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证明了ces_p(E_i)是非(非方形)、局部一致非(局部一致非方形)的充要条件为每个E_i分别也是非(非方形)、局部一致非(局部一致非方形)。  相似文献   

2.
冲击响应谱分析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从冲击响应谱的概念着手,在分析了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特性之后,通过方案比较,从理论上导出了利用TMS320C25的快速运算特性并通过FFT细化实现冲击响应谱分析的算法,为编制冲击响应谱分析软件及进一步开发先进的冲击响应谱分析仪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T为S(l~1(Γ))到S(l~1(Δ))的满映射,如果T~(-1)为1-Lipschitz并且UretsuppT(e_r)=Δ,则T可延拓为l~1(Γ)到l~1(Δ)的线性等距映射。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爆破拆除烟囱倒地时期对地面的冲击振动形式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地下管道对烟囱触地冲击振动的动力响应关系式,应用应力波基本理论对冲击振动波对管理壁的影响和可能的破坏形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减少烟囱倒塌触地时振动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现从冲击响应谱的概念着手,在分析了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特性之后,通过方案比较,从理论上导出了利用TMS320C25的快速运算特性并通过FFT细化实现冲击响应谱分析的算法,为编制冲击响应谱分析软件及进一步开发先进的冲击响应谱分析仪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弹药发射后坐力与发射角度对车载武器振动的影响程度,提高射击精度和射击稳定性,基于振动力学理论,以武警无人战车为例,建立了车体系统的四自由度模型,分析了车载武器的振动摸态,推导了系统对后坐力冲击的振动响应函数,对比了不同发射角度的系统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发射角度对车载武器振动影响显著,车体垂直振动对角度改变最敏感,最大位移(30°发射角)是最小位移(45°发射角)的2.17倍。解析结果可作为车载防暴发射器的运用和总体结构设计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结构冲击响应界限控制的定义,首次提出了冲击响应界限控制的L  相似文献   

8.
水下爆炸下舰载设备会引起冲击谱的谱跌现象.为研究舰载设备对基座处冲击环境的影响,首先用ABAQUS的频响分析计算基座和设备自身的机械阻抗,然后通过简化设备-基座动力学模型,推导基座的响应与系统中各部分机械阻抗的关系,最后根据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的差异,利用机械阻抗得到设备安装对基座响应影响的折减公式.结果表明:基于阻抗的折减公式在大部分区域较规范中的折减公式能够更好地吻合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用梁格法建立了香港Gascoigne天桥某一跨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基于响应灵敏度有限元法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所得到的动态响应与实测的响应比原始有限元模型所得到的吻合得好。文章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实际工程结构进行模型修正。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单摆冲击试验设备,对TiNi合金不同冲击能量及温度条件下的冲击响应行为进行了研究。冲击过程中的接触载荷由压力传感器及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实时测量。根据接触载荷数据,可计算得到接触载荷与样品表面变形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冲击高度时,随温度升高马氏体TiNi合金的最大接触载荷增加,而接触时问降低;母相TiNi合金的最大接触载荷随冲击高度的增加会出现载荷平台段即伪弹变形段,处于平台段时母相TiNi合金吸收冲击能量,且不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最大接触载荷降低,从而可减轻材料损伤。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流变减振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设计了一个混合模式电流变减振器,建立了相应的电流变减振器阻尼力数学模型。在l/4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流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对车辆半主动悬架进行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了一个最优输出调节器。确定了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和加权矩阵。用龙格—库塔法解出了最优控制的反馈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最优控制能有效的降低车身加速度,提高车辆运行的平顺性和安全性;设计的电流变减振器结构合理,能满足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的需要,电场强度小于3kV/mm;整个控制系统易于实现,能耗低,响应速度快,可用于半主动悬架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适应逆控制的冲击振动控制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冲击振动控制特性以及已有控制算法的缺陷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冲击振动自适应逆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负载特性的不同自适应地调整逆控制器参数,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及鲁棒性,完全解决了传统频域控制方法中低频分辨率低、易产生溢出的问题。同时,为了减少算法计算复杂度及缩短算法的收敛时间,提出了一种快速X滤波LMS算法,运用批处理技术,使运算效率得到提高。最后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方法精度较高、算法计算量小,明显优于已有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理想最优控制理论和准最优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对冲击和随机荷载联合作用下,弹性浮筏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刚弹耦合非自治浮筏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和最优参数设计方法.并以舰船空压机浮筏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控制效果的分析,验证了最优控制方法和最优参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舰船浮筏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定义了移位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分离矩阵,从这类正交多项式的递推式导出了计算该矩阵的算式。应用该矩阵的分离性质,得到了一类识别SISO系统脉冲响应函数的新方法。论文还给出了基于脉冲响应模型的输出最优控制算法。两类方法均用实例进行了仿真,说明具备较好的数值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本文的结果可推广到MIMO系统。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线性l1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和最优解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双通道FFT分析仪和PC机实现激振器闭环控制的方法。该验结果表明,依照文中所给出的方法构成的振动控制系统,可以精确地补偿激振系统本身的频响特性影响,从而能够使激振器或振动台界出具有任意目标频率特性的波形。  相似文献   

17.
超大跨悬索桥地震响应的综合最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大跨缆索支承桥梁通常选择隔震体系以减小桥塔的地震内力,但隔震体系会使得结构在强震下的梁端位移很大,必须采取控制措施以保证整体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本文以主跨1 490 m的润扬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地震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振动控制的原理出发,探讨了控制超大跨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具体的措施及参数选择,结合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地震响应综合最优控制的概念,构造了综合最优控制效果评估模型,并给出了该桥在给定地震输入下的综合最优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对于超大跨悬索桥,在塔、梁间设置弹性连接装置或阻尼器都能减小梁端位移响应,但综合考虑其它部位的响应,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8.
时滞线性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的最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时滞微分方程求解控制律,对时滞线性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的最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具体实现过程,推导出的控制律表达式中,不但包含有当前的状态反馈,还包含有前若干步控制的线性组合,算例结果显示,所提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系统的峰值响应,且能够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若按无时滞控制设计对时滞系统进行振动控制,系统响应有可能发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