚乙二醇为3.20g、反应温度为25℃时,其吸水率为405g·g^-1,且吸水速率适中,保水性能良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环乙酮甲醛树脂与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甲基丙烯酸酯、氧化聚内烯、表氧醇等的改性反应,同时测定了改性酮醛树脂的软化点、羟值、IR以及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并将改性树脂涂覆于金属表面成膜后,在不同介质中试验其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苯乙烯为聚合单体,二乙烯基苯为共聚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珠体,然后用浓硫酸磺化制得阳离子交换树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成功制备了阳离子交换树脂。试验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浸泡过离子交换树脂的NaCl溶液的方法测定交换容量的大小为4.50 mmol/g。以宁夏固原市自来水为研究对象,用制备的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其进行软化,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滴定法测量自来水浸泡阳离子交换树脂前后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制备的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性能良好,降低了固原市自来水的硬度。  相似文献   

11.
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浸渍处理速生杨以提高其尺寸稳定性及某些力学性质.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甲醛与苯酚物质的量比、加入Na OH量和PVA量3个因素下所制备的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浸渍速生杨,并压制层积材测定其胶合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改性速生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甲醛)∶n(苯酚)为2.4,n(Na OH)∶n(苯酚)为0.05,PVA质量占苯酚质量的3%,在该条件下速生杨试件的各项性能都得到了提高,能够满足室外木结构用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磷酸改性水溶性酚醛树脂的成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醛和苯酚为原料,氢氧化钡为催化剂,制备一种低游离酚的水溶性酚醛树脂.对水溶性酚醛树脂及磷酸改性的水溶性酚醛树脂的结构和成炭机理进行研究,同时探讨甲醛与苯酚的比例和反应时间对树脂残炭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酚醛树脂在800 ℃下的残炭率为55.0%,而磷酸改性后树脂的残炭率可以达到66.7%.原因可能是磷酸进入树脂中提高了树脂的芳香性,降低了树脂在高温下的分解量,从而提高了水溶性酚醛树脂的残炭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介绍以淀粉、甲醛、苯酚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淀粉水解成D-葡萄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与苯酚合成酚醛树脂胶粘剂,合成胶粘剂的粘结性能与未改性的酚醛树脂胶粘剂相比较,没有多大变化,而且减少甲醛的用量,降低了成本。本课题拟用淀粉部分取代甲醛合成淀粉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甲醛用量、淀粉用量、pH等因素对样品性能的影响,找出最佳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14.
通过Excel内嵌的VBA(visual basic for aplication)在Microsoft Excel 2003工作表中建立了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的原料组分配比及生产成本计算系统,利用该系统可自动实现组分配比与生产成本的计算,并以此与专业数学计算软件Matlab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计算结果与专业数学计算软件Matlab的计算结果相一致,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所设计的系统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而且具有通用性和开放性,可以编制出酚醛树脂胶、三聚氰胺胶等其他胶黏剂生产的原料组分配比及生产成本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5.
测定磺甲基酚醛树脂水溶液流体力学直径和ζ电势,以此考察磺甲基酚醛树脂在水中的分散特性.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中,当磺甲基酚醛树脂的质量浓度小于0.05 g/L时,体系分子聚集体的流体力学直径为105 nm,其表面带负电;当磺甲基酚醛树脂质量浓度高于0.05 g/L时,磺甲基酚醛树脂分子聚集体之间开始聚集,聚集体的流体力学直径随之增加;不同电解质对磺甲基酚醛树脂水溶液的聚沉作用不同,NaCl与CaCl2,MgCl2,AlCl3,Na2SO4聚沉值之比为1:0.032:0.66:0.00058:0.79;随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磺甲基酚醛树脂分子聚集体的流体力学直径随之增加,ζ电势随之降低;pH=3.0时聚集体流体力学直径最大,ζ电势绝对值最小.  相似文献   

16.
仿效贻贝所释放的强黏性材料的结构,制备出仿贻贝强黏性材料——邻苯二酚改性酚醛树脂(CPF),其中邻苯二酚和苯酚的摩尔比为1∶4时,剪切强度最高为13.5MPa.将CPF添加到废胶粉(WRP)中,压制成型得到弹性材料,SEM显示废胶粉颗粒之间没有明显的缝隙;当CPF与WRP的质量比为0.05时(六次甲基四胺(HMTA)为CPF质量的10%),所制备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04MPa;100℃×24h热处理后,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7.65MPa;随着CPF含量的增加,弹性材料的亲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硼酸钠/甲阶酚醛树脂配合物结构和反应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溶液pH值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在水溶液中硼酸钠与甲阶酚醛树脂的配位反应,产物结构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硼酸钠能与甲阶酚醛树脂发生配位,并产生H^ 使溶液的pH值降低,在水溶液中硼酸钠水解产生B(OH)3,与甲阶酚醛树脂中的酚羟基和邻位羟甲基经过配位与酯化反应形成一个含有2个O原子和1个B原子的六元环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以碳酸钠为催化剂,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并加入合适溶剂,制备了液态硼改性酚醛树脂.对配方工艺进行了优化、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残炭率随单因素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硼酸苯酚比的情况下,随着甲醛用量的增加,残炭率C2先增大后减小;固定甲醛苯酚比的情况下,在硼酸苯酚摩尔比为0.3∶1时,残炭率C2最大,综合分析最佳配方为:苯酚∶甲醛∶硼酸=1∶1.4∶0.3.  相似文献   

19.
以苯酚(P)、甲醛(F)为原料,氢氧化钠(C)为催化剂,Span-80为表面活性剂,(NH4)2S2O8为添加剂,采用W/O静置反相乳化法合成酚醛树脂微球。研究了添加剂(NH4)2S2O8、表面活性剂Span-80、催化剂氢氧化钠的用量及原料液中水溶性酚醛树脂的体积分数对微球形貌和平均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NH4)2S2O8的加入能够调节聚合反应速率;微球的平均直径随着(NH4)2S2O8和Span-80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降低原料液中水溶性酚醛树脂的体积分数能有效减小微球的粒径。当合成条件为nP∶nF=1∶2,nC/nP=0.05,过硫酸铵与2mL原料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3.6∶1,原料液中水溶性酚醛树脂的体积分数66.67%,Span-80 2g,乳化比1/14时,室温磁力搅拌1h,超声3min,合成温度为100℃,反应12h就能得到形貌好、平均直径为1.13μm的酚醛树脂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