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尼纳·诺特曼采访了助推人类重返月球的科学家——这一次,他们决定去了就不回来了。“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时说出了这句名言。自那之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还送了5次宇航员去月球。1972年12月,尤金·塞尔南(Gene Cernan)和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成了目前而言最后一批登上月球的人类。从那时算起,人类已经50多年没去过月球了。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他们想象着月球上有房屋有宫殿。近代,通过望远镜,人们看到了月球上的“月海”和火星上的“河道”,于是人们猜测着“月球人”、“火星人”。但是现在人们知道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早晚温差极大,火星也基本是如此——虽然它有空气,有四季变化。“月球人”、“火星人”等词也渐渐在人脑中淡薄。因为现代科学证实,火星和月球的环境不能存在生命。如果有人说月球上有生命,会被看作知识量极少的人而遭到耻笑的。但是我要说,“生命”未必一定是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着另一种意义,另一种形式上的生命。高…  相似文献   

3.
岳剑 《世界科学》1997,(8):9-11
目前我们仅知道地球上存在着生命,但是借助于一种新型太空望远镜,我们或许能够捕捉到遥远行星传来的生命信息,从而改变这一观点。茫茫宇宙中,人类也许并不孤独。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可能性一直持有浓厚的兴趣。在1600年,伽利略利用他发明的望远镜指向夜空,发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并且注意到其他行星和地球一样都是球形的。大约60年之后,其他天文学家发现了火星的极地冰帽,同时也注意到它表面的颜色变化。当时,他们认为这是由于火星上的植物随季节变化而造成的(现在人们知道这是尘暴的结果)。在本世纪下半叶,无人宇宙飞船拍下的…  相似文献   

4.
江泽淳 《世界科学》2006,(9):15-15,42
现在,欧洲人也可以宣称他们到过月球了。今年9月3日清晨(中欧夏时制早上7点41分),欧洲宇航局(ESA)的探测器“智能一号”(SMART-1)将在月球表面留下一个撞痕,并以此完成其探月使命:  相似文献   

5.
《科学24小时》2014,(3):6-9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实现软着陆。“嫦娥三号”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史,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赵勇 《科学之友》2005,(6):18-18
一架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拍摄到的图片表明,月球上正在发生着严重的侵蚀现象。从这些月球地表图片中可以看出,月球上出现了一些深深的裂痕和空洞。尽管过程很缓慢,但是可以确定这些裂痕和空洞正在不断地向太空排放一些气体和尘埃。“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比利时Sprodj原子研究中心的天文学家布兰德对这些图片进行研究之后说:“月亮升起的情况比过去确实少了一些。”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08,(4):83-83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安装在月球背面的一台巨型望远镜能够探测宇宙的“黑暗时代”,同时该望远镜还屏蔽了来自地球文明的所有无线电波长噪声。这是迄今在月球上建造最大的望远镜,它的全称是“黑暗时代月球干涉仪”(DALI)它由数十万个天线构成。这个最大的月球望远镜将使天文学家们能够倾听在没有恒星存在的时代(宇宙诞生后的5亿年)宇宙所发出的“微张耳语”。  相似文献   

8.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4,(11):4-13
不久前,一段显示“月球人影”的录像在美欧视频网站上疯传。有人声称,那可能是附近一块大石头的投影:也有人说,那是月面上的—座远古外星^、雕像。阴谋论者大肆鼓噪,说那个“月球人”很像是古代雕像“罗得岛巨像”(公元前226年,这个巨人的“降临”导致了—场超强地震)。但科学家随即指出,这不过是又一个幻想性视错觉案例。  相似文献   

9.
视野 NEWS     
发现月球人影?视错觉!
  不久前,一段显示“月球人影”的录像在美欧视频网站上疯传。有人声称,那可能是附近一块大石头的投影;也有人说,那是月面上的一座远古外星人雕像。阴谋论者大肆鼓噪,说那个“月球人”很像是古代雕像“罗得岛巨像”(公元前226年,这个巨人的“降临”导致了一场超强地震)。但科学家随即指出,这不过是又一个幻想性视错觉案例。所谓幻想性视错觉,是指大脑在随机刺激物上“发现”了人脸或其他重要物体的错觉。美国宇航局一位月球任务负责人说,这个“月球人影”是在“阿波罗15号”或“阿波罗17号”载人登月任务期间(分别是在1971年和1972年)拍摄的,而目前的“月球勘测者轨道器”并未发现任何可造成月面图案的月球地貌。该负责人表示,这个“月球人影”很可能是尘埃、眼睫毛或录像胶卷负片划伤所致。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友》2004,(10):64-65
弹跳的光束,镜子不只是用来看见你的反射影像而已。1969年,阿波罗宇宙飞船在月球上放了一面镜子.再回到地球上。科学家用激光照向这面镜子,并记录下其抵选月球再反射回来的时间是26s。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光的速度,于是他们就可以知道从地球上的一点到月球上的一点的距离是384393km。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美国于1972年结束了“阿波罗”探月计划,在经过长达30余年的等待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月24日向全世界宣布了新的太空探索计划——重新恢复载人月球探测,并以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为目标。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又于2005年9月公布了载人月球探测计划的具体内容:2018年再次将宇航员送往月球,此后每年至少进行2次月球探测任务,争取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能使宇航员驻留月球长达6个月之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9,(10):F0003-F0003
2006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外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2024年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月球南极有望成为选址地点。建成后的月球基地上将有探测车和生活区,能够实现电力供应,保证宇航员在月球上长驻180天。以下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不久前公布的未来美国月球基地的部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1月中旬的某一天,天下着绵绵细雨。一群游客在位于华盛顿的史密松航空航天博物馆参观时,被展厅中的那个年代久远的太空密封舱吸引住了。当9岁的约翰·卡尔曼凝视着“阿波罗”11号指令舱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舱门(把第一个人送上了月球和第一架执行空间计划的航天飞机)时,惊叫着说:“真是太棒了。”他的阿姨告诉他:“可以肯定,这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指令舱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月球温室 人类要在月球上生存,首先就必须解决食物问题。从地球直接运输食物到月球上成本太高,最好的方法是可以在月球上种植人类所需的食物。研究月球种植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普拉根月球开发公司。他们设计出一种微型温室,那是一个外型类似时钟的玻璃容器。该公司将其称为“月球绿洲”,因为它能安全地把实验室植物送上月球表面,并在其生长过程中予以保护。这种温室最快可能在2012年由奥德赛月球公司送上月球。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宇宙奇观。一个不可见的“恶魔”——超质量黑洞在星系际空间横冲直撞。如果它在太阳系中,那么它只需14分钟就能从地球飞到月球。在这个质量可能相当于2000万个太阳的黑洞后面,跟随着长达20万光年(相当于银河系直径的两倍)、主要由新生恒星形成的一道“凝迹”(飞机飞行或轮船航行所留下的尾迹)。科学家说,他们在取得这一新发现之前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宇宙奇观。那么,这样的奇观缘何产生?  相似文献   

16.
到月球度假     
当“阿波罗14号”飞船的宇航员阿兰·谢泼德在月球上的“球座”上“开球”时,地球上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所学到的肯定不只是一次月球高尔夫球训练课。他们至少还从中瞥到了地球人需要拜访太空近邻的最好理由——暂且别想去建什么深空望远镜了吧,最好多想想更诱人的目标:月球定居点。地球人总是在寻找不同的乐子,那么,地球上哪个地方的乐子能同月亮上的相提并论呢?仅仅想象一下你将像嫦娥一样奔向月宫,就足以令你心动不已。一旦登陆月球,你就能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打破地球上的跳高、跳远和撑杆跳高奥运会纪录,这是因为月球对你…  相似文献   

17.
人类已经登陆月球,而且还想登陆火星。然而,火星比月球遥远得实在太多,前往火星的载人之旅可谓困难重重。科学家说,送人上火星至少还要等20年甚至50年。不过,太空专家和火星迷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要在地球上模拟“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06,(5):41-41
201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美国将在201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释放2个固定着陆器收集岩石样本,之后返回地球。此次任务命名为“月光”,它将在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南极艾肯盆地着陆,其目的是研究盆地形成的时间并将该地的土样带回地球进行分析。美国的科学家将为这2个着陆器确定盆地内最佳的着陆点。每一个探测器将收集1kq的岩石和碎片。“月光”任务将有助于了解盆地形成的独特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继印度“月船1号”在月球表面的沙粒中发现了水分后(见本刊2009年11、12月号第4页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于2009年11月13日宣布:在月球南极附近的陨石坑内有更多冰冻状态的水。这是在分析了无人探测器LCROSS的观测结果后得出的结论。这意味着将来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后,可以就地取水饮用,还可以电解水产生呼吸用的氧气和火箭的燃料氢气。  相似文献   

20.
撞击月球     
美国东部时间1999年7月31日,“月球勘探者号”(美国)宇宙飞船,在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撞向了月球南极一个深达4000米的环形山内侧的山壁上,以求证月球上是否真的有水(其实是水冰)存在。月球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撞击,而这次是第1次为了科学考察的目的,由人类对月球进行的故意撞击。那么,这无数次撞击的过程是什么样子?撞击对月球的“容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你感兴趣,就跟随本文去月球领略一番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