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版权意识运动是一个矛盾的运动。在各个时代,都存在封建统治者、民间学者和作者、编者、出版者三个方面的利益对抗。在明代,三个方面的对抗十分激烈。封建统治者禁书扼制版权观念;民间学者的辨伪对版权作出积极贡献:作者、编者、出版者的版权诉求促进了版权观念的进步发展。因此,明代成为中国古代版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它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维持其最低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行为。清代是我国古代社会救济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这一时期救济史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细致的回顾总结,对今后清代社会救济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特选公理杂字》作为古代的字书,又属于明代的"讼师秘本",保留了中国古代有关民间诉讼的重要史料,对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迁变,宋元以来江西之讼风以及民间社会中的法律生活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特选公理杂字》一书的出现并非历史上的个案,而是前有所承,后有所因,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辨析清楚《特选公理杂字》一书的渊源,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自身特殊的地理构造,分析了明代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对民生的影响,以及明政府与陕北地方政府采取的多种形式的救济。指出随着国力的衰耗和民间自救能力的减弱,加之部分官员的舞弊,灾害给陕北民众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源,导致了农民起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经纪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关于经纪人活动的文字记载,古代称为司中介人职能的经纪人为驵侩、牙人牙郎等。早期经纪人的活动纯粹属于民间活动。到了唐宋经纪人开始参与官府事务,宋元时期还出现了具备外贸职能的舶牙人,明代的牙人活动十分活跃频繁,并有了官牙、私牙之分。到了清代,随着中西文明的碰撞,产生了一种特殊意义的官设行商,以后逐渐演变为买办,其中间人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它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维持其最低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行为。清代是我国古代社会救济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这一时期救济史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细致的回顾总结,对今后清代社会救济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明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明代中晚期的时候出现了创作市场化、刻印买卖产业化和读者消费群体分层的趋势,并且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共同推动着小说话本产业的发展。并对后世小说的创作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内部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被侵害确实存在,而行政救济途径又有在局限。针对这种情况,文章认为内部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尤为重要,并对司法救济制度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与天文教育 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机构和天文教育的形成、壮大、发展,展示了在天象观测记录、历法编制、仪象制造、民间天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中国古代天文机构和天文教育对外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我国古代航海天文的渊源与发展、牵星术、民间傅统的航海天文三个方面作了论述.对我国古代航海天文的渊源与发展,着重从我国古代航海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出发,提出古代航海天文几个时期的初步意见.对牵星术,主要根据《郑和航海图》、《顺风相送》、《指南正法》等古籍,结合民间航海天文经验,研究了古代肮海中观测天体高度的单位——“指”的度数,认为这一牵星量度超源于战国时期;在此基础上结合《过洋牵星图》和民间星名对古星名作了考证.对民间傅统航海天文,则根据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博统的航海天文方法,并证认了民间星名和考释了民间牵星术.  相似文献   

11.
古代雷州地方官府在财政困难,支出控制极严的情况下,仍不忘慈善事业的兴办,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最高封建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对慈善事业高度重视。然而,古代雷州地区的官办慈善事业也存在着局限,明显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财政困难,使慈善事业未能充分发挥其解民困厄的积极作用;二是吏胥因缘为奸,从中渔利,削弱了慈善事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成绩突出,在湖南慈善发展史上地位重要,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还存在明显不足。比如,灾荒救济缺乏长远规划,时常疲于应付;没有形成稳定的慈善救济专业人才队伍;现代慈善意识和理念缺乏,传统因果报应思想浓厚;灾赈机制运转效率低下,慈善救济效能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代西方教会在华慈善事业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在中国传播基督宗教,先后在各地举办教会医疗、育耍、赈济等多项慈善事业,并获得了较大发展.最初的教会慈善机构一般都为便利传教而设,因此带有浓厚的宗教与殖民色彩;进入民国以后,随着基督教在华的生根,教会慈善事业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趋向世俗化.客观而论,其对近代中国社会也有较明显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的发展有赖于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当前,由于慈善法律法规欠缺,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妨碍了人们善心的表达,也使社会弱势群体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尽快完善慈善事业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慈善行为,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慈善事业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型社会保障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整合社会资源、援助物质资金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西部地区慈善事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问题。文章梳理了我国西部慈善事业发展现状,提出完善慈善立法体系、建立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健全慈善问责制、构建慈善绩效评价机制等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清至民国时期,镇江慈善事业兴盛发达。与传统善举相比,慈善家群体的形成、多样化的慈善组织、多元化的慈善道德、先进的救济运作手段和广泛的经费来源等成为这个时期镇江慈善事业十分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的加大,人口与环境问题的积累以及弱势群体的增加等。这些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作为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本文通过探讨历史上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与贡献,分析当代中国宗教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探索我国宗教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慈善事业从边缘走向主流,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慈善事业有利于缓解不同社会阶层的对立情绪,弥合社会裂缝。慈善作为推动财富流动的独特力量,是均衡财富分配、弱化收入两极分化的一种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慈善事业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时,发展慈善事业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研究慈善对我国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慈善的内涵包括慈善观念与慈善行为两个层面,社会保障的实质则是一种国家强制实施的经济福利制度,二者的差异性表现在主体上的多元化与一元化、运作上的自治化与行政化两个方面。基于此种差异性,慈善在三个方面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具有弥合作用,即慈善能够弥补社会保障中的供给不足;改善社会保障中的"政府失灵";填补社会保障中文化认同的缺失。而这一作用发挥的前提是二者在制度与资源上实现有效地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