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易造成小麦减产。在生产中采取一些措施,可减轻其危害,现介绍如下:1。巧浇麦黄水。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浇一次麦黄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且有利于麦田套种和夏播。据观测,浇麦黄水后,可使麦田近地层气温下降2℃,小麦千粒重提高0.8-1克。  相似文献   

2.
<正> 小麦是我省的优势作物,产量居全国首位,每年种植面积七千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病害猖獗,对小麦威胁很大。据统计,1983年以来,锈病每年发生面积一、两千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4.2%—28.5%,损失小麦几亿斤;小麦赤霉病1977—1984年仅零星发生,1985年猛增到4957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0.8%,损失小麦十几亿斤。目前,这两种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加之全省土壤中锌、硼、钼等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已成为威胁我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排除上述不利因素,确保小麦正常生长,探讨飞机防治小麦病害和根外追肥综合技术一次性作业的可行性,给今后农业航空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锈病常发区并  相似文献   

3.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我省常发生在五月下旬,小麦受干热风影响后,一般减产20~30%,有的地区减产50%以上.所以群众中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麦怕四月(农历)风,风过一场空”的说法.因此,积极开展防御小麦干热风的研究,是一项必须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美国农作物专家和种植谷物的农民声称,他们已接近于培育出一种年年生长的小麦作物。多少世纪以来,农民一直盼望着多年生小麦。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宣称,他们培育的一种多年生小麦在最近的野外试验中显示出良好效果。据说他们的新小麦收获量与一年生小麦...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在我省农业生产中,氮肥的施用使小麦单产大幅度提高,但在施肥方法上,多数地方,一直沿用着分次施肥法。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磷比例失调,加之其他农业措施没有相应跟上,氮肥分次施肥给小麦生产带来了许多问题。主要是小麦贪青晚熟和倒伏;春季常遇干旱,旱地小麦追施氮肥效果很低,同时追肥难以深施入土,结果挥发损失严重。据专家研究和多点实验,麦田氮肥一次底施,不但能集中肥效,而且能充分利用底墒,使肥料及早溶解,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在冬季,充分发挥小麦“上闲下忙”的生理特性,促使根系充分发  相似文献   

6.
<正> 河南省科学院一九八二年有十五项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这些成果都是立足于河南省的资源优势,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有些是国内首创,有些是填补了系列产品的空白,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好评。这十五项成果是: (一)叶面喷施抗旱剂一号(HCF—1)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及其增产效果的研究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春旱及干热风对小麦的生产危害很大,仅干热风就常使河南小麦减产10—20亿斤。“抗旱剂一号”是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和化学所利用我省某地廉价而又丰富的矿产资源提取出来的。经过他们三年研究和多点试验及大面积飞机喷施示范,证明它是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优质小麦"专用"问题 优质小麦是指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优良的小麦.按照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不同,人为的将小麦分为强筋、中筋和弱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黑脚病",现已成为小麦生产的大敌.此病导致的小麦产量损失达10%~30%,严重的达到7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9.
<正>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在我省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一种主要病害。目前,已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现状,逐年加重原因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办法。一、小麦纹枯病发生现状小麦纹枯病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在我省仅是局部发生的次要病害,近几年逐年加重,已成小麦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1990年全省发生纹枯病1394.59万亩,造成小麦产量损失80360.26吨。洛阳市1990年发生31.5万亩,1991年扩大至95.7万亩,占川灌区小麦面积的87%。据郊区及偃师县调查,小麦苗期即受该病危害,三叶期地下茎可表现典型症状,普遍率达  相似文献   

10.
<正> 针对轻砂潮土区长期实行小麦-玉米或大豆一年二熟和小麦/玉米-红薯两年三熟制,种植方式单一,复播重茬,自然资源及土地资源未能合理利用,经济效益不高,生产效益较差的实际,“七五”期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适宜于轻砂潮土区的集约经营的种植模式。①小麦/菠菜/大蒜或洋葱-玉米/大豆采用8.7尺为一带,种4耧小麦,小麦行距0.6尺,小麦品种为徐州211或郑州79201或郑引一号。每亩播量6-8公斤,在小麦播种时先将菠菜籽撒种麦的空档内,然后再播种小麦,在留1.5尺的空档上种大蒜或洋葱。小麦收前10-15天在空档上套  相似文献   

11.
小麦红蜘蛛[PenthaleusmajorDuges和麦长腿蜘蛛Petrobialatens(Maler)],是小麦田间比较常见的害虫之一,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及高产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选用各类农药对小麦红蜘蛛进行了不同的药效试验,最后发现利用一种...  相似文献   

12.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黑脚病”,现已成为小麦生产的大敌。此病导致的小麦产量损失达10%~30%,严重的达到7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3.
小麦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一种气候性病害,多发生于穗期多雨、气候潮湿地区,一但发生,可使小麦减少10%~20%,严重时高达80%以上,甚至可粒无收,危害性非常大,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的质量和产量,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本文通过实践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发病症状等,并且针对该病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1.地下害虫引起的枯白穗.在许昌地区引起枯白穗的害虫主要是金针虫,3~4月危害最盛,以幼虫咬食小麦根茎部,常造成植株枯萎甚至死亡.小麦抽穗后危害则形成枯白穗.轻轻拔病株,即可发现植株从根茎部已被咬断,观察植株茎髓部,可见咬食呈蜂窝状痕迹.  相似文献   

15.
一、优质小麦“专用”问题 优质小麦是指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优良的小麦。按照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不同,人为的将小麦分为强筋、中筋和弱筋三种类型。农业部门在优质麦推广过程中又把优质小麦和食品生产直接挂勾,由此产生了“专用小麦”的提法。这种提法有待进一步探讨。以前,为了解决温饱,小麦品种的培育对品质没有过多地考虑,  相似文献   

16.
<正> 适时种足种好小麦,是夺取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实践证明,小麦种好了,管理就主动了,丰收就有保证。因此,一定要在种好上下硬功夫。一、适期播种播种过早,苗期温度高,幼苗生长快,冬前旺长而受冻害。冬前徒长的麦田,年后生长瘦弱,返青后生长也慢,“麦无二旺”就是这个道理。播种过晚,温度低,积温少,生长慢,发育差,冬前形不成壮苗,穗小粒少,粒重轻,造成减产。近几年来,我省仍有不少地方对适时播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仅以上一年的播种早晚作依据,播期忽早忽晚,给小麦  相似文献   

17.
<正> 周口地区人多地少,生产中粮油、粮经等作物争地矛盾突出,在粮食增产的前提下,油料、经济作物也能相应发展,并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研制的小麦、玉米、大豆、豆角一年四熟间作套种模式,缓解了作物间争地的矛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全年亩产粮食800公斤(小麦400公斤、玉米400公斤),大豆60公斤,豆角1000公斤,亩产值1364元,比对照(小麦20厘米等行播种.麦收后种玉米)效益提高1.9倍。一、种植形式20厘米行距种6行小麦,空40厘米,1.4米一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育种目标问题我省地处北纬31°21′—36°20′之间,小麦产区跨黄淮平原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两大生态类型区。育种目标与邻近省份不尽相同,省内也有很大区别。大体说来,豫北(黄河以北)和陇海铁路沿线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较正常需水量少三分之一以上。春旱尤为严重,干热风也常发生,安阳地区还存在越冬冻害问题。干旱是丰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应把耐旱性作为育种中抗逆性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种植和农业机械研究上不断加大力度,当前在小麦种植中,研制出一种保护性的耕种机械——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该小麦种植机械可以实现施肥、种植、覆土等多个种植环节,设计简单,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可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土壤,降低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流失等,有多种优势。本文对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麦播前的种子处理方法信阳地区植保检站石鸿文小麦播种前,切实抓好选种、晒种、药剂拌种等项种子处理工作,把好“三关”是种是种好小麦的关键,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选种:选用无病虫、无杂质、大而饱满的抗(耐)病虫品种、可提高种子质量。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