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表含金脉体主要为黄铁矿石英细脉及碳酸盐细脉充填于破碎带之中,具有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主要金属矿物为针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伊利-水云母。选矿方法采用全泥氰化-炭浆工艺,原矿含金6.95g/t,浸出最佳条件:磨矿细度-200目99.20%,矿浆PH值10.5,氰化钠用量2kg/t,矿浆浓度40%,浸出时间12小时。试验结果:金浸出率97.27%,尾渣含金0.19g/t,吸附率99.87%,载金炭品位3476g/t。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张全庄金矿含金石英脉的地质特征,揭示了含金石英脉在深部预测和地质找矿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湘西金矿外围(东部)脉石英为例,研究了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特点,提出包裹体中的CO_2,HCO_3~-,CO_2/H_2O,HCO_3/Cl~-离子总浓度(ΣI)可作为评价石英脉含金性的标志,并总结出石英脉含金性评价的矿物学特性,预测了外围四个工作小区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坑头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地质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相结合,对黔东南坑头金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岩、矿石之间微量元素的含量关系以及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的相似性,揭示了含金石英脉对含金建造某些物质组分具有继承性,部分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含金建造.蚀变围岩中As、Sb的高含量,是含矿构造中黄铁矿化、毒砂化及辉锑矿化所致.微量元素聚类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中可能先后有幔源和壳源物质的进入.含金石英脉表现出较弱的Eu正异常,表明其形成环境可能具有弱还原性质.黄铁矿化围岩及断层泥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反映了构造蚀变矿化对围岩物质组分的继承性及差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用高灵敏度的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了含金石英脉中的28种微量元素。为解释成矿物质来源,矿石、矿物成因,建立区域性成矿系列模式,提供了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6.
何家湾金矿属碧口-阳坝元古宙华力西-印支期铜金(钴)成矿带,赋存于长城系碧口群阳坝组绿片岩地层中,产出于北东向断裂带中,矿体规模较小,品位高,矿石类型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型,围岩蚀变主要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张俭华  王丹丹 《广东科技》2010,19(10):172-174
海南省屯昌县中建金矿区位于琼中隆起北侧,昌江-南吕深大断裂与屯昌断裂交切部位之东侧,屯昌岩体与琼中岩体之外接触带之中。矿区南北长7km,东西宽2km范围内,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硅化破碎带共有28条。近矿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等。矿体与闪长岩脉密切关联。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和石英硅化破碎带型。  相似文献   

8.
这是新引起高度重视的金矿类型。新的观点认为,剪切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控矿因素,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成矿机制。这一观点提出后,不仅把很多传统上被认为是含金石英脉的金矿重  相似文献   

9.
义兴寨金矿床中黄铁矿矿物学特征研究表明:黄铁矿的晶形愈复杂含金性愈好;含金性好的黄铁矿S,Fe及S相对于Fe均有亏损,晶体中存在晶格缺陷,为Au元素的混入提供了有利空间;黄铁矿的晶胞参数a及红外吸收峰高I2/I1值与其含金量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该项研究对于寻找同类型的金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重点论述了黄草营地区金矿资源的主要分布范围、地层构造、成矿类型、地质条件及成矿地质背景。区内已发现了东、西两个成矿点,矿石类型主要以含金石英脉和含金黄铁矿为主,品位变化较大。通过对该地区金矿地质特征的研究,证明了在黄草营地区具有进一步寻找金矿资源的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胶北乳山金矿含金石英脉中稀土矿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显微分析和电子探针测试,对乳山金矿石英脉中首次发现的稀土矿物独居石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石英脉中独居与钾花花岗岩围岩中的独居石既有相似性, 又有一定差异,前LREE更为富集,说明在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LREE得到进一步集中。与不同地区、不同成因独居石的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乳山金矿石英脉中独居石LREE最高,尤其以La最为显。对含金石英脉、钾化花岗岩、煌斑岩和变质岩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 前两关系密切,与煌斑岩也有一定联系,但与变质岩关系不大。在统一的深部构造背景下,通过花岗岩钾化蚀变作用形成了含金成矿流体,并在合适构造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2.
张秀敏  鲍巨才  廉涛 《科技信息》2011,(12):I0367-I0367
振东金矿床为高温热液含金石英脉型小型金矿。金矿体呈细脉或浸染状分布于黑云母花岗岩之中,围岩为闪长岩。矿体受控于近南北及北西向压扭性断裂之中。矿石矿物以黄铁矿、磁黄铁矿为主,其次为辉铋矿、自然铋、自然金等。通过对振东金矿矿床的了解与分析,确定该金矿与五龙金矿床成因相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撰山子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研究,论述了其金矿床石英的形成时代,不同时代石英的基本特征,石英的包体成份特征,石英的红外光谱特征以及不同阶段的石英与含金性的关系,从找矿矿物学的角度为矿床的深部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两当县大店沟金矿床位于北秦岭西段,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等产出;主要赋存于丹凤群木其滩组第三岩性段绢云绿泥石英片岩中;望天沟-利桥复背斜及舒家坝-太阳寺大断裂控制了金矿的定位,元家坪-小寺沟韧性剪切带及次级韧性剪切挤压带控制了金矿化体的空间展布及形态。矿石类型可分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型和黄铁矿蚀变岩型2类。矿石结构主要为鳞片变晶结构,构造主要为千枚状构造、条带状构造。金以微粒金产出,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通过综合研究表明,加里东运动使地层受到高绿片岩相的温、压作用,造成了金元素的活化及初步富集;印支期活动的热液使金进一步富集,同时为石英脉体串通韧性剪切带的薄弱地带提供了动力,又为后来的金矿化准备了储矿空间。研究表明,该矿床受韧性剪切带及含金地层控制,具多期次金富集成矿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甘肃拾金坡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拾金坡金矿床产于拾金坡复式花岗岩体内,受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具有强烈的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和黄铁矿化蚀变特征.岩体、构造、热液控制金的富集与成矿.据矿体产出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和金属矿物组合判断,该矿为含金石英脉型,属中温热液型金矿,成矿时代属海西中晚期.  相似文献   

16.
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绿岩带是世界上有名的金矿带,带内分布有较多大型金矿床,Majimoto金矿区就位于维多利亚湖东部含金绿岩带内。对该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显示其矿床类型为断裂蚀变带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主要集中在矿区中、东部,受北东东向、北西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控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石为主,容矿岩石为尼安萨群镁铁质、长英质火山岩,而围岩的硅化、黄(磁黄)铁矿化、断裂蚀变带内不规则黄铁矿和石英的出现等则是该金矿区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宝兴厂无矿化斑状花岗岩石英斑晶和煌斑岩石英脉、矿化阶段辉钼矿石英脉、黄铜矿-辉钼矿石英脉、黄铁矿-辉钼矿石英脉、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以及黄铁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及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石英斑晶和石英脉原生包裹体中发育富气相包裹体和富液相包裹体2种类型.流体包裹体以中高温(a.v.250.7℃~450℃),中盐度(a.v.6.65%~10.78%NaCl.eqv)为特征,但是无矿化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温度和盐度较矿化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要高.矿化阶段的成矿流体捕获压力(3.90~13.4 MPa)及成矿深度(0.53~1.30 km)均显示该矿床形成于浅成的环境,与斑岩成矿系统一致.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气相组分以水蒸汽为主,伴有少量的CO_2,液相成分中主要富含Na~+和Cl~-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NaCl-H_2O体系.综上所述,宝兴厂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多阶段侵入体相关,暗示其成岩主要与金沙江—哀牢山一带岩浆作用有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流体成分的测试数据,代表着早期岩浆流体出溶与晚期对流循环的大气降水混合的热液事件.  相似文献   

18.
在黑色片岩层的破碎带和动力变质岩带中发育有浸染状金—硫化物矿化显示。金属矿化主要有浸染状黄铁矿和细脉状黄铁矿两种矿化类型,其次还有少量的毒砂、方铅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和白钨矿等矿化。常见的有铁白云石—菱铁矿系列的碳酸盐。硫化物在含矿带中的含量一般不高(1—8%],偶尔会高些,自然金凝集在黄铁矿中。在硫化物浸染带以外,发育有独立的低硫化物石英脉和石英钠长石脉。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秦岭金矿杨砦峪矿区的围岩蚀变类型及矿石矿物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围岩蚀变以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其中硅化、黄铁绢英岩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黄铁矿化石英脉型为主。在矿石中,黄铁矿为主要的金属矿物,石英为主要的脉石矿物。自然金为主要的含金矿物,以及微量的碲金矿,它们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多以裂隙金和包体金为等形式赋存于矿石中,粗粒金相对较少,细粒金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北山地区金矿赋矿围岩——碳质板岩、浅变质含碳碎屑岩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和石英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认为北山地区金矿床是在含金建造的成矿物质基础上,经后期深源热液能量叠加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